華文網

制琴師高君的四個人生追求 手工吉他曾被黃永玉以280萬買下

2017年1月8日,在中國南京正大秋季拍賣會上,一把純手工製作的孤品吉他被買家以280萬的高價買走,一下子轟動了現場。據瞭解,這個價格,李鐸(2011年全國比賽冠軍),廖偉偉(2013年全國比賽冠軍)等,

還有在優酷很出名的加拿大籍指彈吉他手陳肖暉(2002年全國比賽冠軍)和現今知名自媒體教育培訓專家許岑等。

當年在音樂學院讀書期間,暑假他去姐姐當時工作的“西北鋁加工廠”玩,一首曲子彈下來,馬上就有很多工友想跟他學習,於是他就在廠工會辦了一個吉他培訓班,有140多人報名,一個教室坐不了,又開了一個教室。那是他最為得意的一段時光,受人愛戴和尊敬,

那個時代,彈得一手好吉他,是很風光的事情。

到了北京後,他一度在北京大學的吉他班教課,在這裡,有一位來自美國的女孩Page Lane帶來了一把吉他,高君吃驚地發現,她的這把吉他竟然裝在一個琴盒裡,在此之前,國內的吉他從來都沒有琴盒。“當時國內只能買到300元左右的吉他,

一千元的吉他壓根就沒有的賣。”

高君的吉他教育時斷時續,上個世紀九十年代他回國後發現,國內的環境變了,城裡的年輕人開始一心想著掙錢,那種吉他一響、聽者雲集的時代過去了。高君的內心有些失落,就去了雲南,在這裡,他一邊教英語口語,一邊教吉他,過了一段無憂無慮的生活。到了第二年,他的心不安起來,常常發脾氣,有一天,他從床下找來了一把琴,

順手彈了起來,這時他才知道,原來吉他就是自己的宿命,於是他又回到了北京。

他從2003年開始收正式的私人學生,並陸續帶出了許多優秀學生。到了2009年,他覺得時機成熟,準備減少教學工作,開始潛心研究和製作吉他。

目前已製作了40多把吉他

早在十多歲時,高君就在動手能力方面展示出才華,當時《少林寺》等功夫片正風靡,少年尚武的高君想製作一副“九節鞭”,

結果他就偷偷鑽進鉗工坊中,僅憑藉一把台虎鉗、幾把銼刀、電砂輪、台鑽和一個錐形軸承及砂紙,利用粗細不一的鋼筋,就製作成了一條真的“九節鞭”,當時一名八級鉗工告訴他母親,“你兒子是天才,這樣的水準我們八級鉗工也做不出來。”

1988年,他製作了第一把吉他,“但依然達不到唱片上的效果”。

1990年,他在蘭州的工作室製作了4把琴,他在不斷嘗試。

伴隨著吉他演奏水準的精進和眼界的一步步開闊,

高君也在不斷收藏頂級的吉他,這期間,他也常常手工製作吉他。

2009年,他決定降低教育的比重,開始發力製作吉他。到目前為止,他總共製作了40多把吉他。被黃永玉先生買走的那把吉他就是用海南黃花梨作為背側板、美國紅杉陰沉木作為面板的傑作。而在此之前,他的另一把紫檀木吉他也被買家以150萬的價格收走。

高君說,目前,國內個人手工製作吉他的有幾百號人。但他認為,一把最具價值的吉他,首先要符合“我對音樂理想化的標準”,同時還需要具有一定的開創性價值和稀有度,此外,制琴者的身份也很重要,這是一種理解、一種信任,當然也會有一定的名人效應。

希望60歲成為吉他作曲家

“天性決定了我不會僅滿足于做一個演奏家、教育家或者制琴師。”高君告訴《北京晚報》的記者,他準備接下來招收幾名學生,培養新人。時代的浪潮滾滾向前,曾經執拗的藝術家高君如今也開始主動擁抱時代,“現在國家提倡文化藝術和工匠精神,我覺得,文化產業正迎來新的機遇,我們展示能力的時候到了。”他把自己的吉他品牌取名叫“GOGH”。

“我準備從60歲開始,做一名吉他音樂作曲家,希望能為世人留下一些經得起歷史考驗的作品”。

高君說,目前,國內個人手工製作吉他的有幾百號人。但他認為,一把最具價值的吉他,首先要符合“我對音樂理想化的標準”,同時還需要具有一定的開創性價值和稀有度,此外,制琴者的身份也很重要,這是一種理解、一種信任,當然也會有一定的名人效應。

希望60歲成為吉他作曲家

“天性決定了我不會僅滿足于做一個演奏家、教育家或者制琴師。”高君告訴《北京晚報》的記者,他準備接下來招收幾名學生,培養新人。時代的浪潮滾滾向前,曾經執拗的藝術家高君如今也開始主動擁抱時代,“現在國家提倡文化藝術和工匠精神,我覺得,文化產業正迎來新的機遇,我們展示能力的時候到了。”他把自己的吉他品牌取名叫“GOGH”。

“我準備從60歲開始,做一名吉他音樂作曲家,希望能為世人留下一些經得起歷史考驗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