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蕭山這些好房子都在被拆掉!網友:這麼好的工藝,看了肉痛

多麼長的歲月,多麼短的時光。歷經拆遷的蕭山,變美好的同時,卻好像在慢慢地失去一種原有的味道。在浩浩蕩蕩的拆遷進程中,曾經的老房子逐漸退出了人們的視線,從人們的生活中遠去...

近日,蕭山網友[慶宖]在網上發帖,臨浦浦陽江邊正在拆遷,純木的老房子被拆掉了。

“被拆掉的純木房子,只能說工藝真的是厲害”

網友評論:

年年無餘:卯榫結構,現在木匠沒幾個會的,我家以前老房子也是。

我心有她一個人:古董。

壞蛋東:好可惜,

工藝啊!

戀上了偽裝:這畢竟是很早的房子了。我小時候就存在了,好歹我也是生活在老街20多年了。

姚、笑靨如花:我家老房子也是這樣的,不過去年拆了...

流年F777:古人的手藝在現在看來也都是一絕,只是現在有各種機械而已,不過沒辦法,想偷懶才會有進步。

對於這種老房子,在現在的蕭山雖然不是很多見,但還是有一些的,而且有些都被保護起來了。一起再來回憶一下老底子的味道!

朱鳳標故居

蕭山名人故居風格接近徽派建築,多為清末民初之作,也有一些明代和清初建築,主要分佈在蕭山南片和中片一些古村落。朱鳳標故居就是其一。

作為村裡最老的建築,朱鳳標的故居坐落在村子中間一片較為開闊的地帶。

白牆黑瓦,木制門窗,顯得頗有古風。宅院分為東西兩幢,各三進。東邊宅院的門前有個池塘,西邊宅院門前有條小河,河上有座很古老的石橋。

(修繕後)

去年10月,朱鳳標故居維修工程一期已修繕完畢,這位“蕭山宰相”的大宅門得以重新面世。一些精緻古樸的雕花、木刻仍是栩栩如生,

讓人不禁聯想這座大宅門的過往。

蕭山抗戰紀念館

河上鎮鳳塢村的農家深處,佇立著一幢幾經滄桑的全木結構老房子,這裡曾經是抗戰時期蕭山縣政府的機要室,也就是開會、收發情報的地方。多年來,古舊的白牆黑瓦嚴重風化,梁上的木料也早已腐朽。在得知這座老宅背後的“抗戰故事”後,各方傾力修繕、籌建,最終將老宅成功“變身”為蕭山抗戰紀念館,這樣一來,老宅不但得到了保護,也逐步被“開發”成為一處紅色教育基地,意義非凡。

南大房

在黨山老街,有戶大人家——南大房。南大房位於老街的南端,前面有縱橫交錯的河汊,南大房就在河的北岸,被一灣河水圍繞。

南大房的面積很大,為三進兩個四合院建築。歷經十三世,又續建九大樓和東西廂房,遂成現存南大房四進三天井,總面積達3000多平米的大型民居。宅內宅外的石、磚、木三雕既有簡潔明快,也有精雕細刻,件件雕刻瑰麗照人。

時代在改變、進步,後來人們造的房子越來越牢固,也越來越漂亮的,有些都跟小別墅一樣。

好多拆遷戶現在心裡還捨不得自己的房子呢!跟拿到的安置房一比,這個落差真的是大,想想自己造的房子,更捨不得了...再來看看這些漂亮的自建房吧。

在農村,自己造的房子有很大的空間,不像買的房子或安置房,只有一層,給人一種壓抑的感覺。天氣好的時候,在陽臺可以曬曬被子衣服,或者建個玻璃房養養植物。在房子前面的空地上,小孩子可以肆意玩耍。

時代潮流在變化,房子的樣式也跟著在變。也許是人們開始懷舊了,有些房子的設計方案開始走起了復古風。

義橋鎮昇光村

2014年年底,杭州市政府出臺了“杭派民居”示範村創建扶持政策,提出計畫用3至5年時間,結合培育農村新型業態,打造一批“杭派民居”典範。

2015年,杭州市完成13個“杭派民居”示範村創建專案的市級規劃評審工作,其中義橋鎮昇光村成為蕭山區唯一入選的示範村。

上部是兩坡屋頂,外立面上部採用白色調,下部採用青磚式貼面。同時開窗大以擴大採光,較好地體現了杭派風格與現代生活方式的融合。正中裡面的硬山屋頂,青磚飾面,是對傳統的呼應。每幢建築周邊都一個花園式院子,種上了不少花草樹木。屋頂之上又建了陽臺,以供晾曬,這就兼顧了實用性。

蕭山歡潭村

蕭山的歡潭村是第二批公佈的杭派民居11個示範村之一。

(效果圖),歡潭村杭派民居區塊,一幢幢白牆青磚黛瓦的新民居將依山傍水而建,鏤空窗戶,挑簷飛角,其中錯落分佈著香樟、桂花等景觀樹種,健身場所掩映其中,溪水淙淙,沁人心脾,給人以居住、健身、遊玩、休閒等多重美好體驗。

在每個人的記憶裡,都有一座老房子,在生命的歷程裡,留下一份歡悅,一份傷痛。不論房子的樣式如何改變,回憶永遠不會變。在我們捨不得房子被拆掉的同時,更多的是捨不得這份回憶

梁上的木料也早已腐朽。在得知這座老宅背後的“抗戰故事”後,各方傾力修繕、籌建,最終將老宅成功“變身”為蕭山抗戰紀念館,這樣一來,老宅不但得到了保護,也逐步被“開發”成為一處紅色教育基地,意義非凡。

南大房

在黨山老街,有戶大人家——南大房。南大房位於老街的南端,前面有縱橫交錯的河汊,南大房就在河的北岸,被一灣河水圍繞。

南大房的面積很大,為三進兩個四合院建築。歷經十三世,又續建九大樓和東西廂房,遂成現存南大房四進三天井,總面積達3000多平米的大型民居。宅內宅外的石、磚、木三雕既有簡潔明快,也有精雕細刻,件件雕刻瑰麗照人。

時代在改變、進步,後來人們造的房子越來越牢固,也越來越漂亮的,有些都跟小別墅一樣。

好多拆遷戶現在心裡還捨不得自己的房子呢!跟拿到的安置房一比,這個落差真的是大,想想自己造的房子,更捨不得了...再來看看這些漂亮的自建房吧。

在農村,自己造的房子有很大的空間,不像買的房子或安置房,只有一層,給人一種壓抑的感覺。天氣好的時候,在陽臺可以曬曬被子衣服,或者建個玻璃房養養植物。在房子前面的空地上,小孩子可以肆意玩耍。

時代潮流在變化,房子的樣式也跟著在變。也許是人們開始懷舊了,有些房子的設計方案開始走起了復古風。

義橋鎮昇光村

2014年年底,杭州市政府出臺了“杭派民居”示範村創建扶持政策,提出計畫用3至5年時間,結合培育農村新型業態,打造一批“杭派民居”典範。

2015年,杭州市完成13個“杭派民居”示範村創建專案的市級規劃評審工作,其中義橋鎮昇光村成為蕭山區唯一入選的示範村。

上部是兩坡屋頂,外立面上部採用白色調,下部採用青磚式貼面。同時開窗大以擴大採光,較好地體現了杭派風格與現代生活方式的融合。正中裡面的硬山屋頂,青磚飾面,是對傳統的呼應。每幢建築周邊都一個花園式院子,種上了不少花草樹木。屋頂之上又建了陽臺,以供晾曬,這就兼顧了實用性。

蕭山歡潭村

蕭山的歡潭村是第二批公佈的杭派民居11個示範村之一。

(效果圖),歡潭村杭派民居區塊,一幢幢白牆青磚黛瓦的新民居將依山傍水而建,鏤空窗戶,挑簷飛角,其中錯落分佈著香樟、桂花等景觀樹種,健身場所掩映其中,溪水淙淙,沁人心脾,給人以居住、健身、遊玩、休閒等多重美好體驗。

在每個人的記憶裡,都有一座老房子,在生命的歷程裡,留下一份歡悅,一份傷痛。不論房子的樣式如何改變,回憶永遠不會變。在我們捨不得房子被拆掉的同時,更多的是捨不得這份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