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重慶首家“開架售書”的書店在沙坪壩,40年前建立

在《沙坪壩文化志》中,留下這樣一段記載:1978年8月,沙坪壩雙巷子新華書店中心門市部科技部圖書館,率先在全重慶實現“開架售書”,並得到了當時重慶市領導的讚揚,當年在重慶召開的行業會上,

作為經驗進行推廣——這一事件,顛覆了重慶人買書的習慣,並沿用至今。

1978年前,重慶人去書店買書的體驗感是什麼?書放在玻璃櫃檯中,讀者想看什麼書必須勞煩營業員取來,匆匆翻閱幾十秒,如果不買再客氣地請營業員放回去,很不方便。這樣的模式,又稱為“閉架售書”。

40年前,重慶人沒機會這樣選書

當然,碰到你看了2、3本還不買,又碰到營業員脾氣不好,那麼遭到營業員白眼、拒絕等冷遇便算是自找的。事實上,在那個計劃經濟時代,和市民以認識司機,副食店營業員同樣道理,讀書人都以認識書店營業員為榮,那樣可以在計劃經濟時期新書供不應求的情況下,及時從書店內部買到自己需要的書。

1978年8月開張的這家重慶首家“開架售書”書店,位置就在現三峽廣場商圈附近。當時,這一帶是重慶高校,初高中最集中的區域。加上“文革”剛剛結束不久,年輕人對知識的渴望非常迫切。而這個時間,距離中國歷史上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還有4個月時間。在當時思想尚未完全開放的情況下,

重慶文化部門就在文化體制內就率先進行了變革嘗試。當時,重慶新華書店的經驗,在全國“新華書店開架售書”會議上得到好評。

當時,這家書店還開展了一度中斷的流動送書活動,在沙坪壩學生9月開學時,就給他們送書。資料顯示,該店1978年的利潤達到25萬元。沙坪壩作為重慶歷史最悠久的文化區,是有道理的!

重慶時報記者 任重 cqtimes1786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