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黑龍江省通河縣創造吉尼斯世界紀錄的水稻開鐮收割 將公開拍賣

人民網哈爾濱10月19日電 10月19日上午,通河縣富林鎮長興村吉尼斯世界紀錄稻田邊,鞭炮齊鳴,機聲隆隆。

曾於2017年5月15日,由2017名通河農民創下的“最多人一起插秧”吉尼斯世界紀錄的水稻,正式開鐮收穫。

9時,4台收割機轟鳴著馬達一起進入早已成熟的稻田。收穫現場,通河縣農業局工作人員現場指揮收割,灌裝、封袋子、裝車、運輸、入庫等各個環節,都有縣農業行政執法工作人員和縣公證處公證員全程跟隨監督,縣電視臺全程錄影留存資料證據,以確保該地塊水稻的純度和品質。

據瞭解,該吉尼斯世界紀錄所在地塊的水田面積共4.2公頃,2017名農民手工插下了約700萬株秧苗,用時13分23秒,創下了“最多人一起插秧”吉尼斯世界新紀錄。良好的生態環境催生優質的稻米。選擇該地塊作為吉尼斯世界紀錄挑戰地,是因為該區域空氣品質極佳,負氧離子含量高達每立方釐米3萬個左右,生態環境好,日照充足,土質肥沃,有機質含量高,灌溉稻田的水源為山泉水,營養物質豐富,含有多種微量元素和礦物質。

該地塊除了自然條件得天獨厚外,在後期生產管理上也完全按照鴨稻、蟹稻等有機稻米種植模式和標準進行。肥料使用生物有機肥,除草滅蟲採用物理方法。同時,該地塊還實現了生產全程溯源。

經過一上午忙碌收穫,該地塊水稻全部收割完畢。據通河縣農業局局長姜貴文介紹,經過實測,該地塊水稻總產量為27240斤,平均畝產350公斤。

收穫後的水稻,統一入庫倉儲,農業執法人員、公證人員進行封存公證。近期,將對該水稻進行公開拍賣。

通河縣位於小興安嶺南麓、松花江中游北岸,幅員面積5678平方公里,轄7鎮1鄉,人口26萬。該縣地處全球公認的北緯45度優質農產品黃金帶,有80釐米厚的優質寒地黑鈣土,營養豐富,有機質含量高,遍佈山林的自湧泉水和川流不息的松花江,為發展綠色有機水稻提供了優越條件。

全縣總耕地面積220萬畝,其中水田160萬畝,人均水田面積全國第一,是全國水稻生產大縣、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2017年該縣在全國率先組建規模5萬畝以上大型水稻聯合社15個,實現了生產、加工和銷售的“六統一”,採用“鴨稻”“蟹稻”“魚稻”和“可降解覆膜稻”等綠色有機種植模式,規模經營面積110多萬畝,其中有機水稻認證面積突破10萬畝。綠色水稻認證面積100萬畝。同時,通過舉辦國際大米高峰論壇、通河大米國際大V品鑒會及北、上、廣、深通河大米招商推介會等一系列活動,使“通河大米”名聲大振,品牌價值大幅提升,進一步增強了“通河大米”在國內外市場的品牌認知度和美譽度,有效的促進了農民持續增收。(焦洋、張肖、劉研奧)

同時,通過舉辦國際大米高峰論壇、通河大米國際大V品鑒會及北、上、廣、深通河大米招商推介會等一系列活動,使“通河大米”名聲大振,品牌價值大幅提升,進一步增強了“通河大米”在國內外市場的品牌認知度和美譽度,有效的促進了農民持續增收。(焦洋、張肖、劉研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