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連“38號”都力贊了,或許我們真的低估了這個品牌的汽車

H2/文

近幾年在國內汽車市場,湧現了或者進入不少新的品牌,例如從最早的觀致,到寶沃、斯威、比速、漢騰等等...但就這些新品牌車型近年的市場回饋而言,不盡人意。

出現這種情況,

對其中的大多數品牌來說,本身產品或者產品力就是有問題的。不過,對於個別的新品牌來說,它們車型的各方面產品力其實很OK,但是事實上卻被很多的消費者或者媒體輿論給低估了。而這裡H2認為在近年來觀致和寶沃的車型產品,是最被所低估了的。

說起觀致被低估呢,這也算是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許許多多的業內人士也都有發聲,H2就不再多說。而今天呢,我們就主要的是討論一下寶沃品牌車型被低估的問題。

為何今天H2談起大家低估了寶沃這個問題呢,其實源於近日在收看號稱國內“最沒有充值屬性的車評人”38號的一期關於寶沃BX5的測評節目所引起。

其中38號在關於寶沃BX5內飾、空間以及操控方面都給出了一個“中評”,而看過38號節目的朋友應該都知道,他的測評一向評尖酸刻薄,而其所謂的中評差不多就等於其他車評人的好評了。

並且在BX5的機械性能方面,38號居然還給了好評,以的他原話來說“就算BX5放在同級別的合資車型中進行對比,其表現都能算中上水準,

而如果放自主車型裡的話,它的表現不說最好,起碼也是最好的之一”。評價相當高。

並且無獨有偶,在這期寶沃BX5的節目之前,38號還在與另一個大V車評人聯合的“寶沃BX7 VS 傳祺GS8”的對比測評節目中,還對於寶沃BX7車型給出更高的評價。從車型的完成度來說完勝了GS8,

並且關於機械性能方面也達到了完勝自主,甚至不輸合資甚至進口。

以38號在業界的毒舌而論,寶沃BX5、BX7能夠其手下獲得這樣的評價,足以看出該產品力優良所在。由此,也引發了今天我們對於寶沃品牌車型在國內市場被低估的探討。

首先講寶沃車型的機械性能,

在38號對於寶沃BX5 1.4T的試駕測評中,他對於1.4T的BX5最好評的就是其所提供的動力需求以及燃油經濟性。其實BX5 1.4T在38號“零百”測試中的成績並不算好。但是用他的話來說,在實際的日常生活體驗下,BX5的速度感就明顯要比測試的要好,而且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其6AT愛信變速箱與發動機的匹配度非常高,第一沒有渦輪遲滯,第二加減檔反應靈敏。

雖然這款車的極限功率不高,但是在日常的駕車過程中,最大的優勢就是能夠在需要變道超車,需要緊急提速的情況下,充分滿足駕駛者的動力訴求,說白了開起來很順溜。而這一點對於有深度試駕過BX5的H2來說,是非常認同的。

而在燃油經濟性方面,以38號的測評標準來說,其高速8.0L/km,城市8.2L/km,在他看來都是很不錯的成績,而以H2的此前測試結果來說,5.8L/100km,媲美其工信部油耗。當然,大家不用太糾結誰的測試結果更客觀,畢竟我們開車的“腿法”,測試的環境和時間都有所差別,但是共同表達的意思都是寶沃BX5的燃油經濟都是非常不錯的。

另外,在BX7上,懂行的都知道BX7在底盤上很大程度上是大眾途觀(非途觀L)的逆向研發產物,這點並不忌諱,無論,逆向研發在也都不是什麼見不得人的是。但是縱觀很多逆向研發的車型,例如長城、比亞迪等,毫不客氣的說給“本體”提鞋的資格都沒有。然而,用38號的話說“寶沃BX7不僅源於途觀,更高於途觀,甚至完勝途觀”

在車圈裡有句名言“三分靠硬體,七分靠調校”。同樣的硬體,在不同的調教水準下,其所表現的能力可以說天差地別。雖然BX7底盤工藝與途觀接近,但是調校的水準卻遠高於途觀,底盤的緊致程度、舒適性以及懸掛濾震性都要好上很多。而通過寶沃BX7所調校出來的柏格華納四驅在過彎時的車身姿態、操控感、穩定性以及防滑性,都要比之途觀強。這一點有機會的朋友可以實地去體驗一下。

另外還是變速箱的匹配方面,BX7也與BX5一樣在平順性、換擋速率、動力跟隨都能夠與大多數合資或進口爭鋒,並完勝自主。

從靜態方面的來說,撇看所謂的品牌或者血統問題,寶沃BX7/BX5在設計上大家其實都能看出明顯的高級感,或國際範,或者說所謂德味兒。外觀與內飾有著很高的原創度,在細節處理與用料配搭都比較用心,至少在消費者所能看到的地方,比其國內很多的廠家都要來得有好感。

同時,拉開同級別或者同價位的競品車型配置表,其實能發現配置也是寶沃車型的一大競爭力,很豐富。但這並不是著重點,重點是寶沃車型中所搭載的那一套“B-link”智慧互聯系統。

很多人都以為上汽榮威RX5是國內首款搭載智慧互聯系統的汽車,但事實寶沃BX7才是。從兩者的上市時間2016年4月25日(BX7)與2016年7月6日(RX5)就能看出先後,就連當時的寶沃BX7所打出slogan都是“寬體智能SUV”。

同時,寶沃的這套B-link系統也是國內最先實現語音、按鍵、觸屏以及遠端控制汽車的智慧系統。就算在智慧互聯系統芬芬載入各品牌汽車的今天,寶沃的B-link系統在操作便利性及功能實用性上,仍然有著不小的優勢。在國內最受年輕人所關注的“互聯網+汽車”風潮下的寶沃也算是先驅者。

最後就是關於一些政策方面的東西,和智慧互聯一樣,從寶沃BX7開始其所提出的“終身質保”以及“五年內半價回購”的政策,同樣是業界先河。儘管這些政策,有著不少的條例束縛,但在售後方面也很大程度上保障了消費者的利益。就目前的國內車市來說,也幾乎找不出全系車型能以同樣的方式方法保證消費者利益的品牌。

縱觀從整體的產品力及消費者權益保障,寶沃品牌系列的兩款車型BX7和BX5都可以說是非常有競爭力的產品,可為什麼在市場方面它仍然被低估了呢?個人認為與之品牌認知度、車型售價以及輿論傳播有著莫大的關聯。

儘管寶沃汽車誕生於德國,歷史悠久,但作為一家2015年才正式進入中國的汽車品牌,其在國內的品牌基礎相當薄弱。而薄弱的品牌認知也導致了車型認知的不足,從而少有關注。關注度不夠,自然也就被輕視。

另一方面,作為一個入華的新品牌,以其品牌的附加值來說,寶沃車型的售價在不少人認為都是偏高的,不太讓人接受,而這一點其實寶沃挺冤。就寶沃系列車型的設計質感、調校工藝、車身用料以及功能配置來說,在同級別中都保持非常高甚至越級的水準。

然而,一分錢一分貨,高水準的前提便是高成本,可是對於在國內立足時間尚短的寶沃來說,車型產銷體量的不足,則導致零部件供應價居高不下;且尚未建立全球產銷及研發的寶沃,也無法通過全球化體系將成本攤薄,借此很難實現兩全其美。

固然品牌度與成本固然對於寶沃影響甚大,但是就H2看來,輿論傳播卻最不容忽視。所謂“三人成虎”,目前國內市場的消費者而言,大多數的購車行為都是第一次(可以說小白),而這也是最容易被輿論所操控的所在。一款車型無論好壞,只要有大量的輿論對其進行攻擊、貶低,那麼絕大多數的消費者都會對其敬而遠之。

寶沃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被輿論所“迫害”了。在業界任何一家車廠,在有品牌或者車型傳播需求的時候,就必然會有大量的廣告或者媒介傳播的投放。而寶沃作為一家入華不就的新公司,並且又有新車型要向市場推出,那麼其必然會有品牌及車型的傳播需求。由此,大量的媒體、傳播平臺就必然會“伸手要錢”。

論資產完全無法與諸多大廠相比的寶沃,自然無法滿足所有人,那麼對不起,很多無量的媒體和傳播平臺就不會依教了,然後他們就會用各種手段來迫使你給錢了,不管他們有沒有看過,有沒有試過,有沒有調查過,反正就是黑,黑到你給為止,呵呵!

對於一些大廠來說,或許並不虛,但是對於尚且弱小的寶沃來說,能招架麼?一條黑十條紅都比不了,由此惡性循環展開,輿論便讓消費者敬而遠之。有再好的產品力,再高的性價比,也同樣被低估。

所以,在這裡H2也並非為寶沃說好話,而是希望消費者對於一款車的選擇,要有自己的主見,用你自己看到的,感受到的,自己的思考,再集合一些參考資訊去得出自己的結果。而對於有的媒體或者傳播平臺,也希望其要有自己的職業操守,請勿顛倒是非黑白,請勿空口白話,在沒有任何依據基礎上建立所謂的結論,誤導或者傷害誰誰誰....

雖然這款車的極限功率不高,但是在日常的駕車過程中,最大的優勢就是能夠在需要變道超車,需要緊急提速的情況下,充分滿足駕駛者的動力訴求,說白了開起來很順溜。而這一點對於有深度試駕過BX5的H2來說,是非常認同的。

而在燃油經濟性方面,以38號的測評標準來說,其高速8.0L/km,城市8.2L/km,在他看來都是很不錯的成績,而以H2的此前測試結果來說,5.8L/100km,媲美其工信部油耗。當然,大家不用太糾結誰的測試結果更客觀,畢竟我們開車的“腿法”,測試的環境和時間都有所差別,但是共同表達的意思都是寶沃BX5的燃油經濟都是非常不錯的。

另外,在BX7上,懂行的都知道BX7在底盤上很大程度上是大眾途觀(非途觀L)的逆向研發產物,這點並不忌諱,無論,逆向研發在也都不是什麼見不得人的是。但是縱觀很多逆向研發的車型,例如長城、比亞迪等,毫不客氣的說給“本體”提鞋的資格都沒有。然而,用38號的話說“寶沃BX7不僅源於途觀,更高於途觀,甚至完勝途觀”

在車圈裡有句名言“三分靠硬體,七分靠調校”。同樣的硬體,在不同的調教水準下,其所表現的能力可以說天差地別。雖然BX7底盤工藝與途觀接近,但是調校的水準卻遠高於途觀,底盤的緊致程度、舒適性以及懸掛濾震性都要好上很多。而通過寶沃BX7所調校出來的柏格華納四驅在過彎時的車身姿態、操控感、穩定性以及防滑性,都要比之途觀強。這一點有機會的朋友可以實地去體驗一下。

另外還是變速箱的匹配方面,BX7也與BX5一樣在平順性、換擋速率、動力跟隨都能夠與大多數合資或進口爭鋒,並完勝自主。

從靜態方面的來說,撇看所謂的品牌或者血統問題,寶沃BX7/BX5在設計上大家其實都能看出明顯的高級感,或國際範,或者說所謂德味兒。外觀與內飾有著很高的原創度,在細節處理與用料配搭都比較用心,至少在消費者所能看到的地方,比其國內很多的廠家都要來得有好感。

同時,拉開同級別或者同價位的競品車型配置表,其實能發現配置也是寶沃車型的一大競爭力,很豐富。但這並不是著重點,重點是寶沃車型中所搭載的那一套“B-link”智慧互聯系統。

很多人都以為上汽榮威RX5是國內首款搭載智慧互聯系統的汽車,但事實寶沃BX7才是。從兩者的上市時間2016年4月25日(BX7)與2016年7月6日(RX5)就能看出先後,就連當時的寶沃BX7所打出slogan都是“寬體智能SUV”。

同時,寶沃的這套B-link系統也是國內最先實現語音、按鍵、觸屏以及遠端控制汽車的智慧系統。就算在智慧互聯系統芬芬載入各品牌汽車的今天,寶沃的B-link系統在操作便利性及功能實用性上,仍然有著不小的優勢。在國內最受年輕人所關注的“互聯網+汽車”風潮下的寶沃也算是先驅者。

最後就是關於一些政策方面的東西,和智慧互聯一樣,從寶沃BX7開始其所提出的“終身質保”以及“五年內半價回購”的政策,同樣是業界先河。儘管這些政策,有著不少的條例束縛,但在售後方面也很大程度上保障了消費者的利益。就目前的國內車市來說,也幾乎找不出全系車型能以同樣的方式方法保證消費者利益的品牌。

縱觀從整體的產品力及消費者權益保障,寶沃品牌系列的兩款車型BX7和BX5都可以說是非常有競爭力的產品,可為什麼在市場方面它仍然被低估了呢?個人認為與之品牌認知度、車型售價以及輿論傳播有著莫大的關聯。

儘管寶沃汽車誕生於德國,歷史悠久,但作為一家2015年才正式進入中國的汽車品牌,其在國內的品牌基礎相當薄弱。而薄弱的品牌認知也導致了車型認知的不足,從而少有關注。關注度不夠,自然也就被輕視。

另一方面,作為一個入華的新品牌,以其品牌的附加值來說,寶沃車型的售價在不少人認為都是偏高的,不太讓人接受,而這一點其實寶沃挺冤。就寶沃系列車型的設計質感、調校工藝、車身用料以及功能配置來說,在同級別中都保持非常高甚至越級的水準。

然而,一分錢一分貨,高水準的前提便是高成本,可是對於在國內立足時間尚短的寶沃來說,車型產銷體量的不足,則導致零部件供應價居高不下;且尚未建立全球產銷及研發的寶沃,也無法通過全球化體系將成本攤薄,借此很難實現兩全其美。

固然品牌度與成本固然對於寶沃影響甚大,但是就H2看來,輿論傳播卻最不容忽視。所謂“三人成虎”,目前國內市場的消費者而言,大多數的購車行為都是第一次(可以說小白),而這也是最容易被輿論所操控的所在。一款車型無論好壞,只要有大量的輿論對其進行攻擊、貶低,那麼絕大多數的消費者都會對其敬而遠之。

寶沃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被輿論所“迫害”了。在業界任何一家車廠,在有品牌或者車型傳播需求的時候,就必然會有大量的廣告或者媒介傳播的投放。而寶沃作為一家入華不就的新公司,並且又有新車型要向市場推出,那麼其必然會有品牌及車型的傳播需求。由此,大量的媒體、傳播平臺就必然會“伸手要錢”。

論資產完全無法與諸多大廠相比的寶沃,自然無法滿足所有人,那麼對不起,很多無量的媒體和傳播平臺就不會依教了,然後他們就會用各種手段來迫使你給錢了,不管他們有沒有看過,有沒有試過,有沒有調查過,反正就是黑,黑到你給為止,呵呵!

對於一些大廠來說,或許並不虛,但是對於尚且弱小的寶沃來說,能招架麼?一條黑十條紅都比不了,由此惡性循環展開,輿論便讓消費者敬而遠之。有再好的產品力,再高的性價比,也同樣被低估。

所以,在這裡H2也並非為寶沃說好話,而是希望消費者對於一款車的選擇,要有自己的主見,用你自己看到的,感受到的,自己的思考,再集合一些參考資訊去得出自己的結果。而對於有的媒體或者傳播平臺,也希望其要有自己的職業操守,請勿顛倒是非黑白,請勿空口白話,在沒有任何依據基礎上建立所謂的結論,誤導或者傷害誰誰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