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走近諾獎得主勒克萊齊奧 他,一個在杭州的“局外人”

在人群中認出勒克萊齊奧是一件很容易的事。

讓我們認真寫全他的名字:讓-馬里·古斯塔夫·勒克萊齊奧,

法國作家,2008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

前天和昨天,這個一米九零的高大男人帶著夫人走在西湖邊,又逛到浙江大學圖書館。77歲的他,站得筆挺,在接近小長假人群漸多的路上,那麼引人注目。他終於不再在大冷天穿涼鞋了,黑色皮鞋、西裝、西褲,一身黑,跟他的神情一樣嚴肅,惟有眼睛,透著他的故鄉尼斯海岸的藍,憂鬱多情。

4月1日,浙江大學人文學部舉行了兩個重要活動,上午,是法語語言文化研究所師生與校友藝術展,展出了成立了24年的法語所歷屆師生各類作品共40多件,涵蓋攝影、繪畫、電影、舞蹈、設計、散文、詩歌等多種藝術形式。下午,則是第二屆“求是杯”國際詩歌創作與翻譯大賽頒獎典禮。

勒克萊齊奧受邀參加了一整天的活動。除了上臺發言,或者側頭和他三十多年交往的老朋友、翻譯家許鈞交流,

他很少主動說話,連發言稿也是按部就班地讀,不即興多說一個字,也不主動調節氣氛,沒有老外通常的活躍度和幽默感,反而是身邊“小巧玲瓏”的夫人傑米婭,有些調皮,時常主動“調戲”大家。主持人“請一個優秀男人身後偉大的女人上臺發言”,她挺起胸,開口第一句話就笑:“大家看看,我是多麼的‘高大’!”(法語中,高大和偉大兩個意思是同一個詞)。下臺後,她又表揚主持人“法國人夠挑剔了,
他們總能找出一點點錯。但是你們的錯比法國人講法語要少得多。”她又轉頭問領事,“你說是不是?”

只有在最後和浙大師生合影時,夫人在台下謙讓著不肯上臺,勒克萊齊奧筆直地坐在第一排,遠遠地看著,忽然像個小孩子一樣,雙手彎曲在胸前,可愛地扒拉了兩下,笑著“喊”她上來。

勒克萊齊奧一直在行走,但如他所說,在踏足的地方,又總保有“局外人”的深切感受。

勒克萊齊奧獲諾貝爾文學獎時,評委會的評語裡有一個詞:詩意的創新。

不妨先讀一讀他眼裡的詩意——

他說

如果我們去思考語言的藝術,那麼詩歌將會是第一位的,不管是從時間先後來看還是從價值大小來看。

為什麼詩歌有這個優先權呢?

首先是因為詩歌是語言的本質。它闡述了人性的起源和真理。詩歌隨著語言而誕生,它是語言的本質,是一種物質性,也可能是人類的存在的理由。

沒有詩歌,我們將會是緘默的。當人類想要傳達一種現實時,我們會使用象徵性的符號。它將符號、詞彙、句子、韻律、諧音、聲調甚至聲音的應用音域結合起來,這是為了構成一種發聲的語言,也就是說是為了創造一種和諧並虛構一個故事。

其次,詩歌是人類必需的,因為它避開了冗言、暴力和孤僻。詩歌是明顯清楚的。它的語言(口語或書面語,因為詩歌不能僅局限于書本)是必要的,急迫的。同時,詩歌語言是既現實又昇華的,它虛構現實,它承載著感情和智慧。

我們可能過度地想要把詩歌語言和敘述分離開來——敘述展現現實,講述一個故事甚至是歷史。而詩歌語言在物質性、邏輯上是隨意的,它會表達一些情感,在某種程度上它是一種天使的語言——然而這樣的區分過於簡單。同所有武斷一樣,這種武斷需要經過核對總和批判。在世界文學遺產的敘事宏篇裡(例如我們可以想到荷馬的《奧德賽》,蟻垤的《羅摩衍那》),有一種生命的力量,這種力量是詩歌的源泉。

實際上,詩歌是人類的第一聲呐喊。憤怒、反抗的呐喊或者是愛情和希望的高歌。一種號召,一支舞蹈,一種富於魔力的沉醉,一種不停反復的詢問。

在文學藝術的一開始,詩歌製造了情緒,創造了美,給我們帶來了死亡的顫慄。它所創造的圖景並不都是理想的,如同《詩經》裡這首奇特的詩《野有死麕》中被茅草包裹的鹿的象徵一樣,(《詩經》,作於西元前一千年前)將愛情和死亡聯繫在一起:

野有死麕,

白茅包之。

有女懷春,

起士誘之。

……

我在某一天斷言:中國傑出的詩歌遺產是中國最偉大的藝術珍品,這個斷言也許有些過頭。中國古詩讓世界確信,詩歌是永恆的,它淩駕於當代悲劇和代表現代性的不可一世的技術之上。今天,與美麗城市杭州的會面就是一個很好的見證。

(本文節選自勒克萊齊奧第二屆“求是杯”國際詩歌創作與翻譯大賽頒獎典禮的發言)

(宋婭婷 譯 趙佳 修訂)

他一直行走,並在各處“宅著”

勒克萊齊奧像一個不合群的沉默寡言的小男孩。

1963年,攝影大師布列松給勒克萊齊奧拍過一張著名的照片,發線分明,英氣逼人,像個電影明星,現在的他,分明和那時沒有多少差別。他還是像自己小說中不停行走的孩子一樣——在莫里斯島(《尋金者》、《羅德里格島遊記》、《四十來歲》),南美(《烏拉尼亞》、《歡歌的節日》、《墨西哥的夢》),非洲(《沙漠》、《非洲人》)和西方文明之間緩緩畫著一個圈。而在現實世界裡,他也總是“在別處”,在法國、墨西哥、摩洛哥、美國等地輾轉。最近四年,他每年有3個月呆在中國教書,去三峽,去浙江的鄉村。

寫作和行走,比參加社會活動更容易。他也似乎沉靜於這種“他者”的觀察中,而他的不活潑並不是缺少情感,就像他在《流浪的星星》扉頁上畫下的一顆小星星,“贈許鈞先生。致以我全部的友情。”

李白詩跟法國的存在主義相近

錢報記者:剛才聽這麼多浙大學生讀了自己寫的詩歌,您的感受是什麼?

勒克萊齊奧:因為不懂中文,我並沒有特別能聽懂這些詩歌,但我能懂這些都是現實主義的詩歌,描寫的是現實的狀況,詩歌中也飽含了特別多的熱情。

錢報記者:我知道您喜歡中國古詩,喜歡杜甫,這四年,您在南京大學還開了一門課叫《世界詩歌的欣賞》,為什麼這麼喜歡?

勒克萊齊奧:李白、杜甫都是我喜歡的詩人。我在南京大學教書時,跟大家討論了許多關於詩歌的問題,尤其是中國詩歌,南大的學生對古詩很熟悉,也試圖在課上把古詩翻譯成英文,借助于英文,我能更好地理解中國古詩中非常微妙的東西。

我讀的古詩,基本上都是距今六七百年的,比如李白,古詩的形式非常古老,但我卻能在詩歌中感受到對於生存的拷問,這種拷問,又跟法國的存在主義非常相近,所以李白的詩裡有許多現代性的東西。

再說杜甫,他在一首詩中提到強力徵兵導致一些人家破人亡,詩中的妻子因為丈夫要離開,哀愁又悲憤,我在詩中讀到了很多強烈的情緒,我很喜歡。

我也讀過很多中國女詩人的作品,它傳達了很多古代女性的生活狀況,在當時詩歌也是女性表達自我很重要的方式。雖然時間在改變,但是對於女性狀況的表達,並沒有多少改變,比如中國當代很有名的女詩人翟永明,她的詩中很強烈地抒發了她的情緒。所以,詩歌是連接古代和今天的橋。

錢報記者:這四年您每年有3個月要呆在中國,像杭州您都來了兩次了,去年是和莫言在浙大對談。而過去,您也一直在各地行走,觀察這個世界,體會更多的文化,我不知道現在是不是還保持這種“在別處”的狀態?

勒克萊齊奧:雖然我給人感覺走動得比較多,但其實我在每個國家中“行動”得並不是很多,比如,我在南大教書,基本上宅在家裡面,所以,我其實並不是一個喜歡旅行的人。但我喜歡和年輕人交往。

城市化進程對人性的損傷

錢報記者:但是,您的寫作中,對於“他者”文明的關注,是一個持續的“特點”。

勒克萊齊奧:我不太喜歡短暫的旅行,我更喜歡在一個國家長住,這是瞭解一個國家最生動的方式,在墨西哥我住了十幾年,能夠瞭解當地的文化。但實際上,很多時候我都是通過書本,通過和這個國家的作家、學者的交流,瞭解這個國家。比如在中國,我就有很多作家朋友,瞭解了中國文化。

錢報記者:除了許鈞老師跟您認識三十年了,我所知道的還有莫言、畢飛宇、董強。

勒克萊齊奧:在沒來中國之前,聽到一些一直流傳著的關於中國並不真實的說法,我來了之後也是一一檢驗了這種說法是否真實。比如,在西方人的印象中,中國每個地方都是一樣的,但實際上中國地大物博,民族眾多,文化都是不同的。這種多元性遠遠多過美國所謂的大熔爐。

錢報記者:杭州呢?

勒克萊齊奧:乍一看杭州非常美麗,來的次數多了會發現杭州歷史很悠久,給人的感覺很休閒,生活節奏是比較緩慢的,因為我們有秀美的山水,同時也有很好的休閒文化,這可以構成杭州的一個城市名片和地域文化。

錢報記者:您去年還去了許鈞老師家鄉,是我們浙江龍遊的一個小村子塔石鎮錢村,您的感受是什麼?

勒克萊齊奧:我去許鈞老師故鄉的時候,他們故鄉發展還不是很快,生活水準沒有城市那麼高,但是給我印象很深的是村莊的村民,包括許鈞老師的家人都非常的大方。

錢報記者:您以前說過想在中國鄉村住上幾個月,寫寫中國鄉村在城市化過程當中的一些想法。

勒克萊齊奧:胡同這樣古老的建築,它有他美的地方,但是可能包含了一些不方便的因素。城市化也在力圖消減這些不方便的因素,給大家提供某種便利。但是在城市化過程中,也對人性構成了一定的損傷,大家都希望可以既保持便利生活,同時又能維持人性中美好的部分。

談到城市化正面的一面,我認為中國人特別適合處理城市化中的一些問題。比如代際之間的溝通。我看到有些中國老一輩的祖父母,他們會幫助自己的子女照顧孩子。這種家庭和代際之間的聯繫,可能可以一定程度上緩解城市化過程中所帶來的格局下的負面影響。

“局外人”的感覺會一直伴隨我

錢報記者:您以前說過,感覺自己在法國是個“局外人”,不知現在感覺如何?

勒克萊齊奧:今天還是會有“局外人”的感覺。因為我自己從小就有離鄉背井的經歷。我在模里西斯出生,後來回到巴黎長大,這種經歷會讓我感覺我有點遠離故土,進入到自己並不熟悉的文化當中。這種感覺一直伴隨著我。

錢報記者:想問您一個“老土”的問題:作家的責任,或者說寫作的意義對您來說是什麼?

勒克萊齊奧:我只講對於我個人的意義,寫作是和我的生命聯繫在一起的。我不可以想像沒有寫作我還有生命,對於我來說,它和我的每一刻,白天,黑夜都結合在一起。寫作使我幸福,寫作也使我痛苦。在這個意義上寫作就是我的存在。

錢報記者:痛苦是什麼?

勒克萊齊奧:如果說有痛苦,那是因為寫作是一個非常私人的範圍,有些公開的活動我不能參與。可能對大家來說我有點自私,但這就是一種痛苦。

急迫的。同時,詩歌語言是既現實又昇華的,它虛構現實,它承載著感情和智慧。

我們可能過度地想要把詩歌語言和敘述分離開來——敘述展現現實,講述一個故事甚至是歷史。而詩歌語言在物質性、邏輯上是隨意的,它會表達一些情感,在某種程度上它是一種天使的語言——然而這樣的區分過於簡單。同所有武斷一樣,這種武斷需要經過核對總和批判。在世界文學遺產的敘事宏篇裡(例如我們可以想到荷馬的《奧德賽》,蟻垤的《羅摩衍那》),有一種生命的力量,這種力量是詩歌的源泉。

實際上,詩歌是人類的第一聲呐喊。憤怒、反抗的呐喊或者是愛情和希望的高歌。一種號召,一支舞蹈,一種富於魔力的沉醉,一種不停反復的詢問。

在文學藝術的一開始,詩歌製造了情緒,創造了美,給我們帶來了死亡的顫慄。它所創造的圖景並不都是理想的,如同《詩經》裡這首奇特的詩《野有死麕》中被茅草包裹的鹿的象徵一樣,(《詩經》,作於西元前一千年前)將愛情和死亡聯繫在一起:

野有死麕,

白茅包之。

有女懷春,

起士誘之。

……

我在某一天斷言:中國傑出的詩歌遺產是中國最偉大的藝術珍品,這個斷言也許有些過頭。中國古詩讓世界確信,詩歌是永恆的,它淩駕於當代悲劇和代表現代性的不可一世的技術之上。今天,與美麗城市杭州的會面就是一個很好的見證。

(本文節選自勒克萊齊奧第二屆“求是杯”國際詩歌創作與翻譯大賽頒獎典禮的發言)

(宋婭婷 譯 趙佳 修訂)

他一直行走,並在各處“宅著”

勒克萊齊奧像一個不合群的沉默寡言的小男孩。

1963年,攝影大師布列松給勒克萊齊奧拍過一張著名的照片,發線分明,英氣逼人,像個電影明星,現在的他,分明和那時沒有多少差別。他還是像自己小說中不停行走的孩子一樣——在莫里斯島(《尋金者》、《羅德里格島遊記》、《四十來歲》),南美(《烏拉尼亞》、《歡歌的節日》、《墨西哥的夢》),非洲(《沙漠》、《非洲人》)和西方文明之間緩緩畫著一個圈。而在現實世界裡,他也總是“在別處”,在法國、墨西哥、摩洛哥、美國等地輾轉。最近四年,他每年有3個月呆在中國教書,去三峽,去浙江的鄉村。

寫作和行走,比參加社會活動更容易。他也似乎沉靜於這種“他者”的觀察中,而他的不活潑並不是缺少情感,就像他在《流浪的星星》扉頁上畫下的一顆小星星,“贈許鈞先生。致以我全部的友情。”

李白詩跟法國的存在主義相近

錢報記者:剛才聽這麼多浙大學生讀了自己寫的詩歌,您的感受是什麼?

勒克萊齊奧:因為不懂中文,我並沒有特別能聽懂這些詩歌,但我能懂這些都是現實主義的詩歌,描寫的是現實的狀況,詩歌中也飽含了特別多的熱情。

錢報記者:我知道您喜歡中國古詩,喜歡杜甫,這四年,您在南京大學還開了一門課叫《世界詩歌的欣賞》,為什麼這麼喜歡?

勒克萊齊奧:李白、杜甫都是我喜歡的詩人。我在南京大學教書時,跟大家討論了許多關於詩歌的問題,尤其是中國詩歌,南大的學生對古詩很熟悉,也試圖在課上把古詩翻譯成英文,借助于英文,我能更好地理解中國古詩中非常微妙的東西。

我讀的古詩,基本上都是距今六七百年的,比如李白,古詩的形式非常古老,但我卻能在詩歌中感受到對於生存的拷問,這種拷問,又跟法國的存在主義非常相近,所以李白的詩裡有許多現代性的東西。

再說杜甫,他在一首詩中提到強力徵兵導致一些人家破人亡,詩中的妻子因為丈夫要離開,哀愁又悲憤,我在詩中讀到了很多強烈的情緒,我很喜歡。

我也讀過很多中國女詩人的作品,它傳達了很多古代女性的生活狀況,在當時詩歌也是女性表達自我很重要的方式。雖然時間在改變,但是對於女性狀況的表達,並沒有多少改變,比如中國當代很有名的女詩人翟永明,她的詩中很強烈地抒發了她的情緒。所以,詩歌是連接古代和今天的橋。

錢報記者:這四年您每年有3個月要呆在中國,像杭州您都來了兩次了,去年是和莫言在浙大對談。而過去,您也一直在各地行走,觀察這個世界,體會更多的文化,我不知道現在是不是還保持這種“在別處”的狀態?

勒克萊齊奧:雖然我給人感覺走動得比較多,但其實我在每個國家中“行動”得並不是很多,比如,我在南大教書,基本上宅在家裡面,所以,我其實並不是一個喜歡旅行的人。但我喜歡和年輕人交往。

城市化進程對人性的損傷

錢報記者:但是,您的寫作中,對於“他者”文明的關注,是一個持續的“特點”。

勒克萊齊奧:我不太喜歡短暫的旅行,我更喜歡在一個國家長住,這是瞭解一個國家最生動的方式,在墨西哥我住了十幾年,能夠瞭解當地的文化。但實際上,很多時候我都是通過書本,通過和這個國家的作家、學者的交流,瞭解這個國家。比如在中國,我就有很多作家朋友,瞭解了中國文化。

錢報記者:除了許鈞老師跟您認識三十年了,我所知道的還有莫言、畢飛宇、董強。

勒克萊齊奧:在沒來中國之前,聽到一些一直流傳著的關於中國並不真實的說法,我來了之後也是一一檢驗了這種說法是否真實。比如,在西方人的印象中,中國每個地方都是一樣的,但實際上中國地大物博,民族眾多,文化都是不同的。這種多元性遠遠多過美國所謂的大熔爐。

錢報記者:杭州呢?

勒克萊齊奧:乍一看杭州非常美麗,來的次數多了會發現杭州歷史很悠久,給人的感覺很休閒,生活節奏是比較緩慢的,因為我們有秀美的山水,同時也有很好的休閒文化,這可以構成杭州的一個城市名片和地域文化。

錢報記者:您去年還去了許鈞老師家鄉,是我們浙江龍遊的一個小村子塔石鎮錢村,您的感受是什麼?

勒克萊齊奧:我去許鈞老師故鄉的時候,他們故鄉發展還不是很快,生活水準沒有城市那麼高,但是給我印象很深的是村莊的村民,包括許鈞老師的家人都非常的大方。

錢報記者:您以前說過想在中國鄉村住上幾個月,寫寫中國鄉村在城市化過程當中的一些想法。

勒克萊齊奧:胡同這樣古老的建築,它有他美的地方,但是可能包含了一些不方便的因素。城市化也在力圖消減這些不方便的因素,給大家提供某種便利。但是在城市化過程中,也對人性構成了一定的損傷,大家都希望可以既保持便利生活,同時又能維持人性中美好的部分。

談到城市化正面的一面,我認為中國人特別適合處理城市化中的一些問題。比如代際之間的溝通。我看到有些中國老一輩的祖父母,他們會幫助自己的子女照顧孩子。這種家庭和代際之間的聯繫,可能可以一定程度上緩解城市化過程中所帶來的格局下的負面影響。

“局外人”的感覺會一直伴隨我

錢報記者:您以前說過,感覺自己在法國是個“局外人”,不知現在感覺如何?

勒克萊齊奧:今天還是會有“局外人”的感覺。因為我自己從小就有離鄉背井的經歷。我在模里西斯出生,後來回到巴黎長大,這種經歷會讓我感覺我有點遠離故土,進入到自己並不熟悉的文化當中。這種感覺一直伴隨著我。

錢報記者:想問您一個“老土”的問題:作家的責任,或者說寫作的意義對您來說是什麼?

勒克萊齊奧:我只講對於我個人的意義,寫作是和我的生命聯繫在一起的。我不可以想像沒有寫作我還有生命,對於我來說,它和我的每一刻,白天,黑夜都結合在一起。寫作使我幸福,寫作也使我痛苦。在這個意義上寫作就是我的存在。

錢報記者:痛苦是什麼?

勒克萊齊奧:如果說有痛苦,那是因為寫作是一個非常私人的範圍,有些公開的活動我不能參與。可能對大家來說我有點自私,但這就是一種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