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35歲男子突然昏迷,搶救2小時成偏癱,只因飯後他常做同一件事!

醫院的急診室送來一名男子,35歲,姓林,送來時他口角歪斜,大腦昏沉,還出現噁心嘔吐的症狀。經驗豐富的醫生一看到,就立刻要他去做腦部CT,結果出來了,竟真顯示是腦中風。

醫生馬上進行了緊急商討,給患者做了手術,可是兩個小時過後,還是由於患者腦部出血量過大,發現過晚,成為偏癱。

事後,據患者父親哭著回憶,當天中午,小林照常叫了外賣,由於他平時最愛吃肉,便點了一大盤紅燒肉加炸雞,結果基本都被他吃光了。

之後,小林便午睡去了,可是到了下午,要叫他起來時,卻怎麼也叫不醒他,而且看他口角歪斜,當時就嚇壞了,趕緊往醫院趕。

醫生對照一下小林CT,說:小林患上腦卒中的主要原因是他腦血管狹窄,而他患上腦血管狹窄,原因之一或許與他脂肪攝入量較多有關。

脂肪攝入過多,大腦更容易出現問題。

首先,這種人容易發生大腦動脈粥樣硬化,他們的大腦血管又硬又脆,容易在高血壓的作用下發生破裂,引起危險的腦出血。其次,肥胖者血液中的組織纖溶啟動抑制因數也比普通人高,這種因數使血栓一旦生成,

就難以溶解,所以肥胖者更容易發生腦血栓,也就是腦梗死。

而導致小林腦中風的還有另一個直接促進因素,就是飯後立即午睡!

人吃完飯後,大量食物在胃裡,為了更好地消化吸收,人體就會增加胃、腸的血流量。而身體裡的血量卻是相對固定的,

所以大腦的血容量就會減少,血壓也隨之下降,如在這時睡覺,很容易因腦供血不足而形成血栓、中風等。

年齡在65歲以上或體重超過標準20 % 、血壓過低和血循環系統有嚴重障礙,以及由於腦血管變窄而經常出現頭暈的人,飯後立即睡覺有很大的危險性。因此,飯後忌立即上床睡覺。

還有,在規避了這些不良習慣的同時,也要留意腦中風的信號,早發現早醫治:

信號一:頭暈、頭痛

尤其是忽然間感到眩暈,周圍物件都在旋轉,幾秒鐘後便恢復常態。而頭痛與平時的不同,程度加重或由間斷性變成了持續性。

信號二:手指麻木

手指麻木,突然感到一側面部或手腳麻木,有的為舌麻、唇麻,出現“嘴斜眼歪”的預兆。還有患者會出現肢體無力,不受支配,走路時一隻腳拖地甚至不能站立行走等。

信號三:視覺異常

雙眼突然一時看不清眼前出現的事物,但往往數秒鐘後可以恢復,這是因為大腦內血流量減少,微小血栓通過視網膜動脈引起的,眼動脈是頸動脈的第一條分支,對頸動脈的缺血最為敏感。

信號四:精神萎靡

表現為昏昏欲睡,處於嗜睡狀態,會頻繁打哈欠,這是因為腦組織呈缺血缺氧狀態的緣故。有研究發現,70%的腦卒中患者在發病前5~10天內有頻繁打哈欠的異常表現。

醫生提醒:腦血管疾病來得突然,發病迅速,所以,平時的預防大於治療,最好改變自己的生活飲食方式:

1、避免久坐

尤其是辦公室族,長期久坐會使得身體血液迴圈變差,血流減慢,使得更多血斑留在血管內,增加血栓危險。建議平時多做做有氧運動,以慢跑、跳繩、游泳等有氧運動為宜。

2、血管偏愛膳食纖維

膳食纖維在保持消化系統健康上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同時攝取足夠的纖維也可以預防心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以及其它疾病。

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有:火龍果、菠菜、大麥苗、玉蘭根茶等。

玉蘭根茶:玉蘭根富含菊粉,可以調節腸道健康,玉蘭及其提取物還可通過促進脂質、膽固醇與膽汁酸的排泄,改善機體脂質代謝,增加膽固醇向膽汁酸轉化,從而起到降脂的作用。

大麥苗:大麥苗粉中含不可溶性膳食纖維較多,可預防和改善便秘。也可將大麥苗粉與蒲公英葉粉搭配而成蒲公英大麥青汁,不僅補充膳食纖維,還可調節身體酸堿平衡。

3、飲食清淡少鹽

《中國居民膳食寶塔》中建議成年人每天攝入鹽不超過6g,因為高鹽飲食是導致高血壓的罪魁禍首,鈉攝入過多會導致血管壁脆,通透性減弱。建議患有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患者減少鹽的攝入。

4、少生氣

“生氣是百病之源。”人在生氣時,交感神經極度興奮,腎上腺素分泌增加,心跳加速,血壓升高,易誘發高血壓、冠心病等。所以,日常一定保持情緒穩定,切忌大喜大悲。

最後,教你一招:自測腦血管微出血的辦法

閉上眼睛,雙手抬起,伸出食指,慢慢用兩個手指向中間對應。若5秒內食指無法對上,可能預示微出血,若在三秒內對上,說明你血管良好,沒什麼毛病。

手指麻木,突然感到一側面部或手腳麻木,有的為舌麻、唇麻,出現“嘴斜眼歪”的預兆。還有患者會出現肢體無力,不受支配,走路時一隻腳拖地甚至不能站立行走等。

信號三:視覺異常

雙眼突然一時看不清眼前出現的事物,但往往數秒鐘後可以恢復,這是因為大腦內血流量減少,微小血栓通過視網膜動脈引起的,眼動脈是頸動脈的第一條分支,對頸動脈的缺血最為敏感。

信號四:精神萎靡

表現為昏昏欲睡,處於嗜睡狀態,會頻繁打哈欠,這是因為腦組織呈缺血缺氧狀態的緣故。有研究發現,70%的腦卒中患者在發病前5~10天內有頻繁打哈欠的異常表現。

醫生提醒:腦血管疾病來得突然,發病迅速,所以,平時的預防大於治療,最好改變自己的生活飲食方式:

1、避免久坐

尤其是辦公室族,長期久坐會使得身體血液迴圈變差,血流減慢,使得更多血斑留在血管內,增加血栓危險。建議平時多做做有氧運動,以慢跑、跳繩、游泳等有氧運動為宜。

2、血管偏愛膳食纖維

膳食纖維在保持消化系統健康上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同時攝取足夠的纖維也可以預防心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以及其它疾病。

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有:火龍果、菠菜、大麥苗、玉蘭根茶等。

玉蘭根茶:玉蘭根富含菊粉,可以調節腸道健康,玉蘭及其提取物還可通過促進脂質、膽固醇與膽汁酸的排泄,改善機體脂質代謝,增加膽固醇向膽汁酸轉化,從而起到降脂的作用。

大麥苗:大麥苗粉中含不可溶性膳食纖維較多,可預防和改善便秘。也可將大麥苗粉與蒲公英葉粉搭配而成蒲公英大麥青汁,不僅補充膳食纖維,還可調節身體酸堿平衡。

3、飲食清淡少鹽

《中國居民膳食寶塔》中建議成年人每天攝入鹽不超過6g,因為高鹽飲食是導致高血壓的罪魁禍首,鈉攝入過多會導致血管壁脆,通透性減弱。建議患有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患者減少鹽的攝入。

4、少生氣

“生氣是百病之源。”人在生氣時,交感神經極度興奮,腎上腺素分泌增加,心跳加速,血壓升高,易誘發高血壓、冠心病等。所以,日常一定保持情緒穩定,切忌大喜大悲。

最後,教你一招:自測腦血管微出血的辦法

閉上眼睛,雙手抬起,伸出食指,慢慢用兩個手指向中間對應。若5秒內食指無法對上,可能預示微出血,若在三秒內對上,說明你血管良好,沒什麼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