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當年做生意賠了5萬,他連家都不敢回,最後靠賣家鄉特產年賺20億

他是個地道苦農民,從小就沒過幾天好日子。小時沒飯吃,

他就吃棗充饑。走南闖北,好不容易通過賣棗賺了點錢,想帶著窮鄉親們一起致富,卻虧得血本無歸,欠下一屁股債,連鄉親的面都不敢見。最後他從哪跌倒就從哪爬起,一門心思鑽進紅棗裡!死磕20年,把一顆簡單的紅棗做得花樣百出,公司市值曾經過百億,他被外界稱為“中國紅棗教父”!

他就是“好想你”紅棗創始人——石聚彬。

石聚彬出生于新鄭市孟莊鎮小石莊村,之後的50多年,

他與家鄉的紅棗結下不解之緣。

“孟莊孟莊,到處沙崗,糧食不夠,煮棗喝湯。”這句多年前在新鄭流傳的順口溜,真實地道出了當時孟莊人的生存狀態。在遍地沙石、不長糧食只長棗樹的條件下,唯有那旺盛的棗林年年為鄉親們送上甜蜜的果實,成為“救命果”。但由於傳統種植技術水準低下,棗樹的產量普遍不高。紅棗即使偶爾遇到豐年,由於成熟時間集中,銷路不暢,使得豐產不豐收。

棗農含淚將爛棗倒掉的情況並不少見。

為了能躍出農門,石聚彬把希望都放在學習上,可1982年高考,他卻落榜了。可他沒有氣餒,他不停地尋找通往美好生活的途徑。機會終於來了,經常看報紙的石聚彬看到報紙上有這樣一條報導:“富裕起來的深圳人喜歡用紅棗煲湯調養身體。”這條消息讓他眼前一亮,家鄉不就是紅棗的故鄉嗎?

當年秋天,棗鄉紅棗掛滿枝頭。石聚彬信心十足,

東挪西湊帶著收購來紅棗前往深圳。但一些始料不及的問題接踵而來,保鮮也成了難題。雖然沒有賺多少錢,但他得到了寶貴的經驗教訓。

一回生二回熟,第二年石聚彬重返深圳,順利賺了2萬元,成為村裡第一個萬元戶。鄉親們聽說此事,全湧進他家,希望他帶著大夥致富,還把他選為村長!

1988年,石聚彬收了20噸大棗,租了5輛大卡車,直奔深圳,但這次他又倒了大黴!南下路上,

雨水連綿,堵車不斷,耽誤了三五天才到深圳,棗有一半都發黴,有些直接爛掉。心急火燎的石聚彬趁著晴天把棗拿出來曬,又突如其來場暴雨,讓他血本無歸!

這一次,他虧了5萬,連鄉親的面都不敢見,只好摸黑回家。第二天,他就辭去村長一職,外出打工。臨走撂下一句,“還不上大夥的錢,我永不進村!”

後來石聚彬去了鄭州一家印刷廠,在那一干5年。他肯吃苦肯學習,從搬運工一路幹到副廠長。

他捨不得吃捨不得穿,存了8萬元。1993年,他回到村子,挨家挨戶把欠的錢還上。

村子裡還是那樣,遍地是棗沒人買,鄉親們一窮二白。村支書問他,“能否帶大家再幹一次?”石聚彬二話不說,辭去副廠長,回到村裡賣棗!

但這一次,石聚彬賣棗的思路已經與5年前不同了。他預見到,從樹上摘下原棗販賣的時代過去了,棗類產品加工的時代已經到來,蜜棗的風靡便是例證。這無疑給了石聚彬龐大的市場空間。

為了開發新產品,石聚彬先後69次到廣州、上海等地訪名師、求名家。為了節省路費,他總是坐硬座車廂,帶上妻子烙的油饃,餓了啃一口,渴了喝口自來水。石聚彬認為,要想突圍,就抓兩點,創新和品質!要比別人好,和別人不一樣!

1993年,正在廣州出差尋覓南方市場的石聚彬發現,南方人大多不喜歡吃帶核的紅棗,但當時市面上,新疆、山東、河南等產棗大區的產品,幾乎都毫無例外地帶著核。回到孟莊後,他立即組織人員著手開發生產“無核棗”,皮薄肉厚、核小、味甜的新鄭特產雞心棗進入了他的視線。

“雞心棗是棗中上品,歷史上就是貢品,富含維生素,被稱為‘活維生素丸’,而且它的核小,比較容易剔除棗核,很適合做無核棗”。以雞心棗為原料的“去核雞心棗”一問世,便在廣州市場上一炮打響,後又在深圳、珠海等南方市場迅速走紅。

他又主持研製開發“雞心人參棗”,該產品屬國內首創,填補了我國紅棗深加工的一項空白。緊接著,雞心山楂棗、雞心蜜餞無核棗等產品相繼投入市場,不僅在國內供不應求,而且成為走俏的出口商品,遠銷韓國、日本、美國等地,當年創利稅30多萬元。

1998年,他從口香糖的形態得到靈感,把棗片放進煙盒裡。“一看包裝以為是煙,一打開又以為是口香糖,結果一吃居然是棗。”等正式投放到市場時,棗片被搶購一空。在企業銷售額不斷增長的過程中,石聚彬開始打造大棗的品牌知名度。1998年,石聚彬開始啟用“好想你”品牌。

從此,石聚彬更是堅定了創新的決心。短短4年,他愣是開發出棗粉、棗醋、棗乾等16個系列,200多個單品,申請了近400項專利!

2000年,石聚彬投資300多萬元,建設500畝紅棗科技示範基地,招募群眾栽種優質冬棗樹6萬多株,免費開展科學化種植和保鮮技術培訓,在廣大棗農中間掀起了學技術、用技術的熱潮,培養了一大批紅棗種植管理人才,使當地冬棗樹發展到5000多畝。

2004年,石聚彬實施公司+農戶+基地的經營模式,把已經成型的紅棗科技示範園返包給農民,推動紅棗的規模化種植。

石聚彬將一顆紅棗帶入到了一個大市場,開啟了行業深加工的時代。隨著其力量的不斷集聚,好想你在帶動了一個產業的同時,也帶動了幾千萬棗農脫貧致富,成為產棗區拉動農業、工業、商業、旅遊業發展的一支重要力量。據公開資料顯示,好想你2016年實現營業收入20.72億元。

石聚彬也成了名副其實的“中國紅棗教父”,但他還時常現身棗園,掛嘴邊最多的一句是,“我就是一個農民。”

當朋友勸他開礦或搞房地產時,他一概拒絕,他說:“每個人一生只能辦成一件事。我不求多,就認定了紅棗,那是我們家鄉的根兒,也是我這輩子能成事的根兒。

他預見到,從樹上摘下原棗販賣的時代過去了,棗類產品加工的時代已經到來,蜜棗的風靡便是例證。這無疑給了石聚彬龐大的市場空間。

為了開發新產品,石聚彬先後69次到廣州、上海等地訪名師、求名家。為了節省路費,他總是坐硬座車廂,帶上妻子烙的油饃,餓了啃一口,渴了喝口自來水。石聚彬認為,要想突圍,就抓兩點,創新和品質!要比別人好,和別人不一樣!

1993年,正在廣州出差尋覓南方市場的石聚彬發現,南方人大多不喜歡吃帶核的紅棗,但當時市面上,新疆、山東、河南等產棗大區的產品,幾乎都毫無例外地帶著核。回到孟莊後,他立即組織人員著手開發生產“無核棗”,皮薄肉厚、核小、味甜的新鄭特產雞心棗進入了他的視線。

“雞心棗是棗中上品,歷史上就是貢品,富含維生素,被稱為‘活維生素丸’,而且它的核小,比較容易剔除棗核,很適合做無核棗”。以雞心棗為原料的“去核雞心棗”一問世,便在廣州市場上一炮打響,後又在深圳、珠海等南方市場迅速走紅。

他又主持研製開發“雞心人參棗”,該產品屬國內首創,填補了我國紅棗深加工的一項空白。緊接著,雞心山楂棗、雞心蜜餞無核棗等產品相繼投入市場,不僅在國內供不應求,而且成為走俏的出口商品,遠銷韓國、日本、美國等地,當年創利稅30多萬元。

1998年,他從口香糖的形態得到靈感,把棗片放進煙盒裡。“一看包裝以為是煙,一打開又以為是口香糖,結果一吃居然是棗。”等正式投放到市場時,棗片被搶購一空。在企業銷售額不斷增長的過程中,石聚彬開始打造大棗的品牌知名度。1998年,石聚彬開始啟用“好想你”品牌。

從此,石聚彬更是堅定了創新的決心。短短4年,他愣是開發出棗粉、棗醋、棗乾等16個系列,200多個單品,申請了近400項專利!

2000年,石聚彬投資300多萬元,建設500畝紅棗科技示範基地,招募群眾栽種優質冬棗樹6萬多株,免費開展科學化種植和保鮮技術培訓,在廣大棗農中間掀起了學技術、用技術的熱潮,培養了一大批紅棗種植管理人才,使當地冬棗樹發展到5000多畝。

2004年,石聚彬實施公司+農戶+基地的經營模式,把已經成型的紅棗科技示範園返包給農民,推動紅棗的規模化種植。

石聚彬將一顆紅棗帶入到了一個大市場,開啟了行業深加工的時代。隨著其力量的不斷集聚,好想你在帶動了一個產業的同時,也帶動了幾千萬棗農脫貧致富,成為產棗區拉動農業、工業、商業、旅遊業發展的一支重要力量。據公開資料顯示,好想你2016年實現營業收入20.72億元。

石聚彬也成了名副其實的“中國紅棗教父”,但他還時常現身棗園,掛嘴邊最多的一句是,“我就是一個農民。”

當朋友勸他開礦或搞房地產時,他一概拒絕,他說:“每個人一生只能辦成一件事。我不求多,就認定了紅棗,那是我們家鄉的根兒,也是我這輩子能成事的根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