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定了!西安將開建首條“雲軌”:橫穿大城南,預計七月投產

前言 | Preface

備受西安人關注的”雲軌“,這次真來了!它的速度,

可達每小時80公里,而其造價成本僅為地鐵的1/5,建設週期也只有地鐵的1/3。

2016年10月13日,自從世界第一條”雲軌“在深圳開通以來,它已經獲得極大的關注。西安雲軌,從2016年11月17日簽訂協定落戶至今,“目前已按預定計劃陸續開工建設,力爭今年7月陸續投產”。這獨一無二的雲軌,城記帶你走進這極具想像力的未來。

西安大城南的“未來之路”

雲軌,本名叫“跨座式單軌”,類似於空中小火車。研發達到五年,投資五十億元。運能為1-3萬人/小時(單向),最高時速可達80km/小時。

西安雲軌,將橫貫韋曲城區、大學城、高新新區和秦嶺等大城南片區。

西安“雲軌”預計有哪些網站:

圖/榮耀西安論壇

一期網站:十六座,17.7KM

韋曲南→長興南路→政法大學→崔家營→子午大道→陝師大→文苑中路→西大→翰林路→機電學院(城市學院)→韋三十二→側坡→西電→南客站→三星城→蛟河公園

二期設站:三座5km

蛟河公園→灃峪口

這條雲軌,將接駁地鐵2、6、15、16號線等軌道交通,連接長安路、子午大道、西灃路等城市主幹道,成為大城南片區的重要“大動脈”。

從城市、文化和產業意義上講,

它也是一條“大學之路”、“產業之路”和“生態之路”。

“西安雲軌”重要網站全景解讀

韋曲南:地鐵二號線南站,潏河濕地+財經學院+培華學院

政法大學:西長安街,多個社區和商業體

子午大道:長安區政府、郵電大學東西校區

陝西師範大學:周邊個社區和商業體

西北大學:西安外國語學院,多個區域社區和商業體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西灃路,部分社區

西安三星:大量工廠、產業園和國際社區

蛟河濕地公園:生態自然公園

灃峪口:淨業寺、環山路和多個社區

那麼,“雲軌”到底有什麼不同?這裡,我們為您盤點它的三大特點:

第一,“雲軌”建造特點是什麼?

在城市道路綠化帶上,搭起高十米雙向軌道。三個優勢:一是快,運載速度快、建設週期是地鐵的1/3;二是低,

“雲軌”每公里造價約1.5億,地鐵的1/5。三是穩,車廂舒適感大幅提升,運行噪音小。

第二,“雲軌”有什麼擇址特點?

以商務區、產業區和遊覽區等線路為主,爬坡能力強,轉彎半徑小。大城南片區,自然和產業資源豐富,地域非常廣闊,高架敷設的雲軌交通,是最經濟實惠的選擇。此外,對地質環境的破環更小。

第三,雲軌有哪兩種運營類型?

A型是幹線型:城市綜合交通工作,包括機場、火車站等。交通流量大、承載人群多。C型是聯繫型:主要用於生活區、接通接駁作用,如住宅區到商場、商務區和地鐵站,疏通生活區出行壓力。

這一次,西安“雲軌”真的要來了

預計七月將投產

雲軌,號稱“治堵神器”,是比亞迪繼IT、汽車、新能源之後的第四個創新產業。

2017年3月31日下午,西安市委書記王永康帶市級領導及部門負責人,調研比亞迪草堂廠區和高新廠區。王永康強調,要主動上門提供服務,當好貼心“店小二”,支援企業進一步做強、做大、做新。

2017年3月31日,明確了雲軌的投產時間

在本次考察中,西安“雲軌”投產時間得以確定:

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說:“2016年底,純電動客車、‘雲軌’、智慧終端機製造(手機)三個項目落戶西安,總投資五十億元。目前,三個項目已按預定計劃陸續開工建設,力爭今年七月陸續投產。今年,比亞迪在西安各產業總產值預計可超過300億元,同比增長30%。”

王傳福最後表示:“我們對西安的投資環境很滿意,將繼續加大在西安的投資力度,深化雙方合作,落地更多專案,為大西安大發展做出新貢獻。”

西安“雲軌”的歷程

2016年11月17日,西安市與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簽定系列協定,確定跨座式單軌生產項目落戶西安。

2016年11月28日,發佈《西安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成立跨座式單軌示範段專案推進工作領導小組的通知》,加強行業主管部門和比亞迪的溝通、協調。

2017年2月,中鐵一院成功中標比亞迪西安雲軌勘察設計,網友爆出西安西安雲軌的規劃及網站。

2017年3月31日,西安市委書記王永康帶著市級領導及部門負責人調研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草堂廠區和高新廠區,現場表示主動對接,做好服務。

走進深圳的“中國第一條雲軌"

你知道它嗎?

那麼,雲軌建成之後是什麼模樣?

2016年10月13日,世界第一條”雲軌“在深圳坪山新區正式通車,開放總里程4.4公里,時速達達每小時80公里。(本部分圖文來自《汽車之家 · 新出行》)

①月臺及公共空間

雲軌運行軌道離地二三十米,沿途建設在道路綠化帶上。月臺,再佔用軌道往上十多米的高度。月臺的利用率比地鐵高出不少。一個 A 型雲軌月臺樓高三層,一樓是車站大廳、二樓是候車大廳、三樓是乘車大廳。

從一樓刷卡進入二樓候車廳,與高鐵站一樣,提供各項簡單服務。三樓乘車大廳採用與地鐵一樣的屏障門設計,車廂抵達之後屏障門與車門一起打開,地面與車廂之間的空隙也比地鐵要小,關懷出行困難人士。

一樓到三樓,有很多LCD 螢幕,即時顯示路線的運營狀況、班車抵達時間、通行效率等等,使用者可通過手機終端查詢到即時的資訊。未來,這些網站會加入更多的科技元素,實現全無人化的管理。

整個月臺面積,只有地鐵三分之一甚至更小。由於月臺內面積有限,按照 A 型雲軌服務類型,單靠一層的乘車區將無法容納每小時 1.4 萬人次的通行疏導。所以, A 型雲軌設計出三層的月臺以便疏導乘客。

②雲軌內部空間

車廂與地面之間縫隙不足 1十釐米,大幅度降低出行障礙人士的上下車困難。屏障門與車廂緊密相連,中間的縫線也比地鐵要小。連接處也採用防滑的設計,有效杜絕在下雨天氣上下車腳板底打滑的現象。

車內第一感受,氛圍很親切。車廂內採用金屬顏色和綠色作為主色調,綠色主要是強調比亞迪的綠色夢想。雲軌是比亞迪繼 I.T 、汽車、新能源之後的第四個產業。

整個載員車廂的採光度很好,觀感效果很強。得益於車廂中的大面積玻璃,視窗玻璃採用高強度材質並且提供良好的隔音降噪效果。車門周圍,還設置很厚的隔音膠條,在高速運行中能隔絕一定的胎噪和風噪。

未來的世界,是科技與智慧的時代。雲軌同樣如此,在極端特殊斷電情況下通過儲能電池繼續行駛 10 公里,確保乘客安全抵達月臺。未來將實現無人駕駛,但測試階段的牽引車仍需要一位元駕駛員駕駛。

1、工期判斷:雲軌分A和C兩種,西安雲軌應是A型:建設週期1-2 年,每公里造價1.5-2.5億,運輸能力0.8-1.4萬人/小時。故,2018年投入運營有一定可能性。

2、自然生態:大城南(含秦嶺北麓),山水形勝,西安人真正的“後花園”。雲軌開通,必將再度升級區域旅遊和消費。那麼,區域規劃是否更嚴苛和長遠?

3、城市管理:2017年1月大學城,長安區計程車為牟利,公然攔截校園大巴和公車,引發大爭議。(猜測一下)投入運營必損其利,他們是否會攔截雲軌?

那麼,

你怎麼看待這條橫貫大城南的”雲軌“?

文=城記

與西安城記一起,見證2017年

包括機場、火車站等。交通流量大、承載人群多。C型是聯繫型:主要用於生活區、接通接駁作用,如住宅區到商場、商務區和地鐵站,疏通生活區出行壓力。

這一次,西安“雲軌”真的要來了

預計七月將投產

雲軌,號稱“治堵神器”,是比亞迪繼IT、汽車、新能源之後的第四個創新產業。

2017年3月31日下午,西安市委書記王永康帶市級領導及部門負責人,調研比亞迪草堂廠區和高新廠區。王永康強調,要主動上門提供服務,當好貼心“店小二”,支援企業進一步做強、做大、做新。

2017年3月31日,明確了雲軌的投產時間

在本次考察中,西安“雲軌”投產時間得以確定:

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說:“2016年底,純電動客車、‘雲軌’、智慧終端機製造(手機)三個項目落戶西安,總投資五十億元。目前,三個項目已按預定計劃陸續開工建設,力爭今年七月陸續投產。今年,比亞迪在西安各產業總產值預計可超過300億元,同比增長30%。”

王傳福最後表示:“我們對西安的投資環境很滿意,將繼續加大在西安的投資力度,深化雙方合作,落地更多專案,為大西安大發展做出新貢獻。”

西安“雲軌”的歷程

2016年11月17日,西安市與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簽定系列協定,確定跨座式單軌生產項目落戶西安。

2016年11月28日,發佈《西安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成立跨座式單軌示範段專案推進工作領導小組的通知》,加強行業主管部門和比亞迪的溝通、協調。

2017年2月,中鐵一院成功中標比亞迪西安雲軌勘察設計,網友爆出西安西安雲軌的規劃及網站。

2017年3月31日,西安市委書記王永康帶著市級領導及部門負責人調研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草堂廠區和高新廠區,現場表示主動對接,做好服務。

走進深圳的“中國第一條雲軌"

你知道它嗎?

那麼,雲軌建成之後是什麼模樣?

2016年10月13日,世界第一條”雲軌“在深圳坪山新區正式通車,開放總里程4.4公里,時速達達每小時80公里。(本部分圖文來自《汽車之家 · 新出行》)

①月臺及公共空間

雲軌運行軌道離地二三十米,沿途建設在道路綠化帶上。月臺,再佔用軌道往上十多米的高度。月臺的利用率比地鐵高出不少。一個 A 型雲軌月臺樓高三層,一樓是車站大廳、二樓是候車大廳、三樓是乘車大廳。

從一樓刷卡進入二樓候車廳,與高鐵站一樣,提供各項簡單服務。三樓乘車大廳採用與地鐵一樣的屏障門設計,車廂抵達之後屏障門與車門一起打開,地面與車廂之間的空隙也比地鐵要小,關懷出行困難人士。

一樓到三樓,有很多LCD 螢幕,即時顯示路線的運營狀況、班車抵達時間、通行效率等等,使用者可通過手機終端查詢到即時的資訊。未來,這些網站會加入更多的科技元素,實現全無人化的管理。

整個月臺面積,只有地鐵三分之一甚至更小。由於月臺內面積有限,按照 A 型雲軌服務類型,單靠一層的乘車區將無法容納每小時 1.4 萬人次的通行疏導。所以, A 型雲軌設計出三層的月臺以便疏導乘客。

②雲軌內部空間

車廂與地面之間縫隙不足 1十釐米,大幅度降低出行障礙人士的上下車困難。屏障門與車廂緊密相連,中間的縫線也比地鐵要小。連接處也採用防滑的設計,有效杜絕在下雨天氣上下車腳板底打滑的現象。

車內第一感受,氛圍很親切。車廂內採用金屬顏色和綠色作為主色調,綠色主要是強調比亞迪的綠色夢想。雲軌是比亞迪繼 I.T 、汽車、新能源之後的第四個產業。

整個載員車廂的採光度很好,觀感效果很強。得益於車廂中的大面積玻璃,視窗玻璃採用高強度材質並且提供良好的隔音降噪效果。車門周圍,還設置很厚的隔音膠條,在高速運行中能隔絕一定的胎噪和風噪。

未來的世界,是科技與智慧的時代。雲軌同樣如此,在極端特殊斷電情況下通過儲能電池繼續行駛 10 公里,確保乘客安全抵達月臺。未來將實現無人駕駛,但測試階段的牽引車仍需要一位元駕駛員駕駛。

1、工期判斷:雲軌分A和C兩種,西安雲軌應是A型:建設週期1-2 年,每公里造價1.5-2.5億,運輸能力0.8-1.4萬人/小時。故,2018年投入運營有一定可能性。

2、自然生態:大城南(含秦嶺北麓),山水形勝,西安人真正的“後花園”。雲軌開通,必將再度升級區域旅遊和消費。那麼,區域規劃是否更嚴苛和長遠?

3、城市管理:2017年1月大學城,長安區計程車為牟利,公然攔截校園大巴和公車,引發大爭議。(猜測一下)投入運營必損其利,他們是否會攔截雲軌?

那麼,

你怎麼看待這條橫貫大城南的”雲軌“?

文=城記

與西安城記一起,見證201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