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明朝三大父子猛將:常遇春父子墊底,後兩對打殘外倭賊寇名震海外

明朝有三大父子猛將,都是國之棟樑,開國衛國功績顯赫。常遇春父子雖然開國功高,但和後面兩對比,只能墊底。這兩對父子抗倭、抗蒙、抗後金,剿滅沿海倭寇,襲斬俺答部長,擊潰日倭大將,

打殘外倭賊寇,威震邊疆,名震海外,其中一位大刀百廿斤英勇戰死薩爾滸。常遇春父子是為朱明一家而戰,而後面兩對父子是為中華民族而戰,更值得稱讚!


常遇春、常茂父子。這對父子是明朝開國猛將,常遇春是明朝開國第一猛將,初為綠林大盜劉聚手下寇,後棄盜為良歸附朱元璋,勇冠三軍,稱“常十萬”。《明史·常遇春傳》:“常遇春,字伯仁,懷遠人。貌奇偉,勇力絕人,猿臂善射。”鏖戰衢州、大戰九華山、大破陳友,曾冷箭射傷“元末第一猛將”張定邊,使朱元璋脫險。後攻取元大都,洪武二年(1369年),常遇春自開平率師南歸,
行至柳河川暴病卒於軍中,年僅四十歲。朱元璋聞喪大為震悼,賜葬鐘山之下,並親自出奠。朱元璋登基後,命宮廷畫師為遇春公繪製身穿龍袍全身像,受此待遇者,明朝僅常遇春一人。其子常茂繼承鄭國公爵位,勇猛過人。《明宋文憲公濂奉敕撰開平王神道碑並序》載:常茂之名為朱元璋所賜,足智多謀,人稱無敵大將。在評書《明英烈》中,常茂更是勇猛無比,是明朝開國頭一員猛將,
手使禹王槊,縱橫天下,少有對手,跟隨朱元璋征戰多年,立下赫赫戰功。


劉顯、劉綎父子。這對父子都是抗倭名將,
民族英雄。為國戍邊,抗擊外寇,可謂國之長城。劉顯(1515年一1581年),曾於浦口岡下大敗倭寇,遷副總兵,又盡殲劉家莊倭寇。嘉靖四十一年,充總兵,鎮守廣東,率軍赴福建援助抗倭,與戚繼光、俞大猷連續破倭,共同剿滅沿海倭寇。劉顯勇猛無比,其勇力在戚繼光、俞大猷之上。抗倭名將譚綸在平海衛後在給俞大猷的信中寫道:“節制精明,公不如綸;信賞必罰,公不如戚;精悍馳騁,公不如劉。
”可見劉顯之勇在俞大猷之上。劉綎(1558年-1619年),劉顯之子,萬曆年間武狀元,力大無比,能單手托起一張放滿酒菜的八仙桌,手中鑌鐵大刀重120斤,在馬上輪轉如飛,號“劉大刀”,又擅用袖箭,百發百中,能拉住十匹戰馬。有“晚明第一猛將”之稱。劉綎先抗緬甸,後升任副總兵。萬曆二十年(1592年),劉綎被授職為五軍三營參將,請求率領五千名四川兵前去支援朝鮮。到達朝鮮時,倭寇已放棄王京逃走,劉綎直奔尚州烏嶺。烏嶺綿延七十裡,懸崖峭壁只有一條路可通,倭寇憑藉天險,負隅頑抗。別將查大受、祖承訓等人插小路翻過槐山,出其不意地出現在烏嶺背後,倭寇非常驚恐,於是移兵駐紮釜山浦。劉綎和祖承訓等人進兵屯駐大丘、忠州,用全羅水軍在釜山海口佈防,朝鮮局勢基本平定。不久,李如松令劉綎屯兵陝川,防範敵人進攻,取得一定勝利。日軍於是將朝鮮王子送回,明神宗令明軍大部隊撤歸,只留下劉綎和吳惟忠一共七千六百人,分別扼守各軍事要地。後在總督顧養謙極力主張下,劉綎回國。萬曆二十八年(1600年)參加播州之役,隨後平定楊應龍之亂。萬曆四十六年(1618年),劉綎參加抗擊後金軍的薩爾滸之戰,與後金軍激戰于阿布達裡岡,左臂中箭仍戰,右臂受傷仍鏖戰不止。激戰8個小時,仍勇猛異常,混戰中,他面部中一刀,被砍掉半邊臉,仍左右衝突,手中大刀砍死數十後金兵,敵軍亂箭齊射,他身中數箭,因力竭戰死。

麻綠、麻貴父子。這對父子在明朝較為著名,麻家祖孫三代為將,稱為“麻家將”,為國戍邊,抗擊外寇,可謂國之長城。注意,可不要把“麻家將”簡稱“麻將”,不是一個概念。“麻將”人人都打,“麻家將”卻把外寇打得嗷嗷叫。麻祿是嘉靖中期任大同參將,跟隨鎮帥劉漢突襲板升大勝。俺答圍右衛,麻祿和副將尚表固守,乘機突襲斬殺俺答部長,賊軍撤退。辛愛侵犯北京時,麻祿以宣府副總兵的身份參加守衛戰,和兒子麻錦都立下戰功,“麻家將”從此聞名。麻貴,生卒不詳,麻綠之子,明朝將領、抗倭英雄。萬曆初任大同總兵,萬曆十年(1582年)年遷往寧夏任總兵。萬曆十三年(1591年)受到指責被貶,赴邊疆戍守。萬曆十四年(1592年)被重新啟用,抵抗蒙古入侵有功,萬曆十九年(1597年)任抗倭總兵參加萬曆援朝戰爭‎,抵抗日本入侵。與日本大將加藤清正多次交戰皆獲勝,頗有斬獲功,令日軍將領小西行長退守井邑,加藤清正還軍慶州,在豐臣秀吉死後,日軍大撤軍時麻貴擊潰加藤清正。從萬曆三十二年(1610年)開始鎮守遼東,後因病退職,死後被賜予祭葬。

劉綎直奔尚州烏嶺。烏嶺綿延七十裡,懸崖峭壁只有一條路可通,倭寇憑藉天險,負隅頑抗。別將查大受、祖承訓等人插小路翻過槐山,出其不意地出現在烏嶺背後,倭寇非常驚恐,於是移兵駐紮釜山浦。劉綎和祖承訓等人進兵屯駐大丘、忠州,用全羅水軍在釜山海口佈防,朝鮮局勢基本平定。不久,李如松令劉綎屯兵陝川,防範敵人進攻,取得一定勝利。日軍於是將朝鮮王子送回,明神宗令明軍大部隊撤歸,只留下劉綎和吳惟忠一共七千六百人,分別扼守各軍事要地。後在總督顧養謙極力主張下,劉綎回國。萬曆二十八年(1600年)參加播州之役,隨後平定楊應龍之亂。萬曆四十六年(1618年),劉綎參加抗擊後金軍的薩爾滸之戰,與後金軍激戰于阿布達裡岡,左臂中箭仍戰,右臂受傷仍鏖戰不止。激戰8個小時,仍勇猛異常,混戰中,他面部中一刀,被砍掉半邊臉,仍左右衝突,手中大刀砍死數十後金兵,敵軍亂箭齊射,他身中數箭,因力竭戰死。

麻綠、麻貴父子。這對父子在明朝較為著名,麻家祖孫三代為將,稱為“麻家將”,為國戍邊,抗擊外寇,可謂國之長城。注意,可不要把“麻家將”簡稱“麻將”,不是一個概念。“麻將”人人都打,“麻家將”卻把外寇打得嗷嗷叫。麻祿是嘉靖中期任大同參將,跟隨鎮帥劉漢突襲板升大勝。俺答圍右衛,麻祿和副將尚表固守,乘機突襲斬殺俺答部長,賊軍撤退。辛愛侵犯北京時,麻祿以宣府副總兵的身份參加守衛戰,和兒子麻錦都立下戰功,“麻家將”從此聞名。麻貴,生卒不詳,麻綠之子,明朝將領、抗倭英雄。萬曆初任大同總兵,萬曆十年(1582年)年遷往寧夏任總兵。萬曆十三年(1591年)受到指責被貶,赴邊疆戍守。萬曆十四年(1592年)被重新啟用,抵抗蒙古入侵有功,萬曆十九年(1597年)任抗倭總兵參加萬曆援朝戰爭‎,抵抗日本入侵。與日本大將加藤清正多次交戰皆獲勝,頗有斬獲功,令日軍將領小西行長退守井邑,加藤清正還軍慶州,在豐臣秀吉死後,日軍大撤軍時麻貴擊潰加藤清正。從萬曆三十二年(1610年)開始鎮守遼東,後因病退職,死後被賜予祭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