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工作思考|十九大報告告訴你如何寫出經得起檢驗的好材料

近日,一張從海外傳來的圖片在國內引起了廣泛關注和熱列的討論。一個老外在地鐵上手捧一張法國《世界報》,報紙頭版上印著七個大字:中國,強國崛起。據悉,該報用8個大整版報導了當下崛起的中國。

海外媒體如此濃墨重彩講述中國的發展和崛起,說明世界更加渴望瞭解中國,也越來越認可中國的發展。

在過往的五年裡,中國經濟持續保持中高速增長,經濟總量超越日德,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對世界經濟的貢獻率超過30%。

從市場和微觀層面來看,中國經濟發展取得的成績,體現在中國的企業在國際上的地位不斷提升和市場中的競爭力越來越強,成為全球行業領頭羊或者新經濟浪潮的弄潮兒。

企業強,則經濟強;經濟強,則國力強。一個國家經濟的實力和活力主要體現在企業的創新能力、科技實力、市場競爭力和盈利能力。

過往砥礪奮進的五年,中國企業在國際上的地位和實力提升,

確實有目共睹。不管是在全球各大知名的企業榜單,還是在具體的行業領域,中國企業的身影越來越多,實力和排名不斷地向上攀升,在國際上的影響力和美譽度也在不斷強化和擴散。

中國民企,五年時間已如此彪悍!

中國企業在國際上的實力和地位、影響力不斷攀升有目共睹。國有企業在世界企業榜單中佔據鼇頭自不必贅述,然而,中國民營企業近幾年來在國際市場上的風頭正勁,

取得的成績驕人,配得上這崛起的強國。

我們一起來看看領先世界的中國民營企業。

1. 阿裡巴巴:最大電商平臺

如今,阿裡巴巴集團及其關聯公司經營的業務包括:淘寶網、天貓、聚划算、全球速賣通、阿裡巴巴國際交易市場、1688、阿裡媽媽、阿裡雲、螞蟻金服、菜鳥網路等。

2016年4,阿裡巴巴正式宣佈成為全球最大的零售交易平臺。2017財年,阿裡巴巴總營收1582.73億元人民幣,淨利潤578.71億元人民幣。

2017年10月10日晚間,阿裡巴巴股價漲逾1%,市值升破4700億美元,一度超過了亞馬遜。

阿裡巴巴旗下的支付寶是移動支付領域當之無愧的世界第一;旗下的天弘基金也成為最大的貨幣基金;旗下螞蟻金服估值700億美元,成為全球排名前列的獨角獸;在國際市場,阿裡雲(Alibaba Cloud)與亞馬遜AWS、微軟Azure並稱3A。

2. 華為:全球第一大資訊與通信技術解決方案供應商

2013年,華為超越愛立信成為全球第一大電信設備商。

截至2016年底,華為的產品和解決方案已經應用於全球170多個國家,服務全球運營商50強中的45家及全球1/3的人口。截至去年底累計獲得專利授權62519件,累計申請中國專利57632件、外國專利39613件,其中90%以上為發明專利。

美國《財富》雜誌發佈最新一期的世界500強名單,華為以785.108億美元營業收入首次打入前百強,排名第83位,較上一年提升46位。值得注意的是,華為近2/3的營收來自海外市場。今年8月,全國工商聯發佈“2017中國民營企業500強”榜單,華為以5200多億元的年營業收入蟬聯500強榜首。

3. 海爾:全球大型家電第一品牌

截至2017年8月,在海爾共用式創業平臺上聚集了2246個創業專案,平臺上有4316家創業創新孵化資源,1333 家風險投資機構,118家孵化器空間, 120 億創投基金,15個創業創新孵化基地。

2016年,海爾以50多億美元並購了GE電器。目前,海爾在全球佈局了十多個主流品牌:海爾、卡薩帝、日日順、GEA、AQUA、斐雪派克、統帥、DCS、MONOGRAM等。海爾產品成功進入歐、美前十大家電連鎖管道,累計售出數以億計的差異化、高品質的家電產品。

4. 複星:海外投資並購最典型民企

複星集團,1992年由郭廣昌憑藉3.8萬元在上海創立。複星先後投資複星醫藥、複地、豫園商城、建龍集團、南鋼聯、招金礦業、海南礦業、永安保險、分眾傳媒、Club Med、Folli Follie、保德信人壽等

2007年複星國際在香港上市,並開展跨國經營和投資。複星探索出了一條適合自己發展的全球化道路,那就是“中國動力嫁接全球資源”,採取“保險+投資”的雙輪驅動戰略。

在跨國投資並購上,複星花了2000多億,目前複星集團掌管的資產和財富規模超2000億美元。日前,複星醫藥10.91億美元收購印度仿製藥企業Gland Pharma74% 股權的交易完成交割,創下中國藥企海外最大並購紀錄。

5. 科大訊飛:全球智慧語音最高水準

科大訊飛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1999年,在語音技術領域是基礎研究時間最長、資產規模最大、歷屆評測成績最好、專業人才最多及市場佔有率最高的公司,其智慧語音核心技術代表了世界的最高水準。

2017年6月,入選《麻省理工科技評論》“2017年度全球50大最聰明公司”榜單,科大訊飛排名中國第一、全球第六。

今年7月,在斯坦福大學發起的SQuAD(Stanford Question Answering)資料集測試榜單中,科大訊飛與哈工大聯合實驗室(HFL)提交的系統模型奪得第一,這也是中國本土研究機構首次取得該比賽的冠軍。

此外,其人工智慧技術應用於教育、醫療和公共安全等領域,同樣處於全球領先水準。

6. 華大基因:全球最大的基因組學研發機構

1999年9月9日,隨著“國際人類基因組計畫 1% 項目”的正式啟動,北京華大基因研究中心在北京正式成立。華大基因先後完成了國際人類基因組計畫“中國部分”(1%)、國際人類單體型圖計畫(10%)、水稻基因組計畫、家蠶基因組計畫、家雞基因組計畫、抗SARS研究、炎黃一號等多項具有國際先進水準的科研工作,還負責組建了我國第一個國家級綜合基因庫——國家基因庫。其在《Nature》和《Science》等國際一流的雜誌上發表多篇論文,為中國和世界基因組科學的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奠定了中國基因組科學在國際上的領先地位。

今年7月,華大基因終於上市。三個月後的今天,股價比上市之初的13.64/股的發行價上漲了近12倍。

目前,華大基因是全球最大的基因組學研發機構。華大以“產學研”一體化的創新發展模式,將前沿的多組學科研成果應用于醫學健康、農業育種、資源保存等領域,推動基因科技成果轉化。

7. 大疆:商用無人機市場全球霸主

大疆無人機,2006年由香港科技大學研究生汪滔在導師支持下,與當年一起做畢業課題的兩位同學創立,研發生產直升機飛行控制系統。大疆不同系列產品先後被英國《經濟學人》雜誌評為“全球最具代表性機器人”之一;美國《時代週刊》評為 “十大科技產品”;《紐約時報》評為“2014年傑出高科技產品”。

大疆佔據了全球民用小型無人機約八成的市場份額,主要市場集中在歐美國家。過去幾年,大疆的員工從300人猛增至11000人。

憑藉著大疆的迅猛發展、成為商用無人機界的世界第一,王滔也成為福布斯科技富豪榜單上亞洲最年輕億萬富豪。

8. 滴滴:全球第一大共用出行平臺

滴滴出行是全球領先的移動出行平臺,是中國共用經濟的典型代表。

2015年,滴滴入選達沃斯全球成長型公司。2016年8月,滴滴出行並購優步中國。2016年,滴滴登上《財富》雜誌“改變世界的50強”榜單;同年,獲《MIT科技評論》膺選為全球五十大創新企業之一。在今年的“全球獨角獸榜單”中,滴滴以500億美元,位居第2名。

9. 摩拜:全球最大智慧共用單車平臺

摩拜單車創建了全球首個智慧共用單車模式,其自主研發的專利智慧鎖集成了 GPS 和通訊模組,採用了新一代物聯網技術,通過智慧手機 app 讓用戶隨時隨地可以定位並使用最近的摩拜單車。

摩拜單車於 2015 年 1 月成立,2016 年 4 月 22 日地球日當天在上海正式推出智慧共用單車服務。目前,已進入全球7個國家的超過170個城市,註冊用戶超過1億。穩居全球最大的智慧共用單車運營平臺。

大國實力!榜單上的中國企業

1.《財富》世界500強

2012年《財富》世界500強排行中,中國大陸總共73家企業上榜,其中中國石化、中國石油和國家電網分別排在第五、第六、第七位,是中國大陸排名前三的企業。

五年後的今天,《財富》世界500強榜單上的中國大陸企業連續增長,已經上升至109家。前三陣營中的有兩家為中國公司——國家電網和中石化。中石油和豐田汽車分列第四和第五。中國除了金融業,最多的行業分佈是19家能源、煉油、採礦公司和14家房地產、工程與建築公司。

《財富》世界500強利潤榜的前五名中,除了排在第一位的蘋果公司,其餘均為中國的商業銀行——工商銀行、建設銀行、農業銀行和中國銀行。

值得一提的是:隨著今年阿裡巴巴和騰訊上榜,加上去年首次上榜的京東集團,全球6家互聯網服務大公司,中國和美國各占一半。

2. 福布斯世界2000強

今年的《福布斯世界2000強》榜單中,309家中國企業上榜,其中中國大陸和香港企業263家。在前10名中,中國企業佔據四席,中國工商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中國農業銀行和中國銀行分別排在第1、第2、第6和第8位。

回顧2012年的榜單,中國有136家企業上榜,上榜公司數量次於美國(524家)和日本(258家)。前10名中,只有中國工商銀行和中國石油,分別排名第5和第7位。

3. 全球獨角獸榜單

據美國知名創投研究機構CB Insights9月底發佈的“全球獨角獸公司榜單” 顯示,中國是擁有“獨角獸”第二多的國家,僅次於美國。中國“獨角獸”公司數量於2015年迅速超越歐洲,並正縮小與美國的差距。

在上榜的214家企業中,中國佔據了59家。其中,滴滴出行以500億美元的估值奪得榜眼,小米以460億美元的估值榮登探花。陸金所作為一家金融資產交易公司估值185億美元,位居第八。新美大,估值為180億美元,排在第九位。此外,今日頭條、摩拜、ofo、蔚來汽車等公司今年新晉入圍。

另據波士頓諮詢公司與阿裡研究院、百度發展研究中心、滴滴政策研究院共同發佈中國互聯網經濟白皮書,全球市值排名前十的互聯網巨頭中,中美各占5席,阿裡、騰訊、百度、京東、網易5家中國公司入列,與美國分庭抗禮。中國的獨角獸公司(估值10億美元以上)平均成長期是4年,而美國則要花費7年。在中國2年內成為獨角獸的占比為46%,而美國只有9%。可以預測,在不久的將來,中國互聯網巨頭或“獨角獸”企業將大概率超越美國。

從上面幾份世界著名的榜單可以看出,這五年來,中國企業上榜數量每年不斷增加,排名也在不斷上升。這意味著中國企業不管從總資產、營收和淨利潤多方面綜合實力都大幅提升。不僅如此,在新經濟和互聯網、獨角獸公司方面,中國企業的成績非常亮眼。

主導變化的是偉大企業

正在召開的盛會將決定未來5年甚至更長時期中國經濟的發展和走向,不僅如此,它還將對國際世界產生深遠影響。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總經濟師徐洪才分析,本次大會之後,中國經濟將發生十大變化。其中包括,2027年前後,中國GDP規模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到2020年,中國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到2025年,中國將從製造業大國轉變成為製造業強國;中國互聯網產業或數字經濟取得世界領先地位。

這些變化或者說目標的實現,主要是靠一大批偉大的企業來主導和完成,這必將為中國企業在國內國際市場上施展拳腳提供更多機會和更大的舞臺。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院長劉俏撰文表示,中國進入《財富》世界500強榜單的企業數量有可能在三至五年內超過美國。

9月25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營造企業家健康成長環境弘揚優秀企業家精神更好發揮企業家作用的意見》正式公佈。這是建國68年來,中央首次以專門檔明確企業家精神的地位和價值。這無疑是給企業家群體吃下了一顆“定心丸”,在商場上更加沒有後顧之憂地大幹一場。

附:中國首提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釋放什麼信號?

今年8月,全國工商聯發佈“2017中國民營企業500強”榜單,華為以5200多億元的年營業收入蟬聯500強榜首。

3. 海爾:全球大型家電第一品牌

截至2017年8月,在海爾共用式創業平臺上聚集了2246個創業專案,平臺上有4316家創業創新孵化資源,1333 家風險投資機構,118家孵化器空間, 120 億創投基金,15個創業創新孵化基地。

2016年,海爾以50多億美元並購了GE電器。目前,海爾在全球佈局了十多個主流品牌:海爾、卡薩帝、日日順、GEA、AQUA、斐雪派克、統帥、DCS、MONOGRAM等。海爾產品成功進入歐、美前十大家電連鎖管道,累計售出數以億計的差異化、高品質的家電產品。

4. 複星:海外投資並購最典型民企

複星集團,1992年由郭廣昌憑藉3.8萬元在上海創立。複星先後投資複星醫藥、複地、豫園商城、建龍集團、南鋼聯、招金礦業、海南礦業、永安保險、分眾傳媒、Club Med、Folli Follie、保德信人壽等

2007年複星國際在香港上市,並開展跨國經營和投資。複星探索出了一條適合自己發展的全球化道路,那就是“中國動力嫁接全球資源”,採取“保險+投資”的雙輪驅動戰略。

在跨國投資並購上,複星花了2000多億,目前複星集團掌管的資產和財富規模超2000億美元。日前,複星醫藥10.91億美元收購印度仿製藥企業Gland Pharma74% 股權的交易完成交割,創下中國藥企海外最大並購紀錄。

5. 科大訊飛:全球智慧語音最高水準

科大訊飛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1999年,在語音技術領域是基礎研究時間最長、資產規模最大、歷屆評測成績最好、專業人才最多及市場佔有率最高的公司,其智慧語音核心技術代表了世界的最高水準。

2017年6月,入選《麻省理工科技評論》“2017年度全球50大最聰明公司”榜單,科大訊飛排名中國第一、全球第六。

今年7月,在斯坦福大學發起的SQuAD(Stanford Question Answering)資料集測試榜單中,科大訊飛與哈工大聯合實驗室(HFL)提交的系統模型奪得第一,這也是中國本土研究機構首次取得該比賽的冠軍。

此外,其人工智慧技術應用於教育、醫療和公共安全等領域,同樣處於全球領先水準。

6. 華大基因:全球最大的基因組學研發機構

1999年9月9日,隨著“國際人類基因組計畫 1% 項目”的正式啟動,北京華大基因研究中心在北京正式成立。華大基因先後完成了國際人類基因組計畫“中國部分”(1%)、國際人類單體型圖計畫(10%)、水稻基因組計畫、家蠶基因組計畫、家雞基因組計畫、抗SARS研究、炎黃一號等多項具有國際先進水準的科研工作,還負責組建了我國第一個國家級綜合基因庫——國家基因庫。其在《Nature》和《Science》等國際一流的雜誌上發表多篇論文,為中國和世界基因組科學的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奠定了中國基因組科學在國際上的領先地位。

今年7月,華大基因終於上市。三個月後的今天,股價比上市之初的13.64/股的發行價上漲了近12倍。

目前,華大基因是全球最大的基因組學研發機構。華大以“產學研”一體化的創新發展模式,將前沿的多組學科研成果應用于醫學健康、農業育種、資源保存等領域,推動基因科技成果轉化。

7. 大疆:商用無人機市場全球霸主

大疆無人機,2006年由香港科技大學研究生汪滔在導師支持下,與當年一起做畢業課題的兩位同學創立,研發生產直升機飛行控制系統。大疆不同系列產品先後被英國《經濟學人》雜誌評為“全球最具代表性機器人”之一;美國《時代週刊》評為 “十大科技產品”;《紐約時報》評為“2014年傑出高科技產品”。

大疆佔據了全球民用小型無人機約八成的市場份額,主要市場集中在歐美國家。過去幾年,大疆的員工從300人猛增至11000人。

憑藉著大疆的迅猛發展、成為商用無人機界的世界第一,王滔也成為福布斯科技富豪榜單上亞洲最年輕億萬富豪。

8. 滴滴:全球第一大共用出行平臺

滴滴出行是全球領先的移動出行平臺,是中國共用經濟的典型代表。

2015年,滴滴入選達沃斯全球成長型公司。2016年8月,滴滴出行並購優步中國。2016年,滴滴登上《財富》雜誌“改變世界的50強”榜單;同年,獲《MIT科技評論》膺選為全球五十大創新企業之一。在今年的“全球獨角獸榜單”中,滴滴以500億美元,位居第2名。

9. 摩拜:全球最大智慧共用單車平臺

摩拜單車創建了全球首個智慧共用單車模式,其自主研發的專利智慧鎖集成了 GPS 和通訊模組,採用了新一代物聯網技術,通過智慧手機 app 讓用戶隨時隨地可以定位並使用最近的摩拜單車。

摩拜單車於 2015 年 1 月成立,2016 年 4 月 22 日地球日當天在上海正式推出智慧共用單車服務。目前,已進入全球7個國家的超過170個城市,註冊用戶超過1億。穩居全球最大的智慧共用單車運營平臺。

大國實力!榜單上的中國企業

1.《財富》世界500強

2012年《財富》世界500強排行中,中國大陸總共73家企業上榜,其中中國石化、中國石油和國家電網分別排在第五、第六、第七位,是中國大陸排名前三的企業。

五年後的今天,《財富》世界500強榜單上的中國大陸企業連續增長,已經上升至109家。前三陣營中的有兩家為中國公司——國家電網和中石化。中石油和豐田汽車分列第四和第五。中國除了金融業,最多的行業分佈是19家能源、煉油、採礦公司和14家房地產、工程與建築公司。

《財富》世界500強利潤榜的前五名中,除了排在第一位的蘋果公司,其餘均為中國的商業銀行——工商銀行、建設銀行、農業銀行和中國銀行。

值得一提的是:隨著今年阿裡巴巴和騰訊上榜,加上去年首次上榜的京東集團,全球6家互聯網服務大公司,中國和美國各占一半。

2. 福布斯世界2000強

今年的《福布斯世界2000強》榜單中,309家中國企業上榜,其中中國大陸和香港企業263家。在前10名中,中國企業佔據四席,中國工商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中國農業銀行和中國銀行分別排在第1、第2、第6和第8位。

回顧2012年的榜單,中國有136家企業上榜,上榜公司數量次於美國(524家)和日本(258家)。前10名中,只有中國工商銀行和中國石油,分別排名第5和第7位。

3. 全球獨角獸榜單

據美國知名創投研究機構CB Insights9月底發佈的“全球獨角獸公司榜單” 顯示,中國是擁有“獨角獸”第二多的國家,僅次於美國。中國“獨角獸”公司數量於2015年迅速超越歐洲,並正縮小與美國的差距。

在上榜的214家企業中,中國佔據了59家。其中,滴滴出行以500億美元的估值奪得榜眼,小米以460億美元的估值榮登探花。陸金所作為一家金融資產交易公司估值185億美元,位居第八。新美大,估值為180億美元,排在第九位。此外,今日頭條、摩拜、ofo、蔚來汽車等公司今年新晉入圍。

另據波士頓諮詢公司與阿裡研究院、百度發展研究中心、滴滴政策研究院共同發佈中國互聯網經濟白皮書,全球市值排名前十的互聯網巨頭中,中美各占5席,阿裡、騰訊、百度、京東、網易5家中國公司入列,與美國分庭抗禮。中國的獨角獸公司(估值10億美元以上)平均成長期是4年,而美國則要花費7年。在中國2年內成為獨角獸的占比為46%,而美國只有9%。可以預測,在不久的將來,中國互聯網巨頭或“獨角獸”企業將大概率超越美國。

從上面幾份世界著名的榜單可以看出,這五年來,中國企業上榜數量每年不斷增加,排名也在不斷上升。這意味著中國企業不管從總資產、營收和淨利潤多方面綜合實力都大幅提升。不僅如此,在新經濟和互聯網、獨角獸公司方面,中國企業的成績非常亮眼。

主導變化的是偉大企業

正在召開的盛會將決定未來5年甚至更長時期中國經濟的發展和走向,不僅如此,它還將對國際世界產生深遠影響。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總經濟師徐洪才分析,本次大會之後,中國經濟將發生十大變化。其中包括,2027年前後,中國GDP規模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到2020年,中國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到2025年,中國將從製造業大國轉變成為製造業強國;中國互聯網產業或數字經濟取得世界領先地位。

這些變化或者說目標的實現,主要是靠一大批偉大的企業來主導和完成,這必將為中國企業在國內國際市場上施展拳腳提供更多機會和更大的舞臺。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院長劉俏撰文表示,中國進入《財富》世界500強榜單的企業數量有可能在三至五年內超過美國。

9月25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營造企業家健康成長環境弘揚優秀企業家精神更好發揮企業家作用的意見》正式公佈。這是建國68年來,中央首次以專門檔明確企業家精神的地位和價值。這無疑是給企業家群體吃下了一顆“定心丸”,在商場上更加沒有後顧之憂地大幹一場。

附:中國首提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釋放什麼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