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省自貿辦主任、商務廳廳長邱麗新:擬出臺“20條”推動自貿區發展

楚天都市報訊省自貿辦主任、省商務廳廳長邱麗新昨日表示,作為自貿區建設牽頭部門,省商務廳將統籌推進湖北自貿區建設工作,在協調各片區及相關部門落實自貿區試驗任務的同時,

著重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研究出臺支持自貿區建設的政策舉措。“為推動湖北自貿區扎實起步、加快發展,我們正在研究制訂相關政策,擬提出20條具體支持意見。”邱麗新介紹,包括深化商務領域“放管服”改革等,向自貿片區管理機構及片區所在城市的商務部門下放行政許可和備案管理事項。

二、放寬外商投資准入。湖北自貿區將實行外商投資准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進一步放寬外商投資准入限制。

三、創新招商引資方式。圍繞湖北自貿區建設,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積極有效引進國內外資金、先進技術和高端人才。將於9月中旬舉辦世界500強對話湖北高峰論壇,期間擬成立省長國際企業家諮詢委員會並召開第一次圓桌會議。

籌備好中國外商投資企業協會年會暨湖北之窗活動,同時繼續舉辦鄂港澳粵、鄂滬華中科技大學經濟學院教授、自貿區研究中心主任陳波昨日介紹,湖北自貿試驗區與上海、廣東、天津、福建四個自貿試驗區一樣,在功能定位上都承擔了監管法制化、投資自由化、貿易便利化、金融國際化等四大共性任務。同時又結合各自實際,有針對性開展試點探索。

上海重在推進投資貿易便利化、貨幣兌換自由等;廣東重在粵港澳合作、特別是服務業合作;天津重在京津冀協同發展,通過天津的口岸帶動內陸地區發展;福建重在台海兩岸產業進一步融合,側重“一帶一路”的建設;而湖北重在通過科技創新、人才支撐、平臺建設、產業合作,推動產業轉型和長江經濟帶發展。

“湖北學習上海自貿區經驗的同時,要大膽創新、改革,

強調自身優勢和特色,尋求突破和發展。”陳波說,湖北地處內陸,改革開放後一直是學習別人。此次建設自貿區一躍為改革開放的排頭兵,應借實施中部崛起和長江經濟帶建設等重大戰略的東風,把湖北特色做好。

陳波認為,湖北自貿區的重點在於有序承接產業轉移,建設一批戰略性新興產業。湖北的優勢在於科教實力雄厚,高新技術企業較多,工業基礎較好,

應該利用這一優勢,打造成為全國製造中心,加快培育發展與製造業密切相關的互聯網、研發設計、物流、軟體外包等科技服務業,吸引更多高附加值的產業進入湖北。同時,積極開展國際產能合作,實現經濟結構轉型升級。

>>>權威訪談

武漢片區

東湖綜保區建設管理辦公室副主任戴希:

希望光谷再現當年的“深圳故事”

楚天都市報訊“從2013年戀愛,到今天終於舉行了‘婚禮’!”昨日,看著中國“自貿區落地後,政府審批會更簡單,服務會更優化,百姓辦事會更方便,消費品位會更高,得到的實惠會更多。”襄陽市商務局局長、湖北自貿區襄陽片區常務副主任羅毓然昨日表示,自貿區將給老百姓帶來五個“更”的改革紅利。

羅毓然介紹,自貿區建設的核心是制度創新,要求政府進一步簡政放權,為市場主體提供更加完善寬鬆的營商環境。在自貿試驗區,享有辦事流程簡化、進出口稅收優惠等政策。不僅有利於形成加工製造、貿易和倉儲物流企業集聚的疊加產業升級,還能為大學生、新興物聯網企業提供創業的熱土。

對進出口企業來說,辦理通關會更便利。自貿試驗區內的海關特殊監管區,企業可採取“先入區、後報關”的新型通關模式,在貨物到達港口但未辦結海關手續前,就進入自貿試驗區。

“而對普通老百姓來講,最直接的感受是能買到更多便宜的海外商品。”羅毓然說,自貿區落地後,將影響老百姓衣、食、住、行、醫療、理財等生活的各個層面。此外,自貿區內可能出現房價大幅上漲,這對已在區內置業的居民來說,資產可能還有升值的機會。

宜昌片區:

宜昌市自貿辦副主任孫孝華:

更好發揮宜昌在三峽城市群的輻射力

楚天都市報訊宜昌市自貿辦副主任孫孝華昨日表示,宜昌自貿片區的設立,將助推宜昌作為國家中部地區區域性中心城市和湖北省域副中心城市,更好地融入國家“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開放開發戰略,更好發揮宜昌在三峽城市群中的輻射力和帶動作用。

首先,緊扣宜昌片區的功能定位,促進宜昌區域產業轉型升級。利用片區有利條件,改善宜昌外向型經濟發展環境,提升對資本、技術和人才的吸引力。其次,享受自貿片區制度紅利,獲取更好的稅收優惠政策。再次,政府在行政審批、部門資訊共用等方面進行改革,提高行政效率。最後,建設自貿片區跨境電商平臺,跨境電商企業與監管部門實現資訊聯通。力爭3至5年,把宜昌自貿片區建成長江經濟帶對接“一帶一路”的重要節點。啟動一批基礎設施建設,率先啟動宜昌綜合保稅區、國際快件中心等項目。邀請一批科研院所、金融機構的知名專家,組建宜昌自貿片區專家顧問團,面向國內外加快引進一批瞭解國際規則、精通投資貿易的專業人才。

政府審批會更簡單,服務會更優化,百姓辦事會更方便,消費品位會更高,得到的實惠會更多。”襄陽市商務局局長、湖北自貿區襄陽片區常務副主任羅毓然昨日表示,自貿區將給老百姓帶來五個“更”的改革紅利。

羅毓然介紹,自貿區建設的核心是制度創新,要求政府進一步簡政放權,為市場主體提供更加完善寬鬆的營商環境。在自貿試驗區,享有辦事流程簡化、進出口稅收優惠等政策。不僅有利於形成加工製造、貿易和倉儲物流企業集聚的疊加產業升級,還能為大學生、新興物聯網企業提供創業的熱土。

對進出口企業來說,辦理通關會更便利。自貿試驗區內的海關特殊監管區,企業可採取“先入區、後報關”的新型通關模式,在貨物到達港口但未辦結海關手續前,就進入自貿試驗區。

“而對普通老百姓來講,最直接的感受是能買到更多便宜的海外商品。”羅毓然說,自貿區落地後,將影響老百姓衣、食、住、行、醫療、理財等生活的各個層面。此外,自貿區內可能出現房價大幅上漲,這對已在區內置業的居民來說,資產可能還有升值的機會。

宜昌片區:

宜昌市自貿辦副主任孫孝華:

更好發揮宜昌在三峽城市群的輻射力

楚天都市報訊宜昌市自貿辦副主任孫孝華昨日表示,宜昌自貿片區的設立,將助推宜昌作為國家中部地區區域性中心城市和湖北省域副中心城市,更好地融入國家“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開放開發戰略,更好發揮宜昌在三峽城市群中的輻射力和帶動作用。

首先,緊扣宜昌片區的功能定位,促進宜昌區域產業轉型升級。利用片區有利條件,改善宜昌外向型經濟發展環境,提升對資本、技術和人才的吸引力。其次,享受自貿片區制度紅利,獲取更好的稅收優惠政策。再次,政府在行政審批、部門資訊共用等方面進行改革,提高行政效率。最後,建設自貿片區跨境電商平臺,跨境電商企業與監管部門實現資訊聯通。力爭3至5年,把宜昌自貿片區建成長江經濟帶對接“一帶一路”的重要節點。啟動一批基礎設施建設,率先啟動宜昌綜合保稅區、國際快件中心等項目。邀請一批科研院所、金融機構的知名專家,組建宜昌自貿片區專家顧問團,面向國內外加快引進一批瞭解國際規則、精通投資貿易的專業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