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考研英語閱讀如何快速篩選文章有效資訊?

對考研英語閱讀有所瞭解的都知道"得閱讀者得天下”!

傳統閱讀理解部分的得分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考研英語的成敗,而考研閱讀是有時間限制的,所以閱讀得分必然依賴於兩個因素:

一是閱讀的速度,

二是答題的正確率。

那如何合理有效的抓職文章的有效資訊就成為重中之重,文章的部分內容是需要重點閱讀,而有些內容則是可以略讀,下面我們也結合一些閱讀技巧來說明一下:

考研閱讀的文章都很長,讀起來會浪費不少時間,如下內容是可以略讀的:

(1) 有關職務、頭銜、社會地位等補充性說明;

(2) 句中破折號後提供的旁支資訊;

(3) 複雜的難句中除了主、謂、賓以外的其他輔助資訊;

(4) 例子、對名人言論的引用的具體內容可以先不讀,而唯讀前面的觀點或總結句。

除了以上可以略讀的資訊之外,還有一些十分重要的資訊需要精讀,比如:

(1) 題幹,細心審題是一個重要環節,題幹中包含解題的關鍵資訊。

它們能夠幫助考生在流覽文章時迅速選定“精讀內容”進行集中消化,整理,同時捨棄與題目無關的資訊,排除干擾,從而減少閱讀量和時間,提高解題的正確性。

(2)選項,因為命題要求選項部分的語言難度要低於文章語言的難度,所以讀懂選項的語言常常會説明考生正確理解文章的內容。

(3)文章的寫作大綱。先要問自己三個問題:①本文最重要的事物或觀點是什麼?②作者談的是主題是哪個或哪些方面?③作者在這方面想說些什麼?閱讀要用眼更要用腦去判斷,

哪些是重要資訊,還要在腦子裡加工,整理,從而得出全文的提綱。

(4) 主題句。每個段落都有一個基本點,加在一起烘托出文章的中心思想。各段的基本點常常通過段落主題句表示。主題句的位置是不固定的,可以在開始也可以在結尾,有時也不出現,需要考生自己提煉。主題句與其他句子的區別是它們的概括性更強,

比較籠統、抽象。

(5) 關鍵字。注意文章中出現頻率最高的詞和短語。它們有時是相同的重複,有時以不同的形式出現,但是歸根結底 都是指同一事物或事情,因此就很可能是本篇短文的中心或 關鍵問題或事物。關鍵字和片語能夠使句與句、段與段之間的關係更加清楚,提供了要點之間的“橋樑”,給讀者指明了“路子”,是貫穿全文的線索。

(6)“路標”詞。

在閱讀理解中有部分“虛詞”比“實詞”更重要,它們就是一些表示作者思路的過渡詞、短語或句子,有利於作者思想的銜接和轉折。抓住它們,考生就能夠對全文的結構一目了然,就不會出現“詞都認識,就是不知道全文在講什麼”的情況。它們就是在閱讀行近中起指示作用的“路標”,隨時提醒考生將要讀到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