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被歷史扭曲的隋煬帝,其功有四為何反遭被黑成魔鬼?

小編曾經看過一篇是寫隋煬帝楊廣的文章,在該文章中可謂是大黑了他一把,說他是淫母,殺兄弑父,常年征戰把國家搞的名不聊生,百姓哀怨四起,最後落得身死道消的下場,

還借用李世民的話說他窮兵黷武,護短拒諫等等,但是歷史上真實的隋煬帝到底是一個怎麼樣的皇帝呢?真就如李世民說的那麼不堪嗎?翻開歷史的史頁,你會發現隋煬帝並非如此不堪,反而有大功!

一:修建大運河,利國利民

從西元605年修建大運河由隋煬帝下令開鑿,

西元610年完畢,把錢塘江,長江,淮河,黃河,海河連接了起來。將全國的政治中心與經濟重心連接在一起,促進了南北經濟、文化的交流和發展,為此後的那些王朝再次修建大運河鞏固了基礎,古有秦始皇修長城,今有隋煬帝修大運河,都可謂是一大壯舉。造福百姓的事情。

二:開創科舉制度

廢除原有的選拔人才制度,開創新的進士科制度,不但把讀書,考試和當官緊密的聯繫了起來,

還間接的提高了官員的文化之都。不但如此,從階級方面講,為下層的知識份子提供了良好的機會,大大的削弱了士族的特權。後世唐宋元明清都是延用了這一制度,一直到清末進士科制度才被下令廢除退出了歷史舞臺。

三:完成國家統一

眾說周知,自東晉分裂以來,產生許多小的諸侯國,這些諸侯常年征戰,搞得民不聊生,後來隋文帝雖然統一了北方,但是南方還有一個陳朝。西元589年年僅20歲的隋煬帝任兵馬大元帥,率50多萬大軍直攻陳朝,一路所向披靡,不久陳朝被滅,也標誌著整個國家的統一,結束了長達400年的大分裂時代。據說當時隋煬帝攻下陳朝後,並未取陳朝國庫資產,為此還獲得了“天下皆稱廣以為賢”的稱號。

四:開疆擴土 重開絲綢之路

隋煬帝登基後,大敗契丹,阻止了契丹的崛起強大,又於608年親征滅了土谷渾,開拓新疆數千里地,在建立第一個郡縣。西元609年又率領大軍從京都出發,到河西走廊的張掖郡,設置西海,河源,且末,鄯善等四郡,再次打通西域古道,陸上的“絲綢之路”重開。

其實那些針對隋煬帝是魔鬼的說法,在正史上幾乎沒有,大多都是來自野史。當然隋煬帝也並非無錯,隋煬帝是很有抱負的一位君王,只是太急功近利,在位14年,有10年都是在外。不管是修建大運河,還是親征土穀渾,高麗,都挺勞民傷財的,也為隋朝的覆滅埋下了腐筆。

要說為什麼歷史對隋煬帝反面的評價那麼高,可能是其個人性格原因吧,隋煬帝好武,欲望強,和華夏古代的一些理念格格不入,古代人大多以穩定為主,不求無功但求無過,然而他打破了這一理念,就得不到歷史的認可。

還有就是在修建運河時,並沒有採取修生養息的政策,反而多次征戰他國,導致整個國家的經濟一時跟不上他征戰的步伐,最後導致百姓勞役加重,百姓哀怨四起,最後亡國。“水能載舟亦能覆舟”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在中國有句古話“成者為王,敗者為寇”,李唐王朝就是篡位得來的,自然不可能會去宣揚隋煬帝的功績,反而是把隋煬帝的負面影響給擴大化。其實這樣的例子有很多,比如說早期夏桀商紂就是這樣被後世王朝黑的。

隋煬帝就這樣通過層層加碼,真相一點點的掩蓋,就塑造了一個被世人所唾駡的魔鬼。

隋煬帝好武,欲望強,和華夏古代的一些理念格格不入,古代人大多以穩定為主,不求無功但求無過,然而他打破了這一理念,就得不到歷史的認可。

還有就是在修建運河時,並沒有採取修生養息的政策,反而多次征戰他國,導致整個國家的經濟一時跟不上他征戰的步伐,最後導致百姓勞役加重,百姓哀怨四起,最後亡國。“水能載舟亦能覆舟”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在中國有句古話“成者為王,敗者為寇”,李唐王朝就是篡位得來的,自然不可能會去宣揚隋煬帝的功績,反而是把隋煬帝的負面影響給擴大化。其實這樣的例子有很多,比如說早期夏桀商紂就是這樣被後世王朝黑的。

隋煬帝就這樣通過層層加碼,真相一點點的掩蓋,就塑造了一個被世人所唾駡的魔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