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廣東代表團基層代表熱議十九大報告 展示廣東發展成果

群眾教育獲得感增強 生態環境進一步優化

金羊網特派北京記者 王倩 實習生 林紫晴

10月19日,在廣東代表團開放日活動中,部分基層代表結合党的十九大報告,從自身行業和崗位出發談體會講感受。

代表們就教育發展、生態文明建設等話題暢所欲言,展示廣東五年來的發展成果,展望黨的十九大後的美好前景。

談教育

內涵式發展取得明顯進展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要優先發展教育事業,把教育放在各項民生工作的首位。作為高校代表,十九大代表、中山大學黨委書記陳春聲特別關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關於高等教育的一系列重要論述。

陳春聲說:“通過學習,我認識到,必須從‘堅持以人民為中心’這一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基本方略出發,理解報告的重要意義。也要從當代我國社會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來理解教育優先發展的重大意義、根本方向、目標任務和基本要求。”

報告要求“加快一流大學建設,實現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

據瞭解,五年來,廣東普通本專科及以上在校生人數增加近29萬;全省高校科研經費總投入實現翻一番,

達到160多億元,新增國家級創新平臺29個,省部級重點創新平臺237個。經過這一輪的建設,廣東高等教育的實力明顯增強,“內涵式發展”有了實質性進展。特別令人振奮的是,今年9月確定國家“雙一流”建設名單後,廣東又率先專項投入6億元,支援5所大學18個學科加快建設。

聆聽總書記的報告,十九大代表、廣州市華陽小學校長周潔深受教育和鼓舞。

周潔印象最深刻的是報告中提到“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

周潔說,五年來,廣東的教育事業發展的成績有目共睹,群眾普遍感受到教育發展更加均衡、開放、優質、公平,獲得感不斷增強。

談生態

有助於培育健康生產方式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要加快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建設美麗中國。在19日廣東團開放日中,不少代表不約而同地談到了這個話題。

十九大代表、韶關市委書記莫高義表示,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對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視程度和工作力度超過歷史上任何時期,黨的十九大工作報告在此前基礎上,把生態文明建設擺上了更加重要的戰略位置,進行了更加具體明確的部署。莫高義認為,總書記的指示體現了對自然規律的深刻認識,體現了對人民群眾生態權益的高度重視和深切關懷,

體現了在全球環境治理中的大國責任擔當。

莫高義說,廣東一直非常重視粵北生態文明建設,強調要高標準推進粵北生態特別保護區建設,充分發揮粵北生態資源優勢和聯結規模效應。這不僅有利於優化全省生態環境,維護生態安全,完善生態制度,而且對於廣東形成更加科學合理的國土空間利用格局,培育健康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都產生深遠的影響。

十九大代表、惠州市委書記陳奕威表示,報告將“美麗”作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目標之一,強調我們要建設的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的現代化。近年來,惠州實現了經濟發展與生態環保、改善民生協調發展,惠州的實踐證明,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基層具有強大的生命力。

十九大代表、全國海關進出口商品歸類中心廣州分中心甘露在近年的工作中,越來越明顯地感受到,生態環保不僅是國內的重大議題,中國在國際環保方面也更主動地表達自己的態度。

十九大代表、惠州市委書記陳奕威表示,報告將“美麗”作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目標之一,強調我們要建設的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的現代化。近年來,惠州實現了經濟發展與生態環保、改善民生協調發展,惠州的實踐證明,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基層具有強大的生命力。

十九大代表、全國海關進出口商品歸類中心廣州分中心甘露在近年的工作中,越來越明顯地感受到,生態環保不僅是國內的重大議題,中國在國際環保方面也更主動地表達自己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