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還記得五年前你用手機幹什麼嗎?

中國的手機線民人數

從4.2億猛增到7.24億,

成了世界第一;

手機購物使用率從9.7%到66.4%;

每100個手機用戶中,

29人使用網約車;

每10個手機用戶中,

近4人使用網路外賣;

每3個手機用戶中,

有2個人在使用移動支付。

……

這五年

我們的生活

隨著一台小小的手機而改變

Q

還記得五年前你用的什麼手機嗎?

諾基亞、三星、TCL、摩托羅拉、HTC、LG……2010年,iPhone 4問世,iOS及Android的市場份額急速擴張;2012年,智慧手機市場飛速發展。五年前受大眾歡迎的手機大多都是國外的品牌,諾基亞、三星和蘋果手機佔據了中國市場前三位。

五年間,國產手機品牌迅速發展壯大。據權威市場調研機構IDC發佈的今年一季度智慧手機中國市場出貨量排行榜顯示,國產手機品牌華為、OPPO和vivo排名前三,將曾經風靡的蘋果手機甩在身後。在高端市場,華為等國產手機正不斷向三星和蘋果發起挑戰。

2016年6月-2017年6月國內手機出貨量情況

而隨著手機功能、技術更新換代快,人們更換手機的頻率也在增加,大多數家庭可能都有兩三部被替換下來的舊手機。

Q

還記得五年前手機網速什麼樣?

五年前,中國手機線民的用戶也就4.2億左右,

大多用的還是2G或3G,每個月使用的流量最多也就300-500M。網速有多快?別說下載電影了,就是看個文字版網頁,如果網路不好的話,看著始終載入不上的進度條,也著實令人著急。在地鐵裡流覽網頁也是有點慢。

2013年,工信部正式向三大運營商發佈4G牌照,中國也推出了自己的4G標準,移動互聯開始在中國迅速發展。而隨著網路資費的下調,越來越多的使用者步入4G網路,只需幾秒鐘即可打開導航,

查詢即時路況,再也不擔心地鐵信號不好了。如今,每個月消耗的流量1GB、2GB可能都不夠用。

據工信部最新資料顯示,2017年8月移動互聯網接入流量人均達到1835M。而你知道嗎?2013年,在流量消耗高的春節期間,人均接入流量僅為26.4M。

截止到今年5月,我國4G基站的數量達到了279萬個,

占全球總數的60%,是世界最大的4G通信網路。而下一代移動網路5G也在今年啟動了基礎研發試驗,預計2020年正式商用運行。

Q

還記得五年前,你用手機幹啥?

而現在呢?衣、食、住、行、娛樂,幾乎樣樣都離不開手機。據統計,今年年初,中國手機應用程式突破400萬,是五年前的8倍。

打車、買飛機票、高鐵票,叫外賣、網購,訂酒店,預約醫院就診、博物館參觀時間;辦理個稅、查詢公積金、交通違章繳罰……曾經這些需要我們親自“跑腿”辦理的事情,如今通過手機應用,幾乎隨時隨地就能幫你辦好。

今年8月,中國首家互聯網法院成立。就連打官司都能不出家門了。

除了線上購物支付,線下支付也是一大重點。五年前,你可能無法想像出門也可以不帶現金。而如今,商場、超市,就連街邊小攤都可以通過掃碼支付,無需現金,就是這麼方便。

國外知名民調機構Ipsos開展了一項有關移動支付的調查,調查報告顯示,中國移動支付的普及率在全球位居第一位,高達77%,遠超美國和日本。另外,中國有14%消費者根本不帶現金。

中國移動網路經濟快速發展

過去五年間,隨著中國互聯網的發展,數字經濟也有著飛一般的變化。

中國互聯網相關GDP占比高達6.9%,居世界第二位;如果去除資訊通信設備出口等製造業相關行業,中國互聯網相關GDP占比為6.4 %,居世界第一。體現在生活中,就比如,中國網購人群數量和網路購物的交易額都是全球首位,過去五年,中國網路零售從1.3萬億增長至5.2萬億;中國人一年移動支付的金額就超過了208萬億。

此外,中國也擠身全球互聯網企業第一層級,截至2017年9月29日,中國在全球十大互聯網上市公司中占三席。2012年底,中國互聯網上市企業的市值只有9200億,如今,這些企業的市值超過了七萬億。

促進就業和創業

移動互聯網這五年的飛速發展,不僅表現在GDP上,也給了就業和創業者廣闊的平臺。直播、網約車、外賣、閃送、共用單車、知識付費……各種依託移動互聯網的新興事物應運而生,也創造了更多的就業機會。

網路外賣催生了外賣送貨員這一職業,大量騎著電動車的外送員穿梭在街頭巷尾

以被外國人點贊的中國“新四大發明”中的共用單車為例,據國家資訊中心發佈的報告稱,截至2017年7月,中國共用單車行業帶動10萬人就業,同時,共用單車還養活了相關自行車企業80%的就業人員。

如今,中國互聯網巨頭和“獨角獸”企業的規模和數量已經位居世界前列。近日,美國著名創投研究機構CB Insights發佈“全球獨角獸公司榜單”,前十名中,就有4家是中國企業。

精准扶貧新思路

移動互聯網也為精准扶貧作出了貢獻。比如,電子商務説明貧困縣將特色產品對接市場,甚至銷往海外,從而帶動就業創業。

從2013年到2016年,在阿裡零售平臺上國家級貧困縣的網路銷售額先後突破100億元、200億元大關,2016年接近300億元,較2013年增長2.4倍。

同樣通過電商扶貧的,目前約有4000多個村莊,80多萬村民入駐的“為村”。像這樣的互聯網扶貧平臺還有很多。

互聯網發展惠及13億多中國人民

移動互聯網時代,讓人們的生活變得更加便捷、環保,也更加全球化,中國線民已經養成了智慧生活和消費習慣。不僅改變了中國人的生活方式,更影響了世界。

五年來,中國在移動互聯網領域所取得的成就,令世界欽羨。

這也歸功於國家的鼓勵。“鼓勵各類主體開發新技術、新產品、新業態、新模式,打造發展新引擎”已經寫入了“十三五”規劃綱要。創新驅動發展,新興的經濟模式幾乎都得到了國家的政策支持。相信“互聯網+”行動計畫將給人們的生活帶來更多的福利。

習近平主席在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開幕式上強調,我們的目標,就是要讓互聯網發展成果惠及13億多中國人民,更好造福各國人民。

編輯:郭瑋瑾

是五年前的8倍。

打車、買飛機票、高鐵票,叫外賣、網購,訂酒店,預約醫院就診、博物館參觀時間;辦理個稅、查詢公積金、交通違章繳罰……曾經這些需要我們親自“跑腿”辦理的事情,如今通過手機應用,幾乎隨時隨地就能幫你辦好。

今年8月,中國首家互聯網法院成立。就連打官司都能不出家門了。

除了線上購物支付,線下支付也是一大重點。五年前,你可能無法想像出門也可以不帶現金。而如今,商場、超市,就連街邊小攤都可以通過掃碼支付,無需現金,就是這麼方便。

國外知名民調機構Ipsos開展了一項有關移動支付的調查,調查報告顯示,中國移動支付的普及率在全球位居第一位,高達77%,遠超美國和日本。另外,中國有14%消費者根本不帶現金。

中國移動網路經濟快速發展

過去五年間,隨著中國互聯網的發展,數字經濟也有著飛一般的變化。

中國互聯網相關GDP占比高達6.9%,居世界第二位;如果去除資訊通信設備出口等製造業相關行業,中國互聯網相關GDP占比為6.4 %,居世界第一。體現在生活中,就比如,中國網購人群數量和網路購物的交易額都是全球首位,過去五年,中國網路零售從1.3萬億增長至5.2萬億;中國人一年移動支付的金額就超過了208萬億。

此外,中國也擠身全球互聯網企業第一層級,截至2017年9月29日,中國在全球十大互聯網上市公司中占三席。2012年底,中國互聯網上市企業的市值只有9200億,如今,這些企業的市值超過了七萬億。

促進就業和創業

移動互聯網這五年的飛速發展,不僅表現在GDP上,也給了就業和創業者廣闊的平臺。直播、網約車、外賣、閃送、共用單車、知識付費……各種依託移動互聯網的新興事物應運而生,也創造了更多的就業機會。

網路外賣催生了外賣送貨員這一職業,大量騎著電動車的外送員穿梭在街頭巷尾

以被外國人點贊的中國“新四大發明”中的共用單車為例,據國家資訊中心發佈的報告稱,截至2017年7月,中國共用單車行業帶動10萬人就業,同時,共用單車還養活了相關自行車企業80%的就業人員。

如今,中國互聯網巨頭和“獨角獸”企業的規模和數量已經位居世界前列。近日,美國著名創投研究機構CB Insights發佈“全球獨角獸公司榜單”,前十名中,就有4家是中國企業。

精准扶貧新思路

移動互聯網也為精准扶貧作出了貢獻。比如,電子商務説明貧困縣將特色產品對接市場,甚至銷往海外,從而帶動就業創業。

從2013年到2016年,在阿裡零售平臺上國家級貧困縣的網路銷售額先後突破100億元、200億元大關,2016年接近300億元,較2013年增長2.4倍。

同樣通過電商扶貧的,目前約有4000多個村莊,80多萬村民入駐的“為村”。像這樣的互聯網扶貧平臺還有很多。

互聯網發展惠及13億多中國人民

移動互聯網時代,讓人們的生活變得更加便捷、環保,也更加全球化,中國線民已經養成了智慧生活和消費習慣。不僅改變了中國人的生活方式,更影響了世界。

五年來,中國在移動互聯網領域所取得的成就,令世界欽羨。

這也歸功於國家的鼓勵。“鼓勵各類主體開發新技術、新產品、新業態、新模式,打造發展新引擎”已經寫入了“十三五”規劃綱要。創新驅動發展,新興的經濟模式幾乎都得到了國家的政策支持。相信“互聯網+”行動計畫將給人們的生活帶來更多的福利。

習近平主席在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開幕式上強調,我們的目標,就是要讓互聯網發展成果惠及13億多中國人民,更好造福各國人民。

編輯:郭瑋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