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家鄉槐樹依然站在村口,向過往的人們講述著古老的故事

憶故鄉

作者:魏巍(江蘇)

一場煙雨,一場夢,夢裡,又一次回到了久違的故鄉,

那紅牆綠瓦,那嫋嫋炊煙,恍若一簾幽夢,漣漪著我的思鄉情……

到不了的地方叫遠方,忘不了的地方是故鄉……推開窗,天空飄起了桃花雨,那絲絲雨霧,細膩、綿柔,如母親的手。

故鄉的山,故鄉的水,炊煙嫋嫋的田園,讓我常憶!又一次遲到的來訪,故鄉在我眼裡依然可親、安詳!

依在故鄉村頭那棵老槐樹下,和小村莊一起,與歲月一起默默翻看那本泛黃的相冊。幽幽月華下,

風過,河邊的柳枝盡情搖曳,徘徊在故鄉路口。遠處依稀傳來美妙的琴音,似肯尼、凱利金的薩克斯曲《回家》那輕柔低緩的曲調,勾人心魂的傾訴,總能讓浮躁的心靈有所觸動。又似一陣陣春雨,滋潤著孤寂的心田。

無數的回憶,從琴聲中滑過,在歌聲中消失,

耳際依稀傳來一片歡笑聲,仿佛看到小姐妹們把柳枝挽在一塊,做成綠色的秋千,坐上柳枝纏繞的天然秋千上蕩滌,笑聲和著秋千越蕩越高……直到夕陽跌進了河裡,姐妹們唱著曲兒吹著柳笛,和夕陽一起賽跑,返回已是炊煙嫋嫋的院落。

歲月的車輪滾滾前行,純真的愛情曾在那裡發生。雖然曾經的憂傷與幸福已漸行漸遠,然而,故鄉卻永遠銘刻在心底。

故鄉、河畔、彼岸,

花香。一隻單翅蝶在小河旁蹁躚,跌落花下,一切只因想念。多少次,夢見自己無數次走進童年的樂土,才知我的心從來不曾離開過這裡。

時光如水,帶不走對故鄉的美好記憶,流走的水,流走的故事,今夜會不會與我一起,沿著鄉間小路,回望那個有夢的季節?

人未眠,花亦未眠,望著那株帶著晶瑩的雨夜花,依然守著那份孤夜,在暗夜裡盡情綻放,散發出醉人的芳香,想讓她熟睡,

靜靜傾聽她平穩的心跳。夜色漸濃,人未眠,花已眠。盼著破曉的黎明。 走在幽靜的鄉間小路上,想和故鄉有個約會。晨霧嫋嫋,陣陣清風拂過臉頰,拂過還在沉睡的意識,守望破曉的黎明,守望是一種等待。一方天空,一顆寒星,無數等待,成了一種期望。

遠眺那條鄉間小路,像是夢中仙子不小心留下的綢帶,彎彎曲曲,延伸到一個叫故鄉的地方。勾起一串串記憶,思鄉的心飛回那闊別多年的故鄉。

行走在熟悉的小路上,晨霧潮濕了眼睛,是淚水,是感動,還是一種思鄉的傾訴?春寒的夜,飄起了綿柔的雨,給故鄉的田園披上一件晶瑩的翠綠霓裳。

影子短了又長,長了又短,日子就這樣不斷地被重複,漸漸成了一種習慣。誰也沒有在意故鄉流露的心事。落日的余暉拂過老人的銀髮、額頭,流水遠去的方向,長滿野草的河堤,是那樣的沉寂,靜得讓我不時張望。故鄉,你始終沒有把我拋棄,我也時常將你長憶。

殘陽影射在斷裂的土牆上,土牆更顯深沉。無聲的痛楚,在流淚。幾縷炊煙升起,又消失,故鄉的心事成了無人知曉的符號。沒有回收,更沒有遺留。我拿什麼去追回。輕觸斷裂的土牆,仰望消失的炊煙,心裡有著些許渴望,些許痛傷。

一顆幼苗的破土而出,似乎是一段歷史的開始。當幼苗長成參天大樹,是不是就代表所有的記憶還在延續?在故鄉的村頭,一站就是一千年,藏著鄉土民情的諸多故事。

歲月的劃痕雕刻在樹幹上,讓它有著說不出的痛楚,有了責任和使命。聽老人說那棵老槐樹是睿智的老人,喜歡用幽默的方式,給在它身旁納涼的人們講天仙配的故事。沒人能聽懂,沒有人能記起。槐樹被冷落了,周圍長滿雜草,風吹過,枝條奏起頹廢的樂章。離愁的身影扯得修長,綿延到日出的地方。槐樹依然活在自己的記憶裡,重複著董永、七仙女的淒美愛情故事。

一夜深思一場夢,一夢一世界。守望著古樸、淡雅的故鄉,揮手間,村莊披上一件白色的紗衣。頃刻間,村莊成了一個美麗的公主。閉上眼睛,伸出雙手,潔白的雪花,落滿我的世界,落在我的心房,潔淨,溫馨。飄零的雪花,讓故鄉逾聖潔,踩在睡眠的雪花上,留下一串深深淺淺的腳印,朦朧的記憶,像雪花,飄零在心中,故鄉睡了,雪依舊……

曾經與故鄉有個約定,等到來年雪飄,再與故鄉相聚。夜雨淋漓,依窗傾聽,似有花開的聲音,又似思鄉的淚。清晨,屋簷下,雨水在零零碎碎的滴落,門前的小溪漲滿了河水。一場夜雨,洗去了村莊沉重的心事,喚醒等待復蘇的生命。

沿著故鄉的田間小路,走進山林,采一束蘭花,挽著柳枝,帶著思鄉的心,攀上山坡,眺望那紅牆綠瓦的一排排村莊,嫋嫋炊煙緩緩升起,伴著泥土的清香。鄉間小路上傳來陣陣歡笑,伴著牧童的笛聲,柳樹下姑娘們唱著晨曲,蕩起秋千,孩子們的嬉戲聲伴著雞鳴鳥叫,那棵老槐樹依然站立在村口,向過往的人們講述著一個又一個古老的故事……

★作者風采與簡介★

魏巍:喜愛文字,喜歡用散文隨筆怡情暖心,有文藝範更有煙火氣。從事新聞工作。喜歡旅行、書法、繪畫、攝影,搜集世界各地明信片。把各地景色收入鏡頭,用文字描繪山川美景,喜歡分享自己的一切旅遊攻略與感受。十五歲始創作小說、散文、詩歌近200余萬字,作品散見《中國女性雜誌》、《讀者》、《莫愁》、《中國教育報》、《中國作文週刊》、《四川烹飪》、《椰城》、《中國職工教育》、《中國金融經濟》、《國學週刊》、《太原日報》、《中國散文詩刊》、《中國電力報》、《國家電網報》、《華東電力報》、《彭城晚報》、《都市晨報》、《吉林農業》等數十家報刊雜誌。2011年在吉林大學出版社出版文集《愛若煙花》。2017年,出版散文集《剪一縷月光入懷》。

落日的余暉拂過老人的銀髮、額頭,流水遠去的方向,長滿野草的河堤,是那樣的沉寂,靜得讓我不時張望。故鄉,你始終沒有把我拋棄,我也時常將你長憶。

殘陽影射在斷裂的土牆上,土牆更顯深沉。無聲的痛楚,在流淚。幾縷炊煙升起,又消失,故鄉的心事成了無人知曉的符號。沒有回收,更沒有遺留。我拿什麼去追回。輕觸斷裂的土牆,仰望消失的炊煙,心裡有著些許渴望,些許痛傷。

一顆幼苗的破土而出,似乎是一段歷史的開始。當幼苗長成參天大樹,是不是就代表所有的記憶還在延續?在故鄉的村頭,一站就是一千年,藏著鄉土民情的諸多故事。

歲月的劃痕雕刻在樹幹上,讓它有著說不出的痛楚,有了責任和使命。聽老人說那棵老槐樹是睿智的老人,喜歡用幽默的方式,給在它身旁納涼的人們講天仙配的故事。沒人能聽懂,沒有人能記起。槐樹被冷落了,周圍長滿雜草,風吹過,枝條奏起頹廢的樂章。離愁的身影扯得修長,綿延到日出的地方。槐樹依然活在自己的記憶裡,重複著董永、七仙女的淒美愛情故事。

一夜深思一場夢,一夢一世界。守望著古樸、淡雅的故鄉,揮手間,村莊披上一件白色的紗衣。頃刻間,村莊成了一個美麗的公主。閉上眼睛,伸出雙手,潔白的雪花,落滿我的世界,落在我的心房,潔淨,溫馨。飄零的雪花,讓故鄉逾聖潔,踩在睡眠的雪花上,留下一串深深淺淺的腳印,朦朧的記憶,像雪花,飄零在心中,故鄉睡了,雪依舊……

曾經與故鄉有個約定,等到來年雪飄,再與故鄉相聚。夜雨淋漓,依窗傾聽,似有花開的聲音,又似思鄉的淚。清晨,屋簷下,雨水在零零碎碎的滴落,門前的小溪漲滿了河水。一場夜雨,洗去了村莊沉重的心事,喚醒等待復蘇的生命。

沿著故鄉的田間小路,走進山林,采一束蘭花,挽著柳枝,帶著思鄉的心,攀上山坡,眺望那紅牆綠瓦的一排排村莊,嫋嫋炊煙緩緩升起,伴著泥土的清香。鄉間小路上傳來陣陣歡笑,伴著牧童的笛聲,柳樹下姑娘們唱著晨曲,蕩起秋千,孩子們的嬉戲聲伴著雞鳴鳥叫,那棵老槐樹依然站立在村口,向過往的人們講述著一個又一個古老的故事……

★作者風采與簡介★

魏巍:喜愛文字,喜歡用散文隨筆怡情暖心,有文藝範更有煙火氣。從事新聞工作。喜歡旅行、書法、繪畫、攝影,搜集世界各地明信片。把各地景色收入鏡頭,用文字描繪山川美景,喜歡分享自己的一切旅遊攻略與感受。十五歲始創作小說、散文、詩歌近200余萬字,作品散見《中國女性雜誌》、《讀者》、《莫愁》、《中國教育報》、《中國作文週刊》、《四川烹飪》、《椰城》、《中國職工教育》、《中國金融經濟》、《國學週刊》、《太原日報》、《中國散文詩刊》、《中國電力報》、《國家電網報》、《華東電力報》、《彭城晚報》、《都市晨報》、《吉林農業》等數十家報刊雜誌。2011年在吉林大學出版社出版文集《愛若煙花》。2017年,出版散文集《剪一縷月光入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