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此人是東漢開國皇帝,死後卻被埋在泥潭之下,兩千年無人敢盜

核心提示:王朝建立之初,如果不效仿張良急流勇退,便會落得個劉伯溫這般飛鳥盡,良弓藏的下場。所以,後人在評價開國皇帝之時,都會考慮到是否屠殺功臣這一點因素。比如說李世民大封淩煙閣二十四功臣,

趙匡胤杯酒釋兵權等等,這樣仁慈的皇帝可不多見。其中,最受後人推崇的便是東漢開國之君光武帝劉秀。

圖片來自網路

劉秀身上承擔的是延續大漢的重任,王莽建立新朝之時他不過是一介布衣罷了,名為漢室宗親,

實際上跟後來的劉備沒什麼大區別。可劉秀厲害,他再三衡量天下大勢,明白王莽所為已經犯了眾怒,便高居漢室宗親的旗幟,起兵圖謀大事了。“複高祖之業,定萬世之秋”者數不勝數,皇族血脈也大有人在,為何劉秀就能脫穎而出,成為最終的勝者呢?

因為劉秀是個位面之子,他的運氣實在是太無敵了。每每遇到不可能得勝的戰役時,劉秀仿佛都能夠得到上天的幫助。

比如說昆陽之戰,先是流星入敵營,戰時大風飛瓦,暴雨如注,滍水暴漲。在極短的時間內出現了許多反常的惡劣天氣,並無一例外的都是對王莽軍造成極為惡劣的影響。劉秀軍趁勢進攻,一舉定乾坤,萬人之軍將數十萬人鎮守的營盤給攻下了。沒錯,這樣小說般的情節,在劉秀的生涯裡實在實屬正常。

圖片來自網路

後來,劉秀便一步步成為了有資格稱帝的劉氏子孫,天下人也服氣了,跟人搶皇帝可以,跟老天搶有意思?也許就是因為這樣,劉秀對於風水學說十分迷信。在為自己修建陵墓的時候,劉秀命風水大家給自己尋找合適的陵寢所在。位面之子的陵寢選址都不同于其他皇帝,歷代皇帝選擇陵墓葬地,皆是背山面河,

以開闊通變之地形,象徵其襟懷博達,駕馭萬物之志。唯光武帝陵系“枕河蹬山”,一反常規。據說在看風水的時候大師說了,這北邙山和黃河相隔之地,當年可是龍馬背負“河圖”、神龜背負“洛書”出現的地方,天下沒哪裡比這裡風水更好了。

圖片來自網路

河圖和洛書是中國古代流傳下來的兩幅神秘圖案,被認為是華夏文化的源頭。《易·繫辭上》說:“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這個聖人就是人類文化始祖伏羲。傳說伏羲氏時,有龍馬從黃河出現,背負“河圖”;有神龜從洛水出現,背負“洛書”。伏羲根據這種“圖”、“書”畫成八卦,後來周文王又依據伏羲八卦研究成文王八卦和六十四卦,並分別寫了卦辭。簡單來說,河圖、洛書一起出現的地方,肯定是好地方沒錯了。

圖片來自網路

那麼,道士之言是否成真呢?你還別說,光武帝陵真的一直安然無恙。因為黃河的多次改道,導致光武帝陵在後來被河水覆蓋,埋葬在了泥沙之下。可這座陵墓也因禍得福,有了黃河之水的庇佑,任憑本事再通天的盜墓賊也進不來。看來,劉秀位面之子的稱號真不是浪得虛名啊。

肯定是好地方沒錯了。

圖片來自網路

那麼,道士之言是否成真呢?你還別說,光武帝陵真的一直安然無恙。因為黃河的多次改道,導致光武帝陵在後來被河水覆蓋,埋葬在了泥沙之下。可這座陵墓也因禍得福,有了黃河之水的庇佑,任憑本事再通天的盜墓賊也進不來。看來,劉秀位面之子的稱號真不是浪得虛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