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南京這五年——江北新區篇

它不是傳統意義的市區

卻集中了無數南京的精華

它很年輕

卻有可能在未來“點亮”整個長江下游

10月10日起

我們帶你看遍看南京 11+1 區

最後一站

江北新區

如果南京是揚子江城市群的龍頭

那江北新區就是龍頭上的龍珠

---江蘇省發改委主任朱曉明

2015年6月27日, 國務院正式批復成立國家級南京江北新區。 就在這個南京人口中的“橋北”, 南京為未來的發展, 裝上了年輕的“引擎”。

3個月前, 江蘇沿江八市組建“揚子江城市群”, 有專家說南京應是“龍頭”, 而江北新區就是“龍珠”。

發展指標比江蘇、南京平均值高

在十九大的開幕會上, 習近平總書記專門提到了長江經濟帶。

而江北新區作為承接“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兩大國家戰略的重要平臺, 它被國家賦予了“三區一平臺”的戰略定位。

建設自主創新先導區

新型城鎮化示範區

長三角地區現代產業集聚區

長江經濟帶對外開放合作重要平臺

兩年了

一起來看看

新區產生了哪些變化

資料顯示, 這裡各項主要發展指標始終保持高於全省、全市平均水準的良好勢頭,

為推動新區發展實現了順利開局。

南京江北新區

做“高端”, 我們是認真的

江北新區緊扣“4+2”現代產業體系, 全力培育壯大積體電路、生物醫藥、新能源汽車等千億級產業集群。

今年南京金洽會上, 江北新區端出了總投資1543億元的投資大單,

涉及CBD示範區、先進製造業和高端服務業等領域, 標誌著江北建設發展駛入了“快車道”。

1全省第一高樓在這裡

今年9月, 南京新地標——總高度550米, 樓層為100層的南京綠地金融中心正式開工建設, 總規模118萬平方米, 該項目預計於2023年完工, 建成後將成為江蘇全省第一高樓及具有全球領先水準的金融、科創產業園示範項目。

2

“東方矽谷”要建在這

首期投資30億美元的台積電(南京)公司12吋晶圓專案正在加快主體施工,預計明年8月一期竣工投產;今年2月總投資近380億美元的紫光南京半導體基地專案正式開工。

美國國際積體電路晶片研發總部專案將引進高端可程式設計晶片、5G通訊技術等相關核心專利和技術,在江北新區打造東方“矽谷小鎮”。

江北積體電路產業集群效應開始顯現,去年至今,新增積體電路設計企業超過100家。

3

大健康產業華東總部基地

今年金洽會入駐的大健康華東總部項目將建立一批關鍵技術的中試放大平臺,打造集智慧化生產製造於一體的大健康產業華東總部基地。

依託南京生物醫藥谷、南京國際健康城,新區集聚生物醫藥企業380餘家,2016年完成主營業務收入近280億元,占全市比重超過40%。中瑞健康共生城、中法產業園等一批生物醫藥產業新載體正在加快建設。

4

為製造業引入“智慧大腦”

總投資73億元的上汽橋林依維柯項目正式投產;南汽產能提升工程項目正在實施,新區整車產能有望突破50萬輛。

依託新一代資訊技術,新區將重點打造一批智慧工廠,形成千億級的智慧製造產業集聚區。

南京江北新區

創業,新區有“最給力”的政策環境

組織編制《南京江北新區科技創新規劃》,在全國國家級新區中率先發佈“創新活力指數”;制定自主創新先導區建設實施方案,出臺含金量高、針對性強的創新創業“十條政策”。

海內外頂尖人才團隊符合國家重大產業科技戰略和新區產業規劃的項目,最高可獲得1億元綜合資助,頂尖人才團隊最高可獲5000萬元專案資助;

設立首期20億元發展基金、一期18億元健康產業基金、20億元新區服務貿易創新發展基金、10億元首期積體電路產業基金;

與德國弗勞恩霍夫 IPK 研究所共建中德智慧製造研究所;

與英國劍橋大學籌建劍橋大學中國(南京)科創中心;

聯合美國勞倫斯伯克利實驗室組建“生命可持續研發中心”;

省產業技術研究院等高端創新平臺落戶新區。

南京江北新區

安家新區,盡享新城便利

1

教育、醫療配套逐漸完善

今年9月開學季,南京一中江北新區分校迎來第一屆學生,江北人民“家門口”的名校時代已經到來。未來江北新區範圍內,小學、初中、幼稚園在內近期至少將建設10所學校。

鼓樓醫院江北分院、規劃展覽館、南京美術館新館等一批惠民項目正在加緊建設。

2

最現代化的城建

中心區累計建成濱江大道、七裡河大街等各級道路20餘條、50餘公里,中心區“四橫五縱”主幹路網框基本形成。

今年又啟動貫通整個核心區的青龍綠帶,以及中央商務區地下空間一期、綜合管廊二期等總投資約420億元的22個重點城建專案。

江水源熱泵區域供冷供熱系統為1500萬平方米建設提供情節環保、優質、可靠的集中供冷供熱服務。

3

江北的交通,也可以很方便

過江通道方面,大力推進長江五橋建設和長江大橋公路橋維修改造;

軌道交通方面,寧和城際預計2017年底前具備通車條件;

地鐵11號線一期、4號線二期、寧天城際南延等三條新線已獲國家發改委批復;

骨幹路網方面,江北大道二期(雍莊至龍池段)已開工建設。

南京江北新區

新區活力,來自改革與創新

最優營商環境

以相對集中行政許可權改革試點為契機,加快行政審批制度改革,開展模擬審批、聯合評價等創新試點集中審批。

“不見面”審批:實現全程電子化審批,特別是在新辦企業和建設項目施工許可審批方面實現了“不見面”審批。

未來五年,做跨江發展榜樣

集合高校院所資源,玩的就是一個“新”

全力打造“一帶一核”,即沿南信大、南工大、南審等高校為江北新區創新帶,在新區研創園打造江北新區創新創業的核心區。

以省產業技術研究院、中德智慧製造研究所、劍橋大學(南京)科創中心等創新平臺建設為重點,將科技創新優勢轉化為產業發展增量。

深化與名校和大院大所的戰略合作,促進科技成果加速轉化。

打造“中國晶片之都”

加快台積電等龍頭項目建設,促進上下游企業加速集聚,積極打造國家積體電路產業基地和“中國晶片之都”。

以南京國際健康城、生物醫藥穀等為支撐,著力引進國際一流的生物醫藥企業和研發機構,提升產業發展技術水準和整體競爭力。

推動南汽乘用車產能提升項目建設和博郡、越博、國軒等新能源汽車整車集成、核心技術開發,壯大新能源汽車產業規模和實力。

住得舒服,行得便捷

加快南丁格爾國際護理學院等工程建設,力爭南京一中浦口新城分校、鼓樓醫院江北分院等重點專案儘快投用。

地上地下統籌,加快實施中央商務區地下空間專案,扎實推進綜合管廊、海綿城市建設。

加快推動高鐵南京北站、西壩港等交通樞紐建設,推進長江五橋、浦儀公路、和燕路等過江通道建設,做好寧和城際線開通準備和地鐵 11號線一期、4 號線二期、S8 南延線等軌道交通專案前期工作。

行政審批事項最少、辦結時限最短、收費最少

扎實推動相對集中行使行政許可權改革,著力打造行政審批事項最少、辦結時限最短、收費最少的新區。

建立完整的金融創新體系,通過設立科技創新投資基金、構建區域股權投資中心、建立健全科技金融仲介服務體系等舉措,促進資本與科技有效對接,打造“科技金融合作創新示範區”。

開放合作,做好江蘇跨江發展的榜樣

落實《長江三角洲城市群發展規劃》,加快推動與浦東新區、舟山群島新區、上海自貿區等聯動發展,促進揚子江城市群與長江中上游地區的協作。

加強與揚州、鎮江等地區合作,努力在全省跨江發展中發揮帶頭作用。

江北新區的小夥伴們

來說說看:

這五年最大變化,你覺得是啥?

未來五年的變化,你最期待啥?

【第十二站:江北新區】

2

“東方矽谷”要建在這

首期投資30億美元的台積電(南京)公司12吋晶圓專案正在加快主體施工,預計明年8月一期竣工投產;今年2月總投資近380億美元的紫光南京半導體基地專案正式開工。

美國國際積體電路晶片研發總部專案將引進高端可程式設計晶片、5G通訊技術等相關核心專利和技術,在江北新區打造東方“矽谷小鎮”。

江北積體電路產業集群效應開始顯現,去年至今,新增積體電路設計企業超過100家。

3

大健康產業華東總部基地

今年金洽會入駐的大健康華東總部項目將建立一批關鍵技術的中試放大平臺,打造集智慧化生產製造於一體的大健康產業華東總部基地。

依託南京生物醫藥谷、南京國際健康城,新區集聚生物醫藥企業380餘家,2016年完成主營業務收入近280億元,占全市比重超過40%。中瑞健康共生城、中法產業園等一批生物醫藥產業新載體正在加快建設。

4

為製造業引入“智慧大腦”

總投資73億元的上汽橋林依維柯項目正式投產;南汽產能提升工程項目正在實施,新區整車產能有望突破50萬輛。

依託新一代資訊技術,新區將重點打造一批智慧工廠,形成千億級的智慧製造產業集聚區。

南京江北新區

創業,新區有“最給力”的政策環境

組織編制《南京江北新區科技創新規劃》,在全國國家級新區中率先發佈“創新活力指數”;制定自主創新先導區建設實施方案,出臺含金量高、針對性強的創新創業“十條政策”。

海內外頂尖人才團隊符合國家重大產業科技戰略和新區產業規劃的項目,最高可獲得1億元綜合資助,頂尖人才團隊最高可獲5000萬元專案資助;

設立首期20億元發展基金、一期18億元健康產業基金、20億元新區服務貿易創新發展基金、10億元首期積體電路產業基金;

與德國弗勞恩霍夫 IPK 研究所共建中德智慧製造研究所;

與英國劍橋大學籌建劍橋大學中國(南京)科創中心;

聯合美國勞倫斯伯克利實驗室組建“生命可持續研發中心”;

省產業技術研究院等高端創新平臺落戶新區。

南京江北新區

安家新區,盡享新城便利

1

教育、醫療配套逐漸完善

今年9月開學季,南京一中江北新區分校迎來第一屆學生,江北人民“家門口”的名校時代已經到來。未來江北新區範圍內,小學、初中、幼稚園在內近期至少將建設10所學校。

鼓樓醫院江北分院、規劃展覽館、南京美術館新館等一批惠民項目正在加緊建設。

2

最現代化的城建

中心區累計建成濱江大道、七裡河大街等各級道路20餘條、50餘公里,中心區“四橫五縱”主幹路網框基本形成。

今年又啟動貫通整個核心區的青龍綠帶,以及中央商務區地下空間一期、綜合管廊二期等總投資約420億元的22個重點城建專案。

江水源熱泵區域供冷供熱系統為1500萬平方米建設提供情節環保、優質、可靠的集中供冷供熱服務。

3

江北的交通,也可以很方便

過江通道方面,大力推進長江五橋建設和長江大橋公路橋維修改造;

軌道交通方面,寧和城際預計2017年底前具備通車條件;

地鐵11號線一期、4號線二期、寧天城際南延等三條新線已獲國家發改委批復;

骨幹路網方面,江北大道二期(雍莊至龍池段)已開工建設。

南京江北新區

新區活力,來自改革與創新

最優營商環境

以相對集中行政許可權改革試點為契機,加快行政審批制度改革,開展模擬審批、聯合評價等創新試點集中審批。

“不見面”審批:實現全程電子化審批,特別是在新辦企業和建設項目施工許可審批方面實現了“不見面”審批。

未來五年,做跨江發展榜樣

集合高校院所資源,玩的就是一個“新”

全力打造“一帶一核”,即沿南信大、南工大、南審等高校為江北新區創新帶,在新區研創園打造江北新區創新創業的核心區。

以省產業技術研究院、中德智慧製造研究所、劍橋大學(南京)科創中心等創新平臺建設為重點,將科技創新優勢轉化為產業發展增量。

深化與名校和大院大所的戰略合作,促進科技成果加速轉化。

打造“中國晶片之都”

加快台積電等龍頭項目建設,促進上下游企業加速集聚,積極打造國家積體電路產業基地和“中國晶片之都”。

以南京國際健康城、生物醫藥穀等為支撐,著力引進國際一流的生物醫藥企業和研發機構,提升產業發展技術水準和整體競爭力。

推動南汽乘用車產能提升項目建設和博郡、越博、國軒等新能源汽車整車集成、核心技術開發,壯大新能源汽車產業規模和實力。

住得舒服,行得便捷

加快南丁格爾國際護理學院等工程建設,力爭南京一中浦口新城分校、鼓樓醫院江北分院等重點專案儘快投用。

地上地下統籌,加快實施中央商務區地下空間專案,扎實推進綜合管廊、海綿城市建設。

加快推動高鐵南京北站、西壩港等交通樞紐建設,推進長江五橋、浦儀公路、和燕路等過江通道建設,做好寧和城際線開通準備和地鐵 11號線一期、4 號線二期、S8 南延線等軌道交通專案前期工作。

行政審批事項最少、辦結時限最短、收費最少

扎實推動相對集中行使行政許可權改革,著力打造行政審批事項最少、辦結時限最短、收費最少的新區。

建立完整的金融創新體系,通過設立科技創新投資基金、構建區域股權投資中心、建立健全科技金融仲介服務體系等舉措,促進資本與科技有效對接,打造“科技金融合作創新示範區”。

開放合作,做好江蘇跨江發展的榜樣

落實《長江三角洲城市群發展規劃》,加快推動與浦東新區、舟山群島新區、上海自貿區等聯動發展,促進揚子江城市群與長江中上游地區的協作。

加強與揚州、鎮江等地區合作,努力在全省跨江發展中發揮帶頭作用。

江北新區的小夥伴們

來說說看:

這五年最大變化,你覺得是啥?

未來五年的變化,你最期待啥?

【第十二站:江北新區】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