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各地|有感於十九大報告的“情懷”

18日午後, 一陣電話鈴響, 記者接起一聽是廣東省政協常委、廣東省新階聯監事長陳利浩打來的, 他抑制不住內心的激動說, 我現在模里西斯, 當地臨晨5點起來準時收聽習近平總書記向党的十九大所作的報告, 除了振奮人心、牽動全球的“新時代”、“新思想”、“新矛盾”、“新目標”以及與之配套的宏大方略和創新部署外, 還處處洋溢著情懷, 真是讓人感動振奮。

在闡述會議主題時:“不忘初心, 方得始終。 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 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 為中華民族謀復興。 這個初心和使命是激勵中國共產黨人不斷前進的根本動力。

在劃分時代特徵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不斷發展, 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途徑, 給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發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獨立性的國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選擇, 為解決人類問題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

在列舉治國方略後:“時代是思想之母, 實踐是理論之源。 只要我們善於聆聽時代聲音, 勇於堅持真理、修正錯誤, 二十一世紀中國的馬克思主義一定能夠展現出更強大、更有說服力的真理力量!”

在論及生態文明建設時:“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 人類必須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 人類只有遵循自然規律才能有效防止在開發利用自然上走彎路,

人類對大自然的傷害最終會傷及人類自身, 這是無法抗拒的規律。 ”

在展望“人類命運共同體”時:“我們生活的世界充滿希望, 也充滿挑戰。 我們不能因現實複雜而放棄夢想, 不能因理想遙遠而放棄追求。 沒有哪個國家能夠獨自應對人類面臨的各種挑戰, 也沒有哪個國家能夠退回到自我封閉的孤島。 ”“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閡、文明互鑒超越文明衝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優越。 ”

在講述党的思想建設時:“要把堅定理想信念作為黨的思想建設的首要任務, 教育引導全黨牢記黨的宗旨, 挺起共產黨人的精神脊樑, 解決好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這個“總開關”問題, 自覺做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堅定信仰者和忠實實踐者。

在強調反腐敗鬥爭重要性時:“只有以反腐敗永遠在路上的堅韌和執著, 深化標本兼治, 保證幹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才能跳出歷史週期率, 確保黨和國家長治久安。 ”“通過不懈努力換來海晏河清、朗朗乾坤。 ”

在結尾高潮處:“歷史只會眷顧堅定者、奮進者、搏擊者, 而不會等待猶豫者、懈怠者、畏難者。 ”“大道之行, 天下為公。 站立在九百六十多萬平方公里的廣袤土地上, 吸吮著五千多年中華民族漫長奮鬥積累的文化養分, 擁有十三億多中國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 我們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具有無比廣闊的時代舞臺, 具有無比深厚的歷史底蘊, 具有無比強大的前進定力。 ”“歷史只會眷顧堅定者、奮進者、搏擊者,

而不會等待猶豫者、懈怠者、畏難者。 ”

陳利浩感慨地說, 情懷, 來自于信念, 對於“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堅定信念。 民族復興, 是人類各民族無可爭辯的共同理想。 中國共產黨成立時, 面臨的是一個戰亂頻仍、山河破碎、民不聊生的內憂外患的國家。 經過幾十年艱苦卓絕的浴血奮鬥, 党領導中國人民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 以一個又一個彪炳史冊的人間奇跡, 確立了舉世無雙的執政合法性, 贏得了國際社會的信任和認同。 在此基礎上, 進入新時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才具有超越制度、劃分時代的全球性意義。

情懷, 來自於洞察, 對發展模式、發展道路的清醒洞察。 追求幸福生活是人類的共同理想, 但實現這一理想的方式一定會因國而異、因人而異,

不能拘於一端、定於一尊。 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制度和道路, 源自中國人民長期奮鬥的歷史邏輯、理論邏輯、實踐邏輯, 經過深刻變化的國際環境的檢驗, 在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第一大發展中國家取得成功。 作為中華傳統文化和現代治國理念的結晶, 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將為人類社會提供創新思路和有效方法。

情懷, 來自於擔當, 面對歷史選擇、人民重托的中國共產黨人的擔當。 從推翻三座大山, 到建立先進社會制度, 到順應世界潮流改革開放, 無論弱小強大、順利困難, 中國共產黨都是中國人民“舍我其誰”的主心骨, 初心不改、寵辱不驚、矢志不移。 全面從嚴治黨, 以“壯士斷腕”、“刮骨療傷”的決心反腐, 這種近乎悲壯的“擔當”,沒有任何一個政黨能望其項背。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秉持共商共建共用的全球治理觀,宣導國際關係民主化、平等化,並率先構建各種類型的全球夥伴關係,更是作為一個負責任大國的社會主義中國對人類社會的擔當。

情懷,來自于愛心,對人民、對祖國、對自然的愛心。十九大報告中,新時代的十四大方略,“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赫然在前,“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奮鬥目標,依靠人民創造歷史偉業”再次豐富了“人民主體”論;“忠於祖國”、“謳歌祖國”、“祖國統一”彰顯對祖國的深愛;在“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前提下,要求“我們要建設的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定義首次在“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後加上“美麗”。一個充滿愛心的政黨,才能真正做到沒有任何特殊利益、只為人民謀求幸福。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時代,必須充滿激情;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之路,一定洋溢情懷。有情懷,才能不忘初心,才能永不懈怠,才能一往無前。有這樣的政黨和領袖,是社會主義之幸,是中華民族之幸,也是世界文明之幸。

(責編:李丹丹)

這種近乎悲壯的“擔當”,沒有任何一個政黨能望其項背。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秉持共商共建共用的全球治理觀,宣導國際關係民主化、平等化,並率先構建各種類型的全球夥伴關係,更是作為一個負責任大國的社會主義中國對人類社會的擔當。

情懷,來自于愛心,對人民、對祖國、對自然的愛心。十九大報告中,新時代的十四大方略,“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赫然在前,“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奮鬥目標,依靠人民創造歷史偉業”再次豐富了“人民主體”論;“忠於祖國”、“謳歌祖國”、“祖國統一”彰顯對祖國的深愛;在“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前提下,要求“我們要建設的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定義首次在“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後加上“美麗”。一個充滿愛心的政黨,才能真正做到沒有任何特殊利益、只為人民謀求幸福。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時代,必須充滿激情;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之路,一定洋溢情懷。有情懷,才能不忘初心,才能永不懈怠,才能一往無前。有這樣的政黨和領袖,是社會主義之幸,是中華民族之幸,也是世界文明之幸。

(責編:李丹丹)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