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十九大新聞中心舉行記者招待會 中央紀委副書記楊曉渡介紹情況 十八大以來党建形成六大成功做法

■五年間, 共立案審查省軍級以上黨員幹部及其他中管幹部440人, 其中十八屆中央委員、候補中央委員43人, 中央紀委委員9人

■紀律處分廳局級幹部8900余人, 縣處級幹部6.3萬余人;處分基層黨員幹部27.8萬人

■追回外逃人員3453名, “百名紅通人員”中已有48人落網

黨的十九大新聞中心10月19日上午舉行第一場記者招待會, 中央紀委副書記、監察部部長、國家預防腐敗局局長楊曉渡和中組部副部長齊玉, 向中外記者介紹了加強黨建工作和全面從嚴治黨的有關情況, 並回答記者提問。

黨在革命性鍛造中更堅強、更純潔、更先進

楊曉渡介紹說, 十八大以來, 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 將全面從嚴治黨納入戰略佈局, 把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提上新高度。 五年來, 我們形成了全面從嚴治黨和反腐敗的一系列成功做法, 一是必須旗幟鮮明堅持和加強党的領導;二是必須緊緊抓住堅定理想信念宗旨這個根本;三是必須堅持思想建黨和制度治黨相統一;四是必須堅持以上率下、堅持問題導向;五是必須堅持懲前毖後、治病救人的方針, 堅持紀嚴於法, 運用監督執紀“四種形態”, 以高壓態勢作為堅強後盾, 依紀依法懲處極少數、教育大多數;六是必須在堅持中深化、在深化中堅持, 鞏固“不敢”, 強化“不能”, 促進“不想”, 實現標本兼治。

楊曉渡介紹,

十八大以來, 全國紀檢監察機關共處置問題線索267.4萬件, 立案154.5萬件, 處分153.7萬人, 涉嫌犯罪被移送司法機關處理5.8萬人。 五年間, 共立案審查省軍級以上黨員幹部及其他中管幹部440人, 其中十八屆中央委員、候補中央委員43人, 中央紀委委員9人;紀律處分廳局級幹部8900余人, 縣處級幹部6.3萬余人;處分基層黨員幹部27.8萬人;追回外逃人員3453名, “百名紅通人員”中已有48人落網;共修訂頒佈90餘部黨內法規, 依規治党和依法治國相互促進、相得益彰。

管黨治黨從“寬鬆軟”走向“嚴緊硬”

齊玉介紹了過去五年党的建設和組織工作情況。 他說, 十八大以來, 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全面從嚴治黨納入“四個全面”戰略佈局, 全面加強党的領導和党的建設,

推動管黨治黨從“寬鬆軟”走向“嚴緊硬”, 發生了歷史性、格局性、根本性的變化, 黨員幹部思想理論水準和黨性修養明顯提高, 高素質執政骨幹隊伍建設邁出重要步伐, 幹部管理監督制度體系日益完善, 基層黨組織和黨員隊伍生機活力不斷增強。

他說, 各級黨組織採取有力措施, 堅決防止幹部“帶病提拔”。 在這次市縣鄉換屆中, 9300余名幹部因審核不過關被攔了下來。 依據領導幹部能上能下若干規定, 調整縣處級以上幹部2.2萬多人。 在從嚴治吏方面, 建立健全中國特色領導幹部報告個人有關事項制度, 目前已累計查核125萬人次, 處理12.5萬人。 嚴格幹部日常監督管理, 各級組織人事部門共提醒、函詢、誡勉幹部60多萬人次。 同時,

加大正向激勵力度, 建立縣以下機關公務員職務與職級並行制度, 100多萬名基層公務員據此晉升了職級。

齊玉介紹說, 各級黨組織把抓黨建促脫貧攻堅擺在突出位置, 選派19.5萬名優秀幹部擔任貧困村第一書記, 把党的組織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

嚴把十九大代表政治關、廉潔關

有記者問, 十九大代表名額為2300名, 公佈的代表名單是2287名, 確認代表資格有效2280名, 為什麼會出現這個差別?

齊玉說, 黨中央高度重視十九大代表選舉工作, 特別強調要嚴把人選政治關、廉潔關, 保證代表先進性和廣泛性。 十九大代表選舉產生後, 仍然堅持從嚴要求, 對當選代表進行認真審核, 凡是有信訪舉報或發現有關問題線索的, 均進行了調查核實;對不符合代表條件的,

按照黨內有關規定堅決予以調整。 孫政才等27人因存在違紀違法等問題, 經中央批准, 不再作為十九大代表。 重慶市因代表出缺較多, 按照中央要求和規定程式, 及時召開黨代表會議補選了14名代表。 9月29日, 經中央批准公佈代表名單共2287名。 代表名單公佈後, 又發現7人存在不宜作為代表的問題, 經中央批准不再作為代表。 經十九大代表資格審查委員會審議, 確認2280名代表資格有效。 這樣做, 既體現了對十九大代表的高標準嚴要求, 也彰顯了我們黨全面從嚴治黨的堅定決心。

修改黨章是實現黨的指導思想與時俱進的需要

針對記者提出的有關十九大將修改黨章問題, 齊玉說, 修改黨章是黨的全國代表大會的一項重要職權。 這次在黨中央就十九大議題徵求意見的過程中,各方面都認為,十八大以來,党的理論創新和實踐發展成果非常多,黨面臨的形勢和任務也發生了深刻變化,所以普遍建議對黨章進行修改。在深入研究的基礎上,中央政治局採納了這一建議,決定對黨章進行修改。

齊玉說,黨的十九大對黨章進行適當修改,是實現黨的指導思想與時俱進的需要,是推進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需要,是推進党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的需要,是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需要,有利於用党的創新理論統一全黨思想,保證黨的團結統一和行動一致。

最大限度消滅黨內監督盲區

有記者問,被查處的孫政才、蘇榮、王瑉、周本順等高級幹部貪腐行為長期存在仍能升遷,對高級幹部的監督是否存在盲區和漏洞?

對此,楊曉渡回應,管黨治黨曾經的“寬鬆軟”,讓腐敗分子、偽裝的“兩面人”鑽了空子、得逞一時,但中國共產黨從不諱疾忌醫,從不回避自身存在的問題。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全面從嚴治黨,堅定不移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打“老虎”拍“蒼蠅”,查盲區堵漏洞,把這些腐敗分子一個個地清查了出來。5年來,我們推進巡視全覆蓋、派駐紀檢組全覆蓋,組建紀委內部幹部監督機構,就是要最大限度消滅黨內監督盲區。《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明確要抓住“關鍵少數”,把党的領導機關和領導幹部特別是主要領導幹部作為監督重點,堵塞監管漏洞。

十九大後打擊腐敗高官重點聚焦三類幹部

在回答記者關於十九大以後中央紀委打擊腐敗高官工作的重點在哪裡時,楊曉渡表示,十九大以後,中央紀委打擊腐敗高官工作的重點仍然是十八大以來不收斂、不收手,問題線索反映集中、群眾反映強烈,現在重要崗位且可能還要提拔使用的領導幹部,三種情況同時具備並且政治腐敗和經濟腐敗相交織的是重中之重。

對於記者關心的2018年成立國家監察委員會,中紀委工作會不會有變化,楊曉渡說,深化國家監察體制改革,成立國家監察委員會,這是黨中央的重大決策,目的是加強黨對反腐敗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實現對所有行使公權力的公職人員監察全覆蓋。在黨委領導下,紀委和監察委合署辦公,反腐敗的力量更集中了,反腐敗覆蓋面更寬了,紀委和監察委的責任更重了,工作也會更加有效。(崔靜 朱基釵 韓潔 劉羊暘)

這次在黨中央就十九大議題徵求意見的過程中,各方面都認為,十八大以來,党的理論創新和實踐發展成果非常多,黨面臨的形勢和任務也發生了深刻變化,所以普遍建議對黨章進行修改。在深入研究的基礎上,中央政治局採納了這一建議,決定對黨章進行修改。

齊玉說,黨的十九大對黨章進行適當修改,是實現黨的指導思想與時俱進的需要,是推進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需要,是推進党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的需要,是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需要,有利於用党的創新理論統一全黨思想,保證黨的團結統一和行動一致。

最大限度消滅黨內監督盲區

有記者問,被查處的孫政才、蘇榮、王瑉、周本順等高級幹部貪腐行為長期存在仍能升遷,對高級幹部的監督是否存在盲區和漏洞?

對此,楊曉渡回應,管黨治黨曾經的“寬鬆軟”,讓腐敗分子、偽裝的“兩面人”鑽了空子、得逞一時,但中國共產黨從不諱疾忌醫,從不回避自身存在的問題。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全面從嚴治黨,堅定不移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打“老虎”拍“蒼蠅”,查盲區堵漏洞,把這些腐敗分子一個個地清查了出來。5年來,我們推進巡視全覆蓋、派駐紀檢組全覆蓋,組建紀委內部幹部監督機構,就是要最大限度消滅黨內監督盲區。《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明確要抓住“關鍵少數”,把党的領導機關和領導幹部特別是主要領導幹部作為監督重點,堵塞監管漏洞。

十九大後打擊腐敗高官重點聚焦三類幹部

在回答記者關於十九大以後中央紀委打擊腐敗高官工作的重點在哪裡時,楊曉渡表示,十九大以後,中央紀委打擊腐敗高官工作的重點仍然是十八大以來不收斂、不收手,問題線索反映集中、群眾反映強烈,現在重要崗位且可能還要提拔使用的領導幹部,三種情況同時具備並且政治腐敗和經濟腐敗相交織的是重中之重。

對於記者關心的2018年成立國家監察委員會,中紀委工作會不會有變化,楊曉渡說,深化國家監察體制改革,成立國家監察委員會,這是黨中央的重大決策,目的是加強黨對反腐敗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實現對所有行使公權力的公職人員監察全覆蓋。在黨委領導下,紀委和監察委合署辦公,反腐敗的力量更集中了,反腐敗覆蓋面更寬了,紀委和監察委的責任更重了,工作也會更加有效。(崔靜 朱基釵 韓潔 劉羊暘)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