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頸椎病、骨關節炎還在困擾著你嗎?你不妨試試針刀療法!

大家都知道骨關節疾病絕對是難纏的病, 得上後關節腫、痛、積液、僵直、增生、骨刺、活動艱難, 甚至就此殘廢。 讓人痛不欲生, WHO組織稱之為“不死的癌症”。 醫學界的醫師們也在鑽研最新最有效的治療解決這些疑難雜症。 針刀療法就是其中之一, 但是往往很多患者並不得知······

針刀療法

針刀療法用一個完整的語言來概括應該是一種介於手術方法和非手術療法之間的閉合性松解術。 針刀療法是將東方中醫學的基本理論和西方醫學的手術解剖基本理論融為一體。

概說

針刀療法具體的說是在中國古代九針的基礎上,

結合現代醫學外科用手術刀而發展形成的, 是與軟組織松解手術有機結合的產物。 針刀療法已有幾十年的歷史、近幾年有進一步發展的趨勢, 在小針刀療法創始人朱漢章教授的啟發下相繼出現了藥針刀療法、水針刀療法等, 逐漸形成的一個來源於中西醫又不同於中西醫的新的針刀醫學理論體系。

針刀療法已為世人所重視, 國家衛生部長張文康稱讚道:“針刀醫學吸收了中、西醫之長, 具有“簡、便、驗、廉四大特點, 是中醫學術研究方面的一大進展。 ”著名骨科專家尚天裕教授評價為:“針刀醫學是熔中西醫學於一爐的新學科, 既有中醫的長處、又有西醫的優點。 ”《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光明日報》、《科技日報》、《健康報》、《文匯報》、《經濟日報》等中央、國家級新聞媒體都對此進行了大量的報導,

稱之為:“針刀創大奇跡。 ”

各類針具

針具

針刀療法針具是由金屬材料做成的, 在形狀上似針又似刀的一種針用具。 是在古代九針中的鑱(音蟬)針; 圓針; 鍉(音迪)針; 鋒針; 鈹(音披)針; 圓利針等基礎上,

結合現代醫學外科用手術刀而發展形成的。 其形狀和長短略有不同, 一般為10-15釐米左右, 直徑為0.4-1.2毫米不等。 分手持柄、針身、針刀三部分。 針刀寬度一般與針體直徑相等, 刃口鋒利。

操作

針刀療法操作的特點是在治療部位刺入深部到病變處進行輕鬆的切割, 剝離等不同的刺激, 以達到止痛祛病的目的。

1.體位的選擇以醫生操作時方便、患者被治療時自我感覺體位舒適為原則。 如在頸部治療, 多採用坐位;頭部可根據病位元選擇仰頭位或低頭位。

2.在選好體位及選好治療點後, 作局部無菌消毒, 即先用酒精消毒, 再用碘酒消毒, 酒精脫碘。

3. 醫生戴無菌手套, 最後確認進針部位, 並做以標記。 對於身體大關節部位或操作較複雜的部位可敷無菌洞巾,

以防止操作過程中的污染。

4. 為減輕局部操作時引起的疼痛, 可作局部麻醉, 阻斷神經痛覺傳導。

優點

小針刀療法的優點是治療過程操作簡單, 不受任何環境和條件的限制。 治療時切口小, 不用縫合, 對人體組織的損傷也小, 且不易引起感染, 無不良反應, 病人也無明顯痛苦和恐懼感, 術後無需休息, 治療時間短, 療程短, 患者易於接受。

患者患病部位

丁向榮教授幫助患者採用針刀療法治療中

丁向榮教授幫助患者治療中

臨床應用

其適應證主要是軟組織損傷性病變和骨關節病變。

1.頸椎病 :頸肌勞損、頸椎間盤脫出症、頸椎骨質增生、頸椎綜合征。

2.腰椎病:慢性腰肌勞損、第三腰椎橫突綜合症、腰椎間盤脫出症、腰椎骨質增生、腰椎綜合征、疲勞性骨膜炎及脊柱相關疾病等。

3. 骨關節病:肱骨外上踝炎(網球肘)、屈指肌腱狹窄性腱鞘炎(彈響指) 、足跟痛(足跟骨刺) 、軟組織損傷、骨骺炎、增生性關節炎。

4. 軟組織損傷:慢性軟組織損傷、陳舊性軟組織損傷急性發作以及部分急性軟組織損傷。

5. 外傷性滑囊炎、腱鞘炎、肌肉筋膜炎。

6. 神經痛:周圍神經卡壓征、骨—纖維管卡壓綜合征。

7. 部分內科、骨外科、肛腸外科及整形美容外科疾患。

禁忌症

1.全身發熱或感染,嚴重內臟疾患的發作期。

2.施術部位有紅腫熱痛或深部膿腫壞死者。

3.血友病、血小板減少症及其他凝血功能不全者。

4.施術部位有重要神經、血管。

5.嚴重心腦血管病變。

6.結核病患者及疑有結核病史者。

7.惡性腫瘤患者。

8.嚴重糖尿病,血糖末控制在正常範圍者。

9.惡性貧血者。

10.嚴重骨質疏鬆,多處骨折者

丁向榮教授治療案例分享

頸椎病針刀微創術後拔罐治療:

病人接受治療中

針刀治療配合拔罐

丁向榮主任

丁向榮(無錫市紅十字會中醫醫院)中醫針傷科主任:

門診日期(週一~週五全天)

畢業于南京中醫藥大學,是中國中醫藥研究促進會針刀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中醫藥研究促進會理事,《世界中西醫結合》雜誌編委。從事針灸針刀工作二十年,其針刀微創技術獲全軍中醫藥技術大比武二等獎,國家發明專利一項,三等功二次。擅長治療頸椎病、肩周炎、各種關節炎、腰椎間盤突出症、過敏性鼻炎。開拓針刀治療心臟神經官能症、頸源性高血壓等內科疾病。

(作者:丁向榮教授 整理:優諾麗康編輯部)

丁向榮教授幫助患者治療中

臨床應用

其適應證主要是軟組織損傷性病變和骨關節病變。

1.頸椎病 :頸肌勞損、頸椎間盤脫出症、頸椎骨質增生、頸椎綜合征。

2.腰椎病:慢性腰肌勞損、第三腰椎橫突綜合症、腰椎間盤脫出症、腰椎骨質增生、腰椎綜合征、疲勞性骨膜炎及脊柱相關疾病等。

3. 骨關節病:肱骨外上踝炎(網球肘)、屈指肌腱狹窄性腱鞘炎(彈響指) 、足跟痛(足跟骨刺) 、軟組織損傷、骨骺炎、增生性關節炎。

4. 軟組織損傷:慢性軟組織損傷、陳舊性軟組織損傷急性發作以及部分急性軟組織損傷。

5. 外傷性滑囊炎、腱鞘炎、肌肉筋膜炎。

6. 神經痛:周圍神經卡壓征、骨—纖維管卡壓綜合征。

7. 部分內科、骨外科、肛腸外科及整形美容外科疾患。

禁忌症

1.全身發熱或感染,嚴重內臟疾患的發作期。

2.施術部位有紅腫熱痛或深部膿腫壞死者。

3.血友病、血小板減少症及其他凝血功能不全者。

4.施術部位有重要神經、血管。

5.嚴重心腦血管病變。

6.結核病患者及疑有結核病史者。

7.惡性腫瘤患者。

8.嚴重糖尿病,血糖末控制在正常範圍者。

9.惡性貧血者。

10.嚴重骨質疏鬆,多處骨折者

丁向榮教授治療案例分享

頸椎病針刀微創術後拔罐治療:

病人接受治療中

針刀治療配合拔罐

丁向榮主任

丁向榮(無錫市紅十字會中醫醫院)中醫針傷科主任:

門診日期(週一~週五全天)

畢業于南京中醫藥大學,是中國中醫藥研究促進會針刀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中醫藥研究促進會理事,《世界中西醫結合》雜誌編委。從事針灸針刀工作二十年,其針刀微創技術獲全軍中醫藥技術大比武二等獎,國家發明專利一項,三等功二次。擅長治療頸椎病、肩周炎、各種關節炎、腰椎間盤突出症、過敏性鼻炎。開拓針刀治療心臟神經官能症、頸源性高血壓等內科疾病。

(作者:丁向榮教授 整理:優諾麗康編輯部)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