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在景美路遙的景德鎮,親自體驗陶藝的樂趣吧

作者:GerryLLJ

古韻青花丨一木居中的藝術天地

位於山氣夕佳的江西東北部的景德鎮似乎得天獨厚般賦予它秀美純淨的性情, 以至於成了發明了精美絕倫的瓷器成了享譽中外的中國瓷都-景德鎮。 景德鎮是一座千年瓷都,那千年不熄的窯火成就了這座城市獨特的陶瓷文化。

景德鎮美景

當你進入景德鎮時,高速公路路口兩旁的燈柱都是陶瓷的.瓷燈圖案各式各樣,花花俏俏,這種景觀 在任何 一個其他城市都難以見到.景德鎮大部分的人,都以造瓷為生.走到哪裡,都可以看到窯廠,裡面擺滿了造型各異的泥柸.街上的瓷器店一個接一個,裡面的瓷器琳琅滿目,令人目不暇接.即使走在大街小巷裡,也彌漫著濃郁的陶瓷文化氣息。

瓷都景德鎮

在這樣的景德鎮, 一定不缺陶藝館和民宿, 可是將陶藝藝術與安心住所結合的情調民宿又有幾家呢?一木居遊多多客棧就是這樣一家客棧。 一木居藝術客棧是一家別具風格的住宿體驗場所, 一木居遊多多客棧就位於三寶國際陶藝村——世外陶源旁邊。 客棧所在, 山水環繞, 周圍更是各類陶瓷藝人的工作室和藝術區, 藝術氛圍濃厚。

客棧外景-標誌性的雄鷹

經歷一件陶瓷藝術從頭到尾成型的全過程, 相比大多數人都沒有經歷過, 而一木居客棧就為每位到訪者提供這樣的機會。

木藝、陶瓷、造景藝術, 店裡大部分的工藝品都是畢業于天津美術學院雕塑專業的掌櫃的心血創作。 在一木居仿佛身處一個藝術殿堂, 漫步客棧, 隨手拿起一件藝術品, 都能輕撫到掌櫃對它的藝術灌注。 如果有時間, 一定要去兩間陶藝工作室, 融入其中感受藝術的昇華。

一木居隨手可見的藝術品

這裡是一個讓你安心的住所。 除了親手參與一件藝術品的製作, 在一木居還可以或品茶, 或敘情, 或撩妹, 伴著一木居的舒適、雅致, 呼吸著未曾享受過的純氧空氣。 一木居所有的房型內都有木藝陳設和木藝傢俱, 在保證居住環境的天然舒適的前提下, 保證富有自然韻味。

一木居景觀房—木藝與自然韻味

景德鎮景美路遙,

如果走累了, 就在此歇息一晚。 山風劃過竹林催你入眠, 堅實的木床和搖曳的竹椅會勾起你多少思緒?

一木居的大廳, 藝術感十足

古韻青花丨如何到達

一木居遊多多客棧位於江西省景德鎮市昌江區三寶路一木居(三寶村委會東鄰)333000。 而景德鎮由於早些年發展經濟旅遊, 交通便利, 來往可以選擇多種路線。

【景德鎮機場】

景德鎮機場位屬於陶瓷工業園區寶石村, 距景德鎮市中心的休閒廣場約7公里。

航班有直飛上海、深圳、北京、廣州、贛州、安慶、廈門6條航線, 並有經深圳飛成都、昆明、西安、海口、三亞、南寧、北海、湛江等城市的無縫轉機航班。 其中, 上海、深圳來往景德鎮的航班每天各有一班。

機場交通:

機場專線

從機場到市區可以坐機場大巴,

大巴行駛路線為:火車站→沃爾瑪→人民廣場→珠山中路→西客站→景德鎮機場往返。 大巴班次是根據航班來定, 有航班即有機場大巴。

機場大巴票價:10元/人

機場大巴時刻表(僅供參考, 大巴班次會根據航班具體情況及變動而隨時調整)

週一、週三、週六:火車站發車9:10、11:30、17:45、19:50分;機場發車10:30、12:50、18:55 、21:00。

週二、週四、週五、周日:火車站發車9:10、17:45、19:50;機場發車10:30、12:50、21:00。

計程車

從機場打車到市區20分鐘左右車程, 打表的車費在25元左右, 但很多司機不打表, 直接開價, 價格在四五十元左右。

【景德鎮火車站】

景德鎮火車站位於皖贛鐵路上, 是贛東北地區的重要鐵路樞紐站, 以景德鎮作為始發站和終點站的列車有景德鎮至南昌、廈門、績溪縣、鷹潭等。 景德鎮周邊的幾個縣市包括浮梁縣、鄱陽縣、婺源縣,

甚至是離景德鎮較遠的都昌縣一般都選擇景德鎮火車站作為中轉, 然後轉公路交通到達目的地(具體見汽車一欄)。

地址:江西省景德鎮市通站路

交通:6路公交可到市區;打計程車, 起步費可到市區。

上海——景德鎮:可坐K782/K783, 每天一班, 12點40分發車, 淩晨4點多到達, 車程時間15.5小時;也可以選擇上海到鷹潭的列車, 每天的班次比較多, 如果是坐動車的話, 只需要5個多小時即可到達鷹潭, 再轉地面汽車即可到景德鎮。

南昌——景德鎮:每天有三班列車, 車程需時5小時左右, 硬座47元。

鷹潭——景德鎮火車站每天有十三班列車, 車程需時3小時左右, 硬座24元。

【長途汽車】

景德鎮有三個大汽車站, 其中景德鎮長途客運中心為長途汽車站, 多為跨省的長途班車;東站和南站多為省內班車,主要線路來往於景德鎮與南昌、九江、鷹潭、撫州、上饒、都昌等地。

景德鎮汽車站(景德鎮長途汽車客運中心站)

:以發往浙江省各地的班車最多,其次是安徽省,往上海、南京、武漢、深圳等大城市也有固定班線。主要固定班線有:景德鎮→南昌;景德鎮→九江;景德鎮→都昌;景德鎮→上海;景德鎮→杭州;景德鎮→上饒等。

地址:市區西北郊的迎賓大道(迎賓大道、昌江大道和瓷都大道的交匯處)

公交:市內可乘坐108路公車直接到門口。

景德鎮東站

主要固定班次:景德鎮→九江;景德鎮→撫順;景德鎮→南昌;景德鎮→樟樹等。

地址:景德鎮市通站路的景德鎮火車站附近

景德鎮汽車南站

主要固定班次:景德鎮→鷹潭;景德鎮→古南;景德鎮→餘幹;景德鎮→樂平等。

地址:景德鎮市豪德貿易廣場西街143號

古韻青花丨如陶舍重重倚岸開,舟帆日日蔽江來

身為“世界瓷都”的景德鎮擁有非常豐富的旅遊資源,包括陶瓷文化、人文景觀、生態環境等,尤以陶瓷旅遊資源對外界的影響力佔優勢,大到的獨一無二的青花機場,青花塔,小到遍滿瓷都的各類陶瓷燈柱、雕塑,可謂遍地是景。

景德鎮也被稱為手工城市,在陶瓷歷史博物區、雕塑瓷廠明清園、瑤裡風景名勝區等景點,不僅可以欣賞到精湛的陶瓷技藝,還可以自己動手製作瓷器。

【三寶國際陶藝村】

景德鎮城東南十餘裡有一片老式農宅和陶瓷作坊,叫三寶國際陶藝村。整個村子看似普通的很舊的農家小院,進入門內是一個陶泥標誌物,裡面嵌了很多瓷片、陶藝作品,院子裡有從外面引入的小溪,水清見底,躺著的瓷碗、瓷片,有的掩埋了一半在泥裡,古老的木制農具和當地的日常用品靜靜地待在一邊,原木的門上貼著的大紅春聯。原木的長涼亭,原木的農家的米桶是椅子。它隨意、簡單、毫無章法、卻野趣天成。一木居遊多多客棧就位於三寶國際陶藝村——世外陶源旁邊,這裡不僅僅是一個安心的住所,也可以體驗陶藝成型的樂趣。

這裡有原生態的生活情景、情節:房屋是從村民手中買的,院牆是20年前村民們使用“乾打壘”工藝築成的,屋內陳設也是村民們20多年前使用的生產、生活器具,近10名工匠在這裡用最原始的方法生產陶瓷和制陶工具。從2000年正式對外開放以來,已有近千名外國陶藝家來這裡創作、交流、訪問,長住的有近500餘人。獨特的原始風情和老外的紛至遝來,使三寶國際陶藝村成為遠近聞名的世外陶源。

這裡除了生活區之外,有工作室、陶藝館,還有傳統的制瓷工具、燒木柴的窯、民間藝人等,有個陶藝牆的材質是一些真正意義上的“垃圾”,斷臂的觀音、有裂紋的領袖像、沒有頭的菩薩,甚至一塊渣餅、一隻碗底、一隻變形的龍缸。這個經過整理的傳統卻成了完全意義上的現代。

【古窯民俗博覽區】

景德鎮古窯民俗博覽區主要分歷史古窯展示區和陶瓷民俗展示區兩塊,在這裡你可以看到從宋代到清代的古窯,再現了十五、十六世紀景德鎮制瓷業的風貌,欣賞獨特的瓷樂演奏。景區內的建築多由老房子改造,讓遊客在古色古香中瞭解景德鎮的陶瓷文化。

進景區大門後,各景點都有瓷制的路牌指示方向。右手邊是歷史古窯展示區,首先看到風火仙師廟,供奉著明代萬曆年間為燒窯而獻身的童賓,後人尊他為窯神。往裡走是一排作坊,出售精美的陶瓷工藝品,不過價錢都很貴。再往裡便是這個區域的重頭戲——各個時代的古窯,你可以依次看到清代鎮窯、明清禦窯(青窯、龍缸窯)、明代葫蘆窯、元代饅頭窯、宋代龍窯,花幾塊錢喝一碗窯工茶,和窯工師傅聊聊天,能知道很多瓷器和古窯的故事,茶還可以續杯。

進景區大門左手邊是陶瓷民俗展示區,首先看到的是清代建築群清園,穿過瓷碑長廊,走到盡頭是明代建築群明閭。瓷碑長廊西側的瓷音水榭(水上戲臺)則可以看免費的瓷樂演奏,所用樂器都是陶瓷做的,週一-週五演出時間:9:30、10:20、11:10、14:00、14:50、15:40,共六場,週六、周日除平時的六場外,還會在16:30加一場,每場演出時長20分鐘。

另外,在景區的一些作坊內可以付費參與陶瓷製作,親手DIY一件屬於自己的陶瓷作品。

【三閭廟古街】

三閭廟古街位於江西省景德鎮市區西北人民公園對岸,昌江與西河交匯處,昌江河兩岸的山嘴上,與鎮上“裡市渡”隔河相望,整個三閭廟古街分為明街、清街和古碼頭三部分,是著名的歷史文化街區。

三閭廟的明街長84.7米,寬4.5米,為明朝中晚嘉靖年間(1522-1566年)所建,有歷時500年仍保存完好的青磚街面,路面呈拱形,兩側有排水明溝,整條街道不如清街保存完整,平時的氣氛也比較冷清。

三閭廟的清街全長231米,寬約3米,街口有“三閭古柵”的石牌,街面用長石條、青石板鋪成,清街兩旁為各式商鋪和民宅,曾是清代時期十分繁華的商貿街,經1998年修復後,古樸中透露這一絲現代氣息。

古碼頭則是用青石條壘成的,共三層,以適應不同水位的要求,非常科學,在古碼頭上還建有一座紀念著名詩人屈原的“忠潔侯廟”,即“三閭大夫廟”,三閭大夫廟的北側就是清街的入口。

令人最飽眼福的是明街、清街兩條古街,分別為明、清兩個朝代所建。街道各具特色,充分顯示了當時的繁榮景象。

古韻青花丨膾飛金盤白雪高

景德鎮,別名“瓷都”,是中國重要的交通樞紐中心,歷史上與廣東佛山、湖北漢口、朱仙鎮並稱全國四大名鎮。景德鎮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境內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溫和濕潤,四季分明。景德鎮地方菜肴色重油濃,喜好辣椒,不論是正餐還是家常菜,辣椒都是不可缺少的調味品。風味小吃以麵點品種較多,而且制法各異,頗有特色,如:冷粉、餃子粑、堿水粑、油炸餛飩、油條包麻糍等。

【瓷泥煨雞】

景德鎮傳統名菜中有一道名為“瓷泥煨雞”的菜品,這道菜雞身完整、色澤誘人、雞肉鮮嫩、酥爛飄香、食不嵌齒。

瓷泥煨雞

此道菜品的由來是,相傳清代時,景德鎮的瓷工喜好將嫩雞去毛、破腹後,在雞腹內填滿豬肉末及生薑、蔥花、麻油、食鹽之類的佐料,再用荷葉包紮好,然後將紹興老酒淋入瓷泥中,拌勻後,最後用含酒的瓷泥將嫩雞及荷葉團團裹住,將雞埋入剛開窯的熱窯內的塾渣中,煨烤十個鐘頭左右,便可取出。剝去瓷泥與荷葉,即可食用。這種特殊方式煨烤的雞,奇香四溢,雞鮮骨酥。後傳入一些民間餐館,廚師在總結瓷工們這一烹調經驗的基礎上,又加以創新,推出更為先進的煨烤方法,使瓷泥煨雞這一民間俗菜,經久不衰、代代相傳,逐漸成為景德鎮最眾所周知的傳統名菜之一。

【冷粉】

僑居他鄉的景德鎮遊子回家鄉後做的第一件事兒通常是找個街邊的冷粉攤要上一盤地道的冷粉。在景德鎮人看來,做瓷器不過是養家之道,食冷粉才是生活之本。冷粉是江西景德鎮傳統的漢族名吃。冷粉雖然很多地方都有,但是景德鎮用的冷粉不一樣。粉條比較粗,大概半徑有0.5釐米左右(相當於普通筷子的粗細)。其製作簡單,風味獨特,物美價廉,備受當地人的喜愛。

冷粉是景德鎮的一大特色,不可錯過的景德鎮美食。製作過程簡易,先將冷粉在熱水中煮一遍,一分鐘即可,冷粉本身就是熟的,這樣做只是為了消毒和口感問題,不能煮太長時間,否則會是冷粉融化,既影響美觀又影響口感,這只是第一步,重要的是接下來的配料搭配。將胡蘿蔔切成丁,與醃制過的桔子皮、辣椒、香油、鹽味精、醬油搭配好攪拌,然後把煮過的冷粉與之混合,拌一拌就可以了。冷粉的口感在於面,味道則在於配料,在景德鎮不同的店有不同的風味,都形成了自己的獨特的口味。

【堿水粑】

堿水粑是最具傳統特色的景德鎮小吃,雖然沒有詳細的資料記載,但據傳說,宦已至少存在了幾百年.所以它的歷史比天津的狗不理還要長一些。原來只有在過年的時候才有的吃的。堿水粑炒雞蛋是最經典的,食用時切成薄片,以本地煙薰臘肉、大蒜等炒食,既能飽腹,又是下酒佳餚。

多為跨省的長途班車;東站和南站多為省內班車,主要線路來往於景德鎮與南昌、九江、鷹潭、撫州、上饒、都昌等地。

景德鎮汽車站(景德鎮長途汽車客運中心站)

:以發往浙江省各地的班車最多,其次是安徽省,往上海、南京、武漢、深圳等大城市也有固定班線。主要固定班線有:景德鎮→南昌;景德鎮→九江;景德鎮→都昌;景德鎮→上海;景德鎮→杭州;景德鎮→上饒等。

地址:市區西北郊的迎賓大道(迎賓大道、昌江大道和瓷都大道的交匯處)

公交:市內可乘坐108路公車直接到門口。

景德鎮東站

主要固定班次:景德鎮→九江;景德鎮→撫順;景德鎮→南昌;景德鎮→樟樹等。

地址:景德鎮市通站路的景德鎮火車站附近

景德鎮汽車南站

主要固定班次:景德鎮→鷹潭;景德鎮→古南;景德鎮→餘幹;景德鎮→樂平等。

地址:景德鎮市豪德貿易廣場西街143號

古韻青花丨如陶舍重重倚岸開,舟帆日日蔽江來

身為“世界瓷都”的景德鎮擁有非常豐富的旅遊資源,包括陶瓷文化、人文景觀、生態環境等,尤以陶瓷旅遊資源對外界的影響力佔優勢,大到的獨一無二的青花機場,青花塔,小到遍滿瓷都的各類陶瓷燈柱、雕塑,可謂遍地是景。

景德鎮也被稱為手工城市,在陶瓷歷史博物區、雕塑瓷廠明清園、瑤裡風景名勝區等景點,不僅可以欣賞到精湛的陶瓷技藝,還可以自己動手製作瓷器。

【三寶國際陶藝村】

景德鎮城東南十餘裡有一片老式農宅和陶瓷作坊,叫三寶國際陶藝村。整個村子看似普通的很舊的農家小院,進入門內是一個陶泥標誌物,裡面嵌了很多瓷片、陶藝作品,院子裡有從外面引入的小溪,水清見底,躺著的瓷碗、瓷片,有的掩埋了一半在泥裡,古老的木制農具和當地的日常用品靜靜地待在一邊,原木的門上貼著的大紅春聯。原木的長涼亭,原木的農家的米桶是椅子。它隨意、簡單、毫無章法、卻野趣天成。一木居遊多多客棧就位於三寶國際陶藝村——世外陶源旁邊,這裡不僅僅是一個安心的住所,也可以體驗陶藝成型的樂趣。

這裡有原生態的生活情景、情節:房屋是從村民手中買的,院牆是20年前村民們使用“乾打壘”工藝築成的,屋內陳設也是村民們20多年前使用的生產、生活器具,近10名工匠在這裡用最原始的方法生產陶瓷和制陶工具。從2000年正式對外開放以來,已有近千名外國陶藝家來這裡創作、交流、訪問,長住的有近500餘人。獨特的原始風情和老外的紛至遝來,使三寶國際陶藝村成為遠近聞名的世外陶源。

這裡除了生活區之外,有工作室、陶藝館,還有傳統的制瓷工具、燒木柴的窯、民間藝人等,有個陶藝牆的材質是一些真正意義上的“垃圾”,斷臂的觀音、有裂紋的領袖像、沒有頭的菩薩,甚至一塊渣餅、一隻碗底、一隻變形的龍缸。這個經過整理的傳統卻成了完全意義上的現代。

【古窯民俗博覽區】

景德鎮古窯民俗博覽區主要分歷史古窯展示區和陶瓷民俗展示區兩塊,在這裡你可以看到從宋代到清代的古窯,再現了十五、十六世紀景德鎮制瓷業的風貌,欣賞獨特的瓷樂演奏。景區內的建築多由老房子改造,讓遊客在古色古香中瞭解景德鎮的陶瓷文化。

進景區大門後,各景點都有瓷制的路牌指示方向。右手邊是歷史古窯展示區,首先看到風火仙師廟,供奉著明代萬曆年間為燒窯而獻身的童賓,後人尊他為窯神。往裡走是一排作坊,出售精美的陶瓷工藝品,不過價錢都很貴。再往裡便是這個區域的重頭戲——各個時代的古窯,你可以依次看到清代鎮窯、明清禦窯(青窯、龍缸窯)、明代葫蘆窯、元代饅頭窯、宋代龍窯,花幾塊錢喝一碗窯工茶,和窯工師傅聊聊天,能知道很多瓷器和古窯的故事,茶還可以續杯。

進景區大門左手邊是陶瓷民俗展示區,首先看到的是清代建築群清園,穿過瓷碑長廊,走到盡頭是明代建築群明閭。瓷碑長廊西側的瓷音水榭(水上戲臺)則可以看免費的瓷樂演奏,所用樂器都是陶瓷做的,週一-週五演出時間:9:30、10:20、11:10、14:00、14:50、15:40,共六場,週六、周日除平時的六場外,還會在16:30加一場,每場演出時長20分鐘。

另外,在景區的一些作坊內可以付費參與陶瓷製作,親手DIY一件屬於自己的陶瓷作品。

【三閭廟古街】

三閭廟古街位於江西省景德鎮市區西北人民公園對岸,昌江與西河交匯處,昌江河兩岸的山嘴上,與鎮上“裡市渡”隔河相望,整個三閭廟古街分為明街、清街和古碼頭三部分,是著名的歷史文化街區。

三閭廟的明街長84.7米,寬4.5米,為明朝中晚嘉靖年間(1522-1566年)所建,有歷時500年仍保存完好的青磚街面,路面呈拱形,兩側有排水明溝,整條街道不如清街保存完整,平時的氣氛也比較冷清。

三閭廟的清街全長231米,寬約3米,街口有“三閭古柵”的石牌,街面用長石條、青石板鋪成,清街兩旁為各式商鋪和民宅,曾是清代時期十分繁華的商貿街,經1998年修復後,古樸中透露這一絲現代氣息。

古碼頭則是用青石條壘成的,共三層,以適應不同水位的要求,非常科學,在古碼頭上還建有一座紀念著名詩人屈原的“忠潔侯廟”,即“三閭大夫廟”,三閭大夫廟的北側就是清街的入口。

令人最飽眼福的是明街、清街兩條古街,分別為明、清兩個朝代所建。街道各具特色,充分顯示了當時的繁榮景象。

古韻青花丨膾飛金盤白雪高

景德鎮,別名“瓷都”,是中國重要的交通樞紐中心,歷史上與廣東佛山、湖北漢口、朱仙鎮並稱全國四大名鎮。景德鎮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境內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溫和濕潤,四季分明。景德鎮地方菜肴色重油濃,喜好辣椒,不論是正餐還是家常菜,辣椒都是不可缺少的調味品。風味小吃以麵點品種較多,而且制法各異,頗有特色,如:冷粉、餃子粑、堿水粑、油炸餛飩、油條包麻糍等。

【瓷泥煨雞】

景德鎮傳統名菜中有一道名為“瓷泥煨雞”的菜品,這道菜雞身完整、色澤誘人、雞肉鮮嫩、酥爛飄香、食不嵌齒。

瓷泥煨雞

此道菜品的由來是,相傳清代時,景德鎮的瓷工喜好將嫩雞去毛、破腹後,在雞腹內填滿豬肉末及生薑、蔥花、麻油、食鹽之類的佐料,再用荷葉包紮好,然後將紹興老酒淋入瓷泥中,拌勻後,最後用含酒的瓷泥將嫩雞及荷葉團團裹住,將雞埋入剛開窯的熱窯內的塾渣中,煨烤十個鐘頭左右,便可取出。剝去瓷泥與荷葉,即可食用。這種特殊方式煨烤的雞,奇香四溢,雞鮮骨酥。後傳入一些民間餐館,廚師在總結瓷工們這一烹調經驗的基礎上,又加以創新,推出更為先進的煨烤方法,使瓷泥煨雞這一民間俗菜,經久不衰、代代相傳,逐漸成為景德鎮最眾所周知的傳統名菜之一。

【冷粉】

僑居他鄉的景德鎮遊子回家鄉後做的第一件事兒通常是找個街邊的冷粉攤要上一盤地道的冷粉。在景德鎮人看來,做瓷器不過是養家之道,食冷粉才是生活之本。冷粉是江西景德鎮傳統的漢族名吃。冷粉雖然很多地方都有,但是景德鎮用的冷粉不一樣。粉條比較粗,大概半徑有0.5釐米左右(相當於普通筷子的粗細)。其製作簡單,風味獨特,物美價廉,備受當地人的喜愛。

冷粉是景德鎮的一大特色,不可錯過的景德鎮美食。製作過程簡易,先將冷粉在熱水中煮一遍,一分鐘即可,冷粉本身就是熟的,這樣做只是為了消毒和口感問題,不能煮太長時間,否則會是冷粉融化,既影響美觀又影響口感,這只是第一步,重要的是接下來的配料搭配。將胡蘿蔔切成丁,與醃制過的桔子皮、辣椒、香油、鹽味精、醬油搭配好攪拌,然後把煮過的冷粉與之混合,拌一拌就可以了。冷粉的口感在於面,味道則在於配料,在景德鎮不同的店有不同的風味,都形成了自己的獨特的口味。

【堿水粑】

堿水粑是最具傳統特色的景德鎮小吃,雖然沒有詳細的資料記載,但據傳說,宦已至少存在了幾百年.所以它的歷史比天津的狗不理還要長一些。原來只有在過年的時候才有的吃的。堿水粑炒雞蛋是最經典的,食用時切成薄片,以本地煙薰臘肉、大蒜等炒食,既能飽腹,又是下酒佳餚。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