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周彩存教授團隊:七種自身抗體分子譜在肺癌早篩早診中的臨床價值

上海市肺科醫院腫瘤科周彩存教授團隊在肺癌早診領域持續科研攻關。 基於我國肺癌高發的區域, 以上海市肺科醫院為組長單位, 聯合北京胸科醫院、浙江省腫瘤醫院、河南省腫瘤醫院、湖北省人民醫院和南京鼓樓醫院六家單位, 開展了前瞻性、多中心臨床研究。 本研究是國內第一次大規模的針對中國人群進行肺癌自身抗體分子譜篩查的臨床研究, 通過對2848例臨床樣本進行系統分析, 首次確認肺癌血清七種自身抗體在肺癌早期診斷中的重要臨床應用價值。 主要研究成果發表在國際頂尖腫瘤免疫學雜誌“Oncolmmunology”,

獲得全球同行的高度評價。

1.總體研究思路

該研究著眼於目前美國低劑量螺旋CT肺癌篩查的利弊與英國NHS開展的肺癌自身抗體分子血液篩查進展, 結合目前國內臨床越來越多的肺小結節診斷難題, 周彩存教授團隊通過多年臨床研究, 試圖回答以下臨床面臨的難題:如何合理應用影像學與血液分子標記物檢查全面評估和篩查早期肺部腫瘤?中國肺癌篩查開展過程中血液檢查究竟能發揮什麼樣的臨床價值?目前在高度困惑臨床的肺小結節診斷過程中這七個自身抗體分子指標究竟能提供什麼樣臨床資訊?

2.七種自身抗體譜在肺小結節分層管理的重要價值

隨著胸部CT的廣泛應用, 臨床遇到的肺內小結節越來越多,

其病因複雜、病變小, 臨床表現缺乏特異性, 肺小結節的診治一直是臨床上的難點。 研究團隊開展了肺小結節前瞻性隨防, 結果表明, 肺癌七種自身抗體譜對於8毫米以下肺部小結節與8毫米以上肺小結節, 對於實性結節、半實性結節與磨玻璃結節都有90% 以上高特異性。 資料表明, 對於肺小結節人群如果七種肺癌自身抗體譜指標陽性, 提示微小病灶有腫瘤侵襲的可能, 建議納入肺小結節高危(High risk)分層管理。

3.CT聯合肺癌七種自身抗體譜, 更有效肺癌篩查

美國國立肺癌篩查試驗研究結果表明:與X線胸片相比, 採用低劑量螺旋CT(LDCT)對肺癌高危人群進行篩查可使肺癌死亡率降低20%。 低劑量螺旋CT的里程碑的肺癌篩查價值得到越來越多人的認可。

然而, 低劑量螺旋CT針對肺小結節高達96%假陽性, 持續的CT暴露可能誘發第二腫瘤等多種未知風險因素等不足, 美國將胸部CT篩查限制在50歲以上重度男性吸煙的人群, 50歲以下的重度男性吸煙者與美國女性如何開展肺癌早診, 美國腫瘤界也在持續關注血液檢查的應用範圍與模式。 英國NHS在2012年開展了肺癌血液自身抗體篩查研究的探索。 但是, 美國與歐洲開展肺癌篩查的研究都是基於男性煙民肺癌高危人群的篩查, 中國肺癌流行病學的特點有其自身規律, 開展符合中國人群特徵的肺癌篩查專案和管理策略是我們目前亟待解決的問題。

本研究開展的基於中國人種進行腫瘤免疫抗體分子譜的臨床研究表明,

肺部七種自身抗體譜對吸煙與不吸煙人群、男性與女性、肺癌不同分期與亞型都有很好的敏感性與特異性。 總體來說, 單獨使用七種抗體譜診斷肺癌的敏感性61%, 特異性90%。 胸部CT與肺癌七種身抗體譜聯合, 診斷肺癌的陽性預測值可達95.0%。 對肺部小結節患者的前瞻性佇列研究發現, 肺癌七種自身抗體譜聯合胸部低劑量螺旋CT可以顯著降低低劑量螺旋CT的假陽性率, 並提高其陽性預測值。 以上結果說明, 肺癌七種自身抗體在肺癌的臨床診斷和肺部小結節的輔助診斷(聯合低劑量螺旋CT)中具有很好的臨床應用價值。

4.研究展望

臨床中肺癌患者確診時多已失去手術治癒的機會, 這是肺癌長期生存率低的主要原因。

早期篩查是提高肺癌總體生存率的關鍵。 目前, CFDA批准肺癌七種自身抗體譜產品用於肺癌的輔助診斷。 隨著我們的不斷探索和研究, 以肺癌七種自身抗體為主的血液檢查手段, 將會被越來越多的應用到肺癌的早期診斷和篩查策略中。 進而幫助臨床醫生發現更多早期肺癌, 挽救更多肺癌患者生命與家庭!

專家簡介

周彩存

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同濟大學附屬上海市肺科醫院,同濟大學醫學院腫瘤研究所;中國臨床腫瘤學會常務理事;中國醫促會胸部腫瘤分會主委;中國抗癌協會肺癌專業委員會常委;上海市抗癌協會肺癌分子靶向和免疫治療專委會主委中國抗癌協會腫瘤藥物臨床研究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檢驗醫學•中華檢驗醫學網

全國最具影響力的檢驗醫學新媒體平臺

周彩存

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同濟大學附屬上海市肺科醫院,同濟大學醫學院腫瘤研究所;中國臨床腫瘤學會常務理事;中國醫促會胸部腫瘤分會主委;中國抗癌協會肺癌專業委員會常委;上海市抗癌協會肺癌分子靶向和免疫治療專委會主委中國抗癌協會腫瘤藥物臨床研究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檢驗醫學•中華檢驗醫學網

全國最具影響力的檢驗醫學新媒體平臺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