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關於痔瘡的幾個誤區,你知道嗎?

1.十人九痔

這四個字是痔瘡最好的廣告詞, 如果真是這樣, 那全國所有的肛腸醫生24小時不停歇恐怕也看不過來。 這句俗語之所以能流傳開, 完全在於我國對“痔”的判定標準。 突起即痔, 疼痛即痔, 瘙癢即痔, 痔就是肛門不適的代名詞, 這樣十人九痔當然可能。 同樣是地球人, 英國人發病率13.3%, 而美國人只有5%。

2.兒童不得痔瘡

痔瘡是年齡的標誌, 隨著年齡的增長, 發病率也會上升, 但這並不意味著兒童就不會得痔。 有些體質瘦弱或有便秘的兒童, 在排便時肛周會突出紫色的泡泡, 大的時候有小指甲蓋大, 這其實是靜脈曲張外痔。 多數情況下通過改善便秘就可以, 但如果單個過大也可做個小手術來解決。

3.吃辣椒得痔瘡

在我國廣大的西南和西北地方, 人們普遍喜歡吃辣, 而東南地區則不喜歡辣食, 我們並沒有發現這兩個區域的痔瘡發病率有大的差異。

但為何有此誤區產生?對一些平時很少進辣食者突然大量進食, 這就很危險了。 所以有些患者問手術後還能不能吃辣的?答案是:可以!但應適量。

4.因為不痛所以無痔

有些患者來診, 一檢查是挺嚴重的痔, 但他(她)卻說:“我從來不痛, 怎麼會有痔呢?”不痛不一定就非痔, 痛也不一定是痔。 痔最常見症狀是出血和脫垂, 一般不痛, 只有伴血栓水腫急性發作才會痛。 肛門疼痛的原因還有膿腫等其它原因, 所以不能用痛否來判斷是否有痔。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