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全國兩會鏡頭:四川代表委員履職建言

◆通過手語翻譯, 高曉笛委員(中)正在和其他委員交流。

▼王計委員認為,有必要在法規層面明確支援初創科技型企業實施員工持股和分紅激勵。

張克儉代表建議, 支持四川開展軍民融合政策先行先試、推動四川國防科技工業與製造業深度融合。

褚豔芳代表建議,

加快建設全國統一的電力市場, 為清潔能源跨區消納創造條件。 川報集團特派記者 何海洋 田為 攝

解決棄水難題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

“解決棄水問題終於寫進了政府工作報告。 ”2017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 抓緊解決機制和技術問題, 優先保障可再生能源發電上網, 有效緩解棄水、棄風、棄光狀況。 這讓全國政協委員、國家電網公司西南分部主任王抒祥備受鼓舞。

王抒祥已連續三年提交相關提案。 而這三年, 四川棄水電量逐年遞增。 “清潔能源不能白白棄掉, 四川等不起了。 ”為此, 多名四川團全國人大代表和住川全國政協委員建議採取切實舉措, 促進清潔能源消納。

痛點

風電光伏全額消納, 水電被排除在外

對策

建議國家對水電進行保障性收購

雖然《可再生能源法》明確規定水電是可再生能源, 但10多年來水電一直未能享受風電、太陽能等非水可再生能源的主要激勵政策。 水電被排擠在全額保障性收購政策外, 導致水電消納受阻。

而受端省份不願意接納四川水電的意願強烈, 一些東部省份在“十三五”電力規劃中明確限定外購電的價格和電量, 不得高於省內煤電標杆上網電價, 占比不得超過全社會用電量的20%。

全國人大代表、國網四川省電力公司副總經理、成都供電公司總經理褚豔芳認為, 在清潔能源棄水的同時, 一味強調風電、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全額收購, 顯得有些捨本逐末。 她建議, 應儘快把水電納入可再生能源全額保障性收購範圍。

針對受端省份不願意接納四川水電的現狀, 褚豔芳建議要加快構建全國統一電力市場, 下達各省清潔能源消費比重硬指標, 加大考核力度, 並通過全面推行碳排放交易等各項措施, 為清潔能源跨區消納創造有利的市場環境和條件。 “只有改變考核‘指揮棒’, 才能使地方政府有責任和動力。 ”褚豔芳說, 目前, 全國非化石能源裝機占比約36.7%, 而四川占比達80%, 高於全國平均水準43個百分點。 而東中部一些發達省份, 清潔能源占比還很低, 建議對於清潔能源占比完不成任務的省份, 國家不再新核准其建設燃煤機組。

原標題:代表委員三條建議促水電消納

用電增速放緩, 發電裝機過剩

建議加大電能替代力度, 促進本地消納

“十二五”期間,四川水電進入大規模集中投產期,全省水電5年來累計投產達3976萬千瓦,年均增長18.6%,相當於投產近兩座三峽電站。風電、光伏等新能源也同步進入高速增長階段。而受宏觀經濟影響,我省全社會用電量增速放緩。發電裝機快速增加與省內外用電需求的脫節,導致全省發電產能相對過剩。

全國人大代表、省委省政府決策諮詢委員會副主任王海林說:“我們現在仍然是在進行‘清潔能源逆交換’。”他進一步解釋,我省一年要使用1200萬噸汽柴油,自己只能生產200多萬噸,從省外購進1000多萬噸。每年從省外買進2000多萬噸煤用於發電、燒鍋爐等生產生活,而水電卻在白白流掉。他認為,解決棄水消納問題,眼睛除了盯著外送,還要想辦法內銷。他建議我省應研究出臺優惠電價政策,積極鼓勵在生產生活領域多用水電,少用煤炭和汽柴油。大力推廣以電代煤、以電代油,例如積極推動燃煤鍋爐改造,推動電動汽車的發展和普及。

窩電嚴重,特高壓外送通道受阻

建議國家層面明確輸電工程落點,儘快開工

截至2016年底,四川水電裝機突破7000萬千瓦,約占全國的1/5,是全國重要的清潔能源基地。“四川水電有兩個痛點,窩電嚴重,一個點是攀西地區,主要是金沙江、雅礱江的電送不出去;另一個點在雅安地區,大渡河棄水嚴重。”全國人大代表、涼山州委書記林書成說,建設川電外送第四回特高壓直流通道是解決四川棄水問題的關鍵,根據已開展的前期工作,各方一致認同涼山鹽源縣為工程起點,但落點省份對通道具體落點有不同意見,導致工程暫時擱置。

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已印發的電力發展“十三五”規劃,明確提出四川第四回特高壓直流通道在“十三五”期間建成投產,但未對落點進行明確。王抒祥表示,如果今年能核准300多億元投資、橫跨四五個省份,長達1700多公里的特高壓輸電工程,最快也要到2020年才能建成,時間非常緊迫。建議國家有關部門加快四川水電外送第四回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的前期工作進度,明確專案落點,儘快核准專案,爭取早日開工建設。同時,提前啟動後續特高壓交直流工程的前期工作,保障遠期四川水電外送的需要。

□川報集團特派記者 李欣憶 鐘振宇 龐峰偉

促進本地消納

“十二五”期間,四川水電進入大規模集中投產期,全省水電5年來累計投產達3976萬千瓦,年均增長18.6%,相當於投產近兩座三峽電站。風電、光伏等新能源也同步進入高速增長階段。而受宏觀經濟影響,我省全社會用電量增速放緩。發電裝機快速增加與省內外用電需求的脫節,導致全省發電產能相對過剩。

全國人大代表、省委省政府決策諮詢委員會副主任王海林說:“我們現在仍然是在進行‘清潔能源逆交換’。”他進一步解釋,我省一年要使用1200萬噸汽柴油,自己只能生產200多萬噸,從省外購進1000多萬噸。每年從省外買進2000多萬噸煤用於發電、燒鍋爐等生產生活,而水電卻在白白流掉。他認為,解決棄水消納問題,眼睛除了盯著外送,還要想辦法內銷。他建議我省應研究出臺優惠電價政策,積極鼓勵在生產生活領域多用水電,少用煤炭和汽柴油。大力推廣以電代煤、以電代油,例如積極推動燃煤鍋爐改造,推動電動汽車的發展和普及。

窩電嚴重,特高壓外送通道受阻

建議國家層面明確輸電工程落點,儘快開工

截至2016年底,四川水電裝機突破7000萬千瓦,約占全國的1/5,是全國重要的清潔能源基地。“四川水電有兩個痛點,窩電嚴重,一個點是攀西地區,主要是金沙江、雅礱江的電送不出去;另一個點在雅安地區,大渡河棄水嚴重。”全國人大代表、涼山州委書記林書成說,建設川電外送第四回特高壓直流通道是解決四川棄水問題的關鍵,根據已開展的前期工作,各方一致認同涼山鹽源縣為工程起點,但落點省份對通道具體落點有不同意見,導致工程暫時擱置。

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已印發的電力發展“十三五”規劃,明確提出四川第四回特高壓直流通道在“十三五”期間建成投產,但未對落點進行明確。王抒祥表示,如果今年能核准300多億元投資、橫跨四五個省份,長達1700多公里的特高壓輸電工程,最快也要到2020年才能建成,時間非常緊迫。建議國家有關部門加快四川水電外送第四回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的前期工作進度,明確專案落點,儘快核准專案,爭取早日開工建設。同時,提前啟動後續特高壓交直流工程的前期工作,保障遠期四川水電外送的需要。

□川報集團特派記者 李欣憶 鐘振宇 龐峰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