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馬旭明代表:貫徹精神 籌畫“工業糧倉”再創輝煌

人民網北京10月21日電 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深化改革加快東北等老工業基地振興,發揮優勢推動中部地區崛起。 作為老工業基地之一的黃石市如何貫徹落實?需要克服哪些主要問題?日前,十九大代表、湖北省黃石市委書記馬旭明接受媒體採訪,就此展開探討和交流。

記者:作為黨的十九大代表,您聆聽和學習報告後,有什麼體會?

馬旭明:聆聽十九大報告後倍受鼓舞催人奮進

黨的十九大是我們黨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會議。 作為黨的十九大代表,我現場聆聽了習近平同志所作的報告,深感自豪,倍受鼓舞,振奮人心,催人奮進。

報告立意高遠、總攬全域、內涵豐富、富於創新,作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重大判斷,明確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時間表和路線圖,通篇閃耀著馬克思主義真理光輝,是我們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在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政治宣言和行動綱領,具有劃時代的里程碑意義。

記者:十九大報告中提到,必須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 作為傳統工業強市,黃石工業發展的現狀如何?“十三五”期間,黃石工業進一步騰飛要克服哪些主要問題?

馬旭明:加速轉型升級黃石工業騰飛必須克服四個問題

黃石曾被譽為“工業糧倉”,是一座典型的資源型城市、老工業基地。

進入21世紀以來,隨著礦產資源瀕臨枯竭以及新型工業化的快速發展,黃石與許多資源型城市一樣,由於產業結構、生態環境、民生欠帳等因素,工業發展逐步進入了爬坡期、轉型期。

當前,黃石工業發展正處在戰略機遇疊加期和轉型升級關鍵期。 “十三五”時期,我們要想實現工業進一步騰飛,必須著力克服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一是工業結構的問題。 長期資源型發展模式,導致黃石工業呈現“重重、輕輕”的結構特點,重工業太重,輕工業太輕,目前全市工業輕重比為17.5:82.5。 二是產業聚集度的問題。 主要表現為產業空間佈局分散、聚集度不高,沒有形成完整產業鏈。 比如,我市銅產業、特鋼產業在全國有名有地位,但銅產品、特鋼產品大多外銷,在本地延伸加工的不多,相關上下游產業沒有在黃石形成集群。

三是產品附加值的問題。 原材料產品較多,中高端和終端產品不夠,很多產品處在產品鏈前端和價值鏈的低端,效益不高。 四是企業創新能力的問題。 黃石大型企業創新能力較強,但中小微企業創新能力有待提升,企業設立研發機構不積極,研發投入強度不夠。

記者:在國家強調新型工業化的背景下,黃石工業發展的方向在哪裡?如何再創輝煌?

馬旭明:堅持“工業強市”戰略不動搖開創黃石經濟新局面

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深化改革加快東北等老工業基地振興”“支援資源型地區經濟轉型發展”,這為我們資源型城市、老工業基地轉型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基本遵循,增強了發展信心。

習近平同志也曾強調:“工業是立國之本。 ”應該說,黃石的根基在工業,優勢在工業;痛點在工業,難點在工業;差距在工業,短板在工業;希望在工業,出路在工業。 所以,市委堅持把工業發展作為實現趕超發展的著力點和突破口,向全市發出了“堅持工業強市、加快趕超發展”的號召,並出臺了《三年攻堅行動計畫》。

記者:今年4月,黃石成功獲批國家首批老工業城市和資源型城市轉型升級示範區。 按黨中央部署,生態文明建設、旅遊服務業發展是老工業城市轉型的重要方向,作為首批產業轉型升級示範區,黃石將在哪些領域進行探索,圍繞哪些重點任務如何開展工作,有沒有時間表?

馬旭明:黃石計畫三年初步建成先進製造業中心

黃石成功獲批國家首批產業轉型升級示範區,這是黨中央對黃石這座老工業城市的關心和厚愛,也是黃石加快轉型發展的一次千載難逢的重大機遇。 我們圍繞四個重點領域,明確了示範區建設的六大重點任務,總的目標是計畫通過三年努力,初步建成先進製造業中心。 我們將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拿出“首批”的闖勁,作出“首批”的擔當,努力為老工業城市和資源型城市轉型發展趟出的一條可複製、可借鑒的新路子。 (黃時軒)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