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2017(第四屆)浙江城市治理論壇在杭州成功舉辦

2017年9月23日,以“城市建設系統性思維與城中村改造治理”為主題的2017(第四屆)浙江城市治理論壇在杭州召開。 本次論壇由浙江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杭州市城鄉建設委員會指導,杭州國際城市學研究中心、杭州市保障性住房建設管理辦公室(杭州市城中村改造辦公室)聯合主辦,浙江省城市治理研究中心(省哲社重點研究基地)、中國(杭州)智慧城市研究院承辦。

浙江省社科規劃辦公室俞曉光主任,杭州國際城市學研究中心黨組書記、主任江山舞,杭州城鄉建委黨委委員、市保障性住房建設管理辦公室(杭州市城中村改造辦公室)黨總支書記、主任褚燁分別代表論壇指導單位和主辦單位致辭。

浙江工業大學副校長、浙江工業大學經貿管理學院院長虞曉芬教授,浙江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土地管理系主任、浙江大學土地與國家發展研究院總工程師吳宇哲教授,山東大學政治學與公共管理學院城市管理與公共政策研究所所長王佃利教授,浙江工業大學建築工程學院院長陳前虎教授,杭州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總工程師楊毅棟,杭州市政協辦公廳副巡視員張和平、上海財經大學特聘教授鄭榮華等專家學者出席。 來自國內相關高校、研究機構的專家學者及城市學博士生、碩士生共40餘人參加論壇。 論壇由浙江省政府參事、浙江省委黨校原副校長、浙江省城市治理研究中心首席專家馬力宏教授主持。

江山舞主任代表主辦單位向出席論壇的領導、專家表示衷心感謝。 他說,杭州城研中心(浙江城市治理研究中心)立足於杭州,致力於城市問題研究,努力建設以破解“城市病”為己任的城市學專業智庫。 近年來,杭州城研中心(浙江城市治理研究中心)堅持城市規劃、建設、保護、治理、經營、研究相結合,為各級政府提供具有前瞻性、系統性、可操作性的智庫產品,受到廣泛好評。 杭州國際城市學研究中心聯合杭州市保障性住房建設管理辦公室(杭州市城中村改造辦公室)主辦本屆浙江城市治理論壇,旨在貫徹落實中央城市工作會議精神,推動我國城市治理研究成果跨學科、跨領域、跨部門、跨行業廣泛交流。

浙江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土地管理系主任,浙江大學土地與國家發展研究院總工程師吳宇哲教授以“以人為本的城中村治理探討”為題作主旨發言。 他提出,城中村治理難點的癥結在於如何改革戶籍制度,實現外來人口的社會保障。 從人的角度來看,城中村治理有三種模式,一是原住民少、外來人口少,通常是處於城市邊緣地帶,遠離城市服務邊界,應給予一步到位的拆遷安置;二是原住民多、外來人口多,同時處於城市城市空間增長邊界和城市服務邊界的邊緣,城市服務覆蓋沒有跟上城市空間的擴張,城中村改造滯後於城市化進程,應對原住民進行拆遷安置,為外來人口建造充足的保障性住房;三是原住民多、外來人口也多,是位於城市空間增長邊界之內,臨近城市服務空間,城市服務覆蓋沒有跟上城市空間的擴張,並可能具有一定的特色文化與傳統,應綜合整治,為外來人口提供充足的保障性住房。

杭州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總工程師楊毅棟以“功能提升導向的城中村改造存量土地利用”為題作主旨發言。 他指出,隨著城市發輾轉型,杭州發展戰略目標的提升,對城市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城中村改造用地是杭州主城區提升城市發展功能和品質,實現戰略目標的重要空間載體。 結合目前杭州市城市規劃院正在承擔的杭州市城中村改造規劃設計,他提出了改造土地利用策略的總體思路:一是推動城市能級提升,加強中心體系建設;二是落實優化“三公用地”,補齊公共服務設施短板;三是改善公共服務設施,增強配套服務水準;四是落實公用設施,確保市政支撐能力;五是優化公共開放空間,增強城市活力;六是凸顯歷史人文底蘊,留住鄉愁延續文化傳承;七是統籌落實農居安置和留用地,保障城中村百姓權益。

浙江工業大學副校長,浙江工業大學經貿管理學院院長虞曉芬教授以“城中村改造與流動人口的生產生活——基於杭州市的抽樣調查”為題作主旨發言。 她指出,城中村拆遷對杭州外來務工人員生活影響巨大,首先應明確三級目標,初級目標是扭轉外來務工人員現階段居住困難的狀況,為其提供安全、經濟、適用的住房,同時提升外來務工人員的就業穩定性和城市勞動力供給的可持續性;中級目標是説明部分有能力也有意願長期留城定居的外來務工人員融入城市,實現住房保障市民化;高級目標是最終統籌城鄉形成城鄉一體住房體系,保障和實現城鄉住房福利公平。 具體建議包括:一是適當調整城中村改造的時序,減緩社會壓力;二是加快規劃建設一批外來務工人員專用住房;三是強化用人單位的社會責任,發揮企業主體作用;四是擴大住房保障覆蓋面,賦予可積分享受住房保障權利;五是發展“城中村”現代租賃服務業;六是加強政策扶持,強化監督指導。

會上,杭州市政協辦公廳副巡視員張和平以“城中村改造:城市有機更新的新契機”為題,山東大學政治學與公共管理學院教授王佃利以“以‘城市更新’化解鄰避衝突——以濟南市曆城二中與齊魯製藥廠的‘呼吸之爭’為例”為題,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公共管理系主任邵任薇教授以“廣州城中村改造的模式與經驗總結”為題,溫州市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副主任黃偉龍以“城中村改造模式分析”為題,上海財經大學中國城市與區域實驗室特聘教授鄭榮華以“城中村的演化與再生”為題,浙江工業大學建築工程學院院長陳前虎教授以“讓衰退的孤島融入復興的海洋——對當前城中村改造的思考”為題,杭州市資料資源管理局資料資源管理處處長、教授級高工齊同軍以“城市資料大腦與城中村改造”為題,華東勘測設計研究院數位工程中心副主任、教授級高工王國光以“BIM技術在城市建設和舊城改造中的應用”為題,浙江省委黨校公共管理教研部副教授屈群蘋以“新型城鎮化背景下‘村改居’衍生問題及其治理”為題,浙江財經大學城市發展與管理系副教授倪建偉以“城中村改造中社會治理的新問題”為題,杭州國際城市學研究中心城市學研究一處(發展規劃研究處)副處長、副研究員李明超以“城中村改造治理的系統性思維分析框架”為題作主題發言。

馬力宏校長總結。他說,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首次提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城市治理在我國城市化過程中的作用日益凸顯。研究如何破解城市病,推進城市治理、指導城市科學發展,既把握了未來發展趨勢,也是本次論壇的議題。論壇搭建了專家學者與城市管理者溝通對話的新平臺,探索了城市學研究成果轉化應用的新管道,希望本次論壇的豐碩成果,能夠推動城市學研究不斷發展。杭州城研中心是國內目前具有較大影響的城市學智庫,積極依託浙江城市治理研究中心這一省級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推動相關研究工作,希望與在座高等院校、研究單位及城市管理部門繼續加強合作,共同探討城市發展過程中的重大問題,打造浙江城市治理研究的新高地。

論壇圍繞城中村改造的常規模式與經驗總結、集體留用地與城中村拆後土地利用、城中村改造與流動人口的生產生活、安置補償方式與安置房小區長效管理、以及城中村改造與重大專案的結合推進等主題展開討論,既注重從理論上指導問題,又突出從實踐中發現問題,對城市建設系統性思維與城中村改造治理的新理念、新思路、新路徑提供了智力支援、理論支撐和實踐探索,有助於提高城中村治理能力,提升城市發展品質;有助於打造城市學研究2.0版,探索中國新型城市化的發展之路;有助於不斷擴大杭州城研中心(浙江城市治理研究中心)的社會影響力和學術輻射力。

具體建議包括:一是適當調整城中村改造的時序,減緩社會壓力;二是加快規劃建設一批外來務工人員專用住房;三是強化用人單位的社會責任,發揮企業主體作用;四是擴大住房保障覆蓋面,賦予可積分享受住房保障權利;五是發展“城中村”現代租賃服務業;六是加強政策扶持,強化監督指導。

會上,杭州市政協辦公廳副巡視員張和平以“城中村改造:城市有機更新的新契機”為題,山東大學政治學與公共管理學院教授王佃利以“以‘城市更新’化解鄰避衝突——以濟南市曆城二中與齊魯製藥廠的‘呼吸之爭’為例”為題,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公共管理系主任邵任薇教授以“廣州城中村改造的模式與經驗總結”為題,溫州市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副主任黃偉龍以“城中村改造模式分析”為題,上海財經大學中國城市與區域實驗室特聘教授鄭榮華以“城中村的演化與再生”為題,浙江工業大學建築工程學院院長陳前虎教授以“讓衰退的孤島融入復興的海洋——對當前城中村改造的思考”為題,杭州市資料資源管理局資料資源管理處處長、教授級高工齊同軍以“城市資料大腦與城中村改造”為題,華東勘測設計研究院數位工程中心副主任、教授級高工王國光以“BIM技術在城市建設和舊城改造中的應用”為題,浙江省委黨校公共管理教研部副教授屈群蘋以“新型城鎮化背景下‘村改居’衍生問題及其治理”為題,浙江財經大學城市發展與管理系副教授倪建偉以“城中村改造中社會治理的新問題”為題,杭州國際城市學研究中心城市學研究一處(發展規劃研究處)副處長、副研究員李明超以“城中村改造治理的系統性思維分析框架”為題作主題發言。

馬力宏校長總結。他說,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首次提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城市治理在我國城市化過程中的作用日益凸顯。研究如何破解城市病,推進城市治理、指導城市科學發展,既把握了未來發展趨勢,也是本次論壇的議題。論壇搭建了專家學者與城市管理者溝通對話的新平臺,探索了城市學研究成果轉化應用的新管道,希望本次論壇的豐碩成果,能夠推動城市學研究不斷發展。杭州城研中心是國內目前具有較大影響的城市學智庫,積極依託浙江城市治理研究中心這一省級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推動相關研究工作,希望與在座高等院校、研究單位及城市管理部門繼續加強合作,共同探討城市發展過程中的重大問題,打造浙江城市治理研究的新高地。

論壇圍繞城中村改造的常規模式與經驗總結、集體留用地與城中村拆後土地利用、城中村改造與流動人口的生產生活、安置補償方式與安置房小區長效管理、以及城中村改造與重大專案的結合推進等主題展開討論,既注重從理論上指導問題,又突出從實踐中發現問題,對城市建設系統性思維與城中村改造治理的新理念、新思路、新路徑提供了智力支援、理論支撐和實踐探索,有助於提高城中村治理能力,提升城市發展品質;有助於打造城市學研究2.0版,探索中國新型城市化的發展之路;有助於不斷擴大杭州城研中心(浙江城市治理研究中心)的社會影響力和學術輻射力。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