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人大代表支招綠色網路建設:讓網路素養教育構築安全上網第一道防線

“青年之聲兩會面對面·中國綠色網路建設與青少年健康成長人大代表座談會”現場。 中國青年網記者 徐乙臻 攝

中國青年網北京3月13日電 (記者 李川) “我們期望在課程建設中專門增加網路德育教育的內容,建議在思想品德課、心理課、語文課,甚至一些選修課中增加網路德育的內容,以道德意識引領為源頭,明確青少年道德選擇的價值取向,重點培養道德選擇的能力,從而使他擁有不同的道德情境。

”日前,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團委書記孫京菊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講道。

近年來,隨著我國互聯網行業的飛速發展和普及,網路已成為人們生活、工作、學習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和管道,重要性不言而喻。 同時,良莠不齊的網路內容也嚴重影響著線民,特別是青少年線民的健康上網環境,隱患凸顯。

根據調查顯示,當前我國十九歲以下線民達到1.7億,占到全體線民數量的23.4%,不僅青少年線民數量激增,而且未成年人首次接觸網絡的年齡也愈加提前,據對北京、浙江、廣東、四川等8個省、直轄市的調研結果,未成年人首次觸網最集中年齡段已由15歲降至10歲,占比達到46.8%。

如何營造一個綠色、清朗的網路環境,為青少年健康成長保駕護航尤為顯得任重道遠,也引發國人的長期關注和重視。

3月8日,在由共青團中央網路影視中心、中國文化娛樂行業協會指導,“青年之聲”綜合服務辦公室、“青年之聲”網路文化服務聯盟、中青視訊·手機電視臺、中國青年網以及騰訊公司聯合主辦的“青年之聲兩會面對面·中國綠色網路建設與青少年健康成長人大代表座談會”上,全國人大代表李紅梅、鐵飛燕、秦麗雲,以及相關專家學者、互聯網行業代表、家長和青少年代表普遍認為,通過教育手段培養加強青少年安全上網意識至為關鍵。

對此,全國人大代表、雲南省公路開發有限責任公司昆明東管理處小喜村收費站副站長鐵飛燕表示,“既然已經進入網路時代,我認為將未成年人網路素養教育納入到學校的課程裡面非常必要,我們的教育應該與時俱進,敞開面對網路時代的特點,引導青少年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網路觀。 ”

全國人大代表、雲南耿馬縣民族宗教事務局博物館管理員秦麗雲則深深意識到家庭教育責任的重要性,“父母在教育引導未成年人上網方面具有不可推卸的責任,要督促培養孩子形成健康良好的上網習慣。

在全國人大代表、雲南省文聯戲劇家協會秘書長李紅梅看來,少年強則國強,教育責任重大,“青少年是我們國家、民族的未來,我們一定要在他們身上花大量的時間去教育引導。 ”

從自身長期從事藝術工作的實踐經驗出發,李紅梅專門提到通過藝術教育的形式培養青少年的網路安全意識,引導他們形成正確的網路價值觀和判斷力。 “習近平總書記提到文化自信,我們一定要通過傳統文化來引領青少年,培養他們的網路認知能力,形成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意識到有可為,有可不為。 ”

“我對綠色網路的理解,是指清淨安寧的上網環境。 ”來自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高二年級的汪夢祺認為,青少年健康成長不僅僅涉及到網路環境的問題,還要滿足解決自己的好奇心,讓青少年內心擁有足夠高的判斷力和認知水準,能夠做出正確選擇,這樣才能促進青少年的健康成長。

作為一家知名社交網路平臺,騰訊從自身角度出發也在積極推進針對青少年的網路安全教育,依託互聯網的資源優勢,騰訊積極開拓“互聯網+教育”的新途徑。 騰訊公司安全管理部總經理朱勁松表示,從2015年9月開始,致力於全民網路安全教育的騰訊安全課正式起航,迄今,已累計開課67場,覆蓋人群3萬餘人。

2016年,騰訊安全課參與發起2016網路文明與安全創新傳播大賽,旨在拓展創新思路,引導大眾提升網路安全意識,以及引導大學生發現現有的網路詐騙等社會問題,並設計解決方案。

朱勁松說,“騰訊安全課作為由國家網信辦和團中央指導的‘陽光跟帖’行動的戰略合作夥伴,面向包括北大、清華在內的全國幾十所高校提供網路安全系列課程,提升在校大學生的網路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

曾長期從事教育工作的中國預防青少年犯罪研究會辦公室副主任胡發清認為,網路安全教育宜“疏”不宜“堵”,“首先是要加強青少年的網路素養教育,正確引導他們健康上網、綠色上網。一方面未成年人網路素養教育不僅要納入必修課程,貫穿到學校教育,使其得到根本改善。另一方面,要提高未成年人網路素養,還要提高家長的網路素養,家庭教育才是第一陣地。”

北京大學青年研究中心主任蔣廣學同樣呼籲構建網路育人的系統工程,“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網路素養教育要從娃娃開始抓起,從公民素養的體系建設來做,要進入教育體制。”

對此,蔣廣學認為,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從娃娃抓起,養成網路基本素養,增強青少年自身免疫力和對網路取捨、辨別真偽的判斷能力,才能把他們放到自由的網路環境中。”

朱勁松說,“騰訊安全課作為由國家網信辦和團中央指導的‘陽光跟帖’行動的戰略合作夥伴,面向包括北大、清華在內的全國幾十所高校提供網路安全系列課程,提升在校大學生的網路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

曾長期從事教育工作的中國預防青少年犯罪研究會辦公室副主任胡發清認為,網路安全教育宜“疏”不宜“堵”,“首先是要加強青少年的網路素養教育,正確引導他們健康上網、綠色上網。一方面未成年人網路素養教育不僅要納入必修課程,貫穿到學校教育,使其得到根本改善。另一方面,要提高未成年人網路素養,還要提高家長的網路素養,家庭教育才是第一陣地。”

北京大學青年研究中心主任蔣廣學同樣呼籲構建網路育人的系統工程,“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網路素養教育要從娃娃開始抓起,從公民素養的體系建設來做,要進入教育體制。”

對此,蔣廣學認為,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從娃娃抓起,養成網路基本素養,增強青少年自身免疫力和對網路取捨、辨別真偽的判斷能力,才能把他們放到自由的網路環境中。”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