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要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水資源

新華報業視覺中心記者 余萍 攝

三牌樓小學五(4)班 褚瀚陽

掃碼觀看視頻

眾所周知, 江蘇水環境整治優美, 水文化傳承弘揚的環保奮鬥目標, 但是水文化該怎樣傳承弘揚呢?我建議:加強河岸的景觀建設, 用綠化景觀、特色建築、圖片展示、燈光效果等形式, 突出南京特色, 彰顯環保成果, 打造秦淮風光帶的旅遊新亮點, 講解員訴說秦淮河的故事, 讓遊客們瞭解南京, 愛上南京!

十九大代表、江蘇省鎮江市委書記惠建林:“水是生命之源, 人一刻離不開水, 只要有人活動的地方, 一定要有水。 ”

惠建林代表說, 水孕育了人, 所有的人類活動, 都與水密切關聯, 這種密切的關聯本身就是一種文化。 惠建林代表接著表示, 水是城市之源, 歷朝歷代建城時,

一定會選有“水”的地方。 “城市一詞的‘城’字有防禦工事的意思, ‘市’則突出是一個交易場所。 東西方的城市起源有其不同的背景, 東方城市主要是為了禦敵、防禦, 城市的名字中沒有體現水字, 但實際情況是, 建城時, 歷朝歷代都會考慮水。 因此, 在人類聚集的地方以及人的文化活動, 其實都是由水孕育的。 我們談到水文化, 其實是人的文化、城市文化、人類發展的文化, 它們皆由水孕育, 因此, 水的作用最大。 因此, 在十九大報告中, 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水, 則是明確了水的地位, 需要注重水環境的保護。

新華報業全媒體記者 陳潔 黃陽陽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