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九月初一到初九為道教九皇聖誕,禮拜九皇消災得福!

道教的九皇誕節源於中國自古以來對北斗九星的崇拜, 北斗有九顆星, 其中七顆容顏可見, 為貪狼、巨門、祿存、文曲、廉貞、武曲、破軍, 還有左輔右輔兩星凡俗之人可借天文儀器觀測, 九皇誕說的就這九顆星。 傳說九皇大帝為上古天神鬥姆元君所生。 所以每年農曆九月初一到初九舉行的九皇誕, 通常會以供奉鬥姆元君的廟宇作為主要舉辦場地。

在福建廣東部分地區的民俗中要吃九皇齋, 這九皇齋是為祈福而吃。 在清末民初之時有很多反清義士南下到廣東福建一帶, 在這裡傳播反清複明的思想。 在清朝佔領廣東福建等地後, 這些反清義士多有下南洋的, 在這個過程中反清義士們把九皇信仰帶去了泰國。

但橘生淮南則為橘, 生於淮北則為枳, 道教的九皇誕節, 本是莊嚴肅穆禮拜九皇, 祈求保佑的節日, 到了泰國變成了自殘盛會。

在泰國的九皇誕上有很多張牙舞爪插著刀槍的乩童, 他們自以為自己請的是神明上身, 其實請的都是一些山精妖怪。

道教經典《道法會元?太上天壇玉格》雲:“一切上真天仙神將, 不附生人之體, 若輒附人語者, 決是邪魔外道。 ”又:“或稱上真降駕, 憑附生人……遂為天魔外道五路大鬼侵入法壇。 ”也就是說正統道教是不承認神仙附體這事, 只有山精妖怪才會附體人身。 不過今天的泰國人已忘記拜九皇的原意, 九皇齋節中白衣素食, 也演變為祈禱佛祖保佑平安。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