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洛·馬收購西科斯基公司後,全球第一的地位更加難以撼動

近日, 世界最大的軍用直升機製造商西科斯基公司已悄然換標, 原聯合技術的“螺旋槳”標誌已更換為新東家--洛·馬公司的“航空星”。

這意味著在過去一年多時間裡, 雙方已經順利完成政府批准、法律交割、業務過渡和人員整合。

原在聯合技術(UTC)旗下時西科斯基公司的標誌。

西科斯基的注冊商標仍然保留。

洛·馬公司官網:航空星大門開啟, 迎接著名的“黑鷹”, 這對雙方來說都是一個新的開始。

西科斯基官網已跳轉到洛·馬公司名下, 公司領導人也做個更新。

洛·馬公司為什麼肯買?

1、組網方便。 就像一個社區, 有高層也有聯排, 有獨棟還有幾片平房, 如果是一個單位的畢竟要便利很多, 否則總找業主和物業也不大方便。

2、直升機一直游離在空戰體系的邊緣, 這不科學而且浪費嚴重。 相比起固定翼戰機, 美國的直升機裝備數量更為龐大, 空軍、海軍、陸軍、海軍陸戰隊、海岸警衛隊都有龐大的直升機群。 問題是它們分屬不同的軍種, 就有不同的作戰和資訊系統。

不可否認波音手裡也有“魚鷹”、“阿帕奇”、“支奴幹”等直升機,

但數量有限, 而且波音在作戰資訊系統方面的集成能力、經驗和遠見不如洛馬。

3、一個軍種的互聯互通早已實現, 開始逐步向交互操作方向演變, 但跨軍種和跨平臺的互通互聯與交互操作尚需時間。 屆時上萬架直升機和數千架固定翼戰機將組成一個巨網:你的對手將是一片雲。 空戰結束了!是的, 它結束了。

洛·馬公司已把西科斯基的產品視如己出, 整合與組網的意圖非常明顯。

聯合技術為什麼肯賣?

聯合技術(UTC)在2016年度以610億美元的營業額在世界500強中排名第136(上一年度排名149), 它的營業額遠超洛·馬公司。 在美國工業界僅次於通用電氣和波音。

這家被稱為“安靜的工業巨人”長期被低估, 其實有著極強的創新能力和盈利能力。 在過去20年裡, 每年的股東回報率高達16.3%。

去除它的民用產品, 其航空板塊(普惠發動機、航太集團、西科斯基)的業務大約占整體的54%, 那也以超過350億美元的數額躋身全球航空航太榜的前十名。 作為分系統供應商已經是全球翹楚了。

儘管聯合技術以創新和技術實力見長,在過去81年裡給了西科斯基巨大支持。但尷尬和天花板就在於其“分系統供應商”的角色和地位。

某種意義講,直升機如果作為一個單品,需要下游分系統供應商的支援,但如果在未來作為另一個更大系統的節點來說,西科斯基自己就成了分系統供應商,還需要更高一級的集成商來引領,而母公司聯合技術自己就是分系統供應商,不具備頂層集成商或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的能力。因此,聯合技術把它交給洛·馬是一個必然選擇。

洛·馬公司全球第一防務合同商的地位更加穩固

洛·馬公司在2016年度以461億美元在世界500強中排名第197(上一年度排名237),如果加上西科斯基每年70-80億美元的穩定收入,年營業額將達到540-550億的規模。這個量是同為全球頂級防務合同商通用動力和雷神的總和,全球第一的地位更加難以撼動。

儘管聯合技術以創新和技術實力見長,在過去81年裡給了西科斯基巨大支持。但尷尬和天花板就在於其“分系統供應商”的角色和地位。

某種意義講,直升機如果作為一個單品,需要下游分系統供應商的支援,但如果在未來作為另一個更大系統的節點來說,西科斯基自己就成了分系統供應商,還需要更高一級的集成商來引領,而母公司聯合技術自己就是分系統供應商,不具備頂層集成商或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的能力。因此,聯合技術把它交給洛·馬是一個必然選擇。

洛·馬公司全球第一防務合同商的地位更加穩固

洛·馬公司在2016年度以461億美元在世界500強中排名第197(上一年度排名237),如果加上西科斯基每年70-80億美元的穩定收入,年營業額將達到540-550億的規模。這個量是同為全球頂級防務合同商通用動力和雷神的總和,全球第一的地位更加難以撼動。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