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描繪美麗中國的“山東畫卷”

德州市委書記陳勇代表手中的十九大報告,“美麗中國”四個字被畫上兩個大圓圈。

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 習近平同志在報告中強調,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提出加快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建設美麗中國。 這一濃墨重彩的闡述,引起山東代表團代表們的強烈共鳴。

作為毗鄰京津冀的傳統產業大省,山東大氣污染防治責任重大。 德州列入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城市後,著力打造全省對接京津的“橋頭堡”,尤其在建設山東北部、京津南部重要生態功能區上破題開路。 陳勇介紹,截至目前,德州已整治“散亂汙”企業7953家,淘汰10噸以下燃煤鍋爐1192台,改造10噸以上燃煤鍋爐158台。

“以犧牲環境為代價換來一時的發展,不是全面小康,也無法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陳勇表示,生態保護和經濟發展不是矛盾的,而是融合共進的,要以生態環保為抓手,倒逼新舊動能轉換,推動產業邁向中高端。

著力解決突出環境問題,強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復,這是報告提出的要求,也是高唐縣農業局副局長、高級農藝師杜立芝代表思考的問題。 “農業生產中過量、盲目施用化肥、農藥,導致作物減產、抗病能力下降、作物病蟲害增多,又要增加農藥噴灑,形成一個惡性循環,帶來地力下降、環境污染等一系列問題。 ”“解決這些問題,要按照報告提出的,構建市場導向的綠色技術創新體系。

”杜立芝舉例說,黃腐酸能提高作物抗病、抗旱能力,減少農藥和化肥使用量,近年來,他們通過攻關成功從廢棄秸稈中提取出黃腐酸,使這種原本價格昂貴的肥料廣泛應用成為可能,為解決耕地修復難題提供了“山東方案”。

以體制機制變革為生態文明建設墊腳鋪路,已經成為全省上下的共同取向:大氣生態補償制度、流域治理的“治用保”、環境監測的協力廠商運營等,成為叫響全國的創新舉措。

好的體制機制如何真正落地見效?日照市委書記劉星泰代表的體會是“嚴”字當頭。 “只有最嚴格的制度、最嚴密的法治,才能為生態文明提供可靠保障”。 為此,日照將“生態立市”提升到全市五大發展戰略之首。

在制度方面,按照源頭預防、程序控制、損害賠償、責任追究、考核激勵等思路,嚴格落實《生態文明建設目標評價考核辦法》、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等制度,不放過一個違法者,也不放過一個失職者,讓“發展經濟是政績、保護生態也是政績”的理念深入人心。

今年6月舉行的省第十一次黨代會上,我省作出“加快建設生態山東美麗山東”的部署,從理念昇華到制度建設、再到實踐檢驗,生態文明建設全面鋪展開來。 越來越多的企業也開始主動謀求走出有自身特色的綠色發展之路。 “國企+”綠色生態建設,是齊魯石化獨創的一種區域環保管理新模式,在不斷提升自身環保水準的同時,齊魯石化積極承擔起齊魯化工園區158家地方化工企業的178套裝置的汙水處理,帶動周邊企業共同實現達標排放。

綠色環保管理水準的不斷提升,為企業的長遠發展鋪平了道路。 2016年,齊魯石化以148.47億元的納稅額名列全省第一。 在公司黨委書記張紹光代表看來,“這也有力地證明習近平同志‘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新理念的真理性科學性。 ”

“就像報告中所說,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 我們要尊重自然規律,生態文明建設的根本落腳點,也應是增進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 ”東明縣武勝橋鎮玉皇廟新村村黨支部書記關志潔代表這樣描繪她的願景:“我堅信,不久的將來,我們會還自然以寧靜、和諧和美麗。 我們都可以帶著孩子在開滿鮮花的田野裡盡情奔跑,白天在小河裡捉小魚小蝦,晚上仰望夜空數星星,找回我們孩提時的夢。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