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中國工會這五年職工有了滿滿的獲得感十九大報告中的這些“工”字要著重看!

黨的十八大以來, 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 全國總工會緊緊圍繞黨和國家工作大局, 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要求, 充分履行“忠誠黨的事業、竭誠服務職工”的使命擔當, 團結動員億萬職工充分發揮工人階級主力軍作用,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偉大歷史進程中再立新功。

5年來, 全國各級工會不忘初心, 牢牢把握正確的政治方向, 在新形勢下, 圍繞工會改革試點、產業工人隊伍建設、農民工入會、弘揚勞模精神、工匠精神、“互聯網+”行動計畫、精准扶貧, 職工權益保障,

以及職工文化生活等重點工作, 出臺了一系列規劃制度, 採取了一系列有力舉措, 形成工作合力, 在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充分發揮工會組織的優勢和作用, 廣大職工有了更多獲得感。

對於工會人和所有職工來說, 十九大報告處處是重點,

作為工人階級的一份子, 報告中這些出現“工”字的地方更是需要我們關注的重中之重!

1

我國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 國家一切權力屬於人民。

2

在近代以後中國社會的劇烈運動中, 在中國人民反抗封建統治和外來侵略的激烈鬥爭中, 在馬克思列寧主義同中國工人運動的結合過程中, 一九二一年中國共產黨應運而生。

3

完善政府、工會、企業共同參與的協商協調機制, 構建和諧勞動關係。 堅持按勞分配原則, 完善按要素分配的體制機制, 促進收入分配更合理、更有序。

4

增強群眾工作本領, 創新群眾工作體制機制和方式方法, 推動工會、共青團、婦聯等群團組織增強政治性、先進性、群眾性。

增強狠抓落實本領, 堅持說實話、謀實事、出實招、求實效, 把雷厲風行和久久為功有機結合起來, 勇於攻堅克難, 以釘釘子精神做實做細做好各項工作。

5

建設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勞動者大軍, 弘揚勞模精神和工匠精神, 營造勞動光榮的社會風尚和精益求精的敬業風氣。

6

要堅持就業優先戰略和積極就業政策, 實現更高品質和更充分就業。 大規模開展職業技能培訓, 注重解決結構性就業矛盾, 鼓勵創業帶動就業。 提供全方位公共就業服務, 促進高校畢業生等青年群體、農民工多管道就業創業。

7

完善失業、工傷保險制度。 建立全國統一的社會保險公共服務平臺。 統籌城鄉社會救助體系, 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8

注重從產業工人、青年農民、高知識群體中和在非公有制經濟組織、社會組織中發展黨員。

9

加大力度支援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貧困地區加快發展, 強化舉措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 深化改革加快東北等老工業基地振興, 發揮優勢推動中部地區崛起, 創新引領率先實現東部地區優化發展, 建立更加有效的區域協調發展新機制。

10

要深化文化體制改革, 完善文化管理體制, 加快構建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的體制機制。 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 深入實施文化惠民工程, 豐富群眾性文化活動。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