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我的父親,一個“老農民”的土地情懷

#最美鄉村·春耕# 此文寫給我那個與土地打了一輩子交道的老父親, 他是最美鄉村裡最美的身影……

文/諾媽

父親是地地道道的老農民, 沒讀過書, 與土地打了一輩子的交道。 但按著父親的說法, 他是進過學堂的, 只是天生老花眼, 看不清楚黑板上的粉筆字, 於是沒了學習的興趣。 所以, 除了寫自己的名字, 父親所認識的漢字, 估計還沒有我五歲的兒子多。

母親嫁給父親, 叨念了一輩子的懊惱, 用她的話說:那真是嫁了個文盲加瞎子!語氣中, 盡顯不甘與不屑。 在母親的心裡是有一桿秤的:父親要有小姨夫的能耐就好了!

小姨夫同樣出生在山村, 靠海的山坳裡面, 一開始打漁為生。 八十年代, 市場經濟萌芽, 小姨夫心思活絡, 先同人合夥到鎮上開了燈具店, 後又輾轉到廣東做燈具生意。 每逢過年回來, 小姨夫婦光鮮亮麗, 出手慷慨, 令人羡慕。 小姨夫婦的大方,

一方面是手頭寬裕, 另一方面也是出於感恩圖報。 夫妻倆遠走廣東做生意, 留下一雙兒女, 平時都是親戚們相互幫忙照應著。

那時候, 母親羡慕的是小姨夫婦的風光, 而我們羡慕的是表弟表妹手頭上的闊綽。 逢此光景, 父親不急不惱, 嘿嘿一笑, 自我寬慰:“我一莊稼人, 還能有啥出路!”

無論在母親眼裡的父親多麼無用, 但在我們心裡, 父親卻是個大能人, 因為他能夠把土地給種活了, 在他的手裡, 土地上可以像變戲法一樣, 一年四季變出各種各樣的果蔬, 即便是遇到老天爺不眷顧, 別人家的地頭上沒收成, 父親照樣還能整出一筐來, 令鄉里鄉親羡慕不已。 青菜、茭白、蓮藕、土豆、芋艿、番薯、黃豆、水稻、玉米、蘿蔔、青瓜、黃瓜、西瓜、冬瓜、南瓜、番茄、豇豆、茄子……我搜腸刮肚, 也羅列不全曾在父親手裡收成過的莊稼。

有人說, 天性是與生俱來的稟賦。 我想父親就是屬於土地的吧!一個“老農民”的稱謂, 足以飽含眾多鄰人對他的欽佩在裡頭。

我的家鄉三面環山, 一條公路通向世界。 說她偏僻, 因為她在山腳之下, 傍著九峰綿延的山脈;說她不偏, 因為僅僅在三公里之外, 這條公路通向寧波重要的倉儲物流中心基地, 再往外一點, 便是中國著名的深水港——北侖港。 大卡集裝箱車沒日沒夜地在村子週邊奔波, 喧囂之外, 這個小小的村落卻獨守一片靜謐,

依山傍水, 守望一片農田, 成為父親這一輩以及我們這一代最後的慰藉。

改革開放三十多年, 家鄉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農民們早已不再種水稻, 土地或被徵用, 或被包租出去種植經濟價值高的花木。 父親還是給自己留了一小塊自留地, 他說要種蔬果給我們吃:“外頭的東西打農藥, 自家種的吃了才放心!”我想, 這是父親作為老農民最後的執念吧。

擱置了一個冬天,土地已變得毛糙,幾場春雨落下,於是土地蘇醒。父親忙開了,一鋤一鋤在翻土地,在播種前,父親要將土地好好收拾一番。他檢查了一遍原先壘在地邊上的石頭,再培些新土,拍成光滑的斜坡狀。父親一壟一壟在翻土,順帶把土裡的小石子撥拉出來,堆在一旁,再用鐵鍬清理出去。

逢著週末,我喜歡帶孩子回家,坐在田埂上,看父親在田頭揮舞鐵鋤,有一搭沒一搭和他聊聊天。兒子呢,則歡蹦在田間,“外公外公”叫喚著跟在父親屁股後頭撿石子玩樂。小朋友愛搗蛋,不顧父親的勸阻,一腳又一腳故意踩在父親剛剛松過的田壟上。

“小兔崽子,看我不打你屁股!”父親看到了,故意立起身來,裝作生氣要打的樣子,一旁的兒子卻咯咯笑著逃開了,因為他知道,這個外公永遠都是嘴巴上說說,才捨不得打他一下呢。當然,兒子也有乖巧的時候,邊玩也邊會偶爾幫父親拔個草,撿個石頭丟出去。

父親打算種馬鈴薯。他在修好的田壟上開始刨坑,一個一個非常均勻,如同尺子量過一樣。父親刨幾下,再輕輕修幾下,直到像一個勻稱的漏斗為止。倒水,栽秧,臨了還要在上面踩上一番。父親說這樣可以防止水分流失,看起來也舒坦。他雙腳八字撇開,踩在馬鈴薯上面的浮土上,一腳挨著一腳,用一雙雙規整的腳印描繪土地,遠遠望去,與土地天然融合成一幅樸素而唯美的春耕畫卷。

這些年,村裡的年輕人紛紛走出鄉村去城市打拼,兜兜轉轉一圈,即便在城裡買了房安了家,心裡卻總覺得少了一股味,忘不了的依然是泥土的芬芳。雙腳不沾泥,心自落不了戶,轉頭回家的開始多起來,像我這般,逢著週末喜歡回鄉靜待的更不在少數。

小姨夫也回來了,從廣東放下生意,回小村莊開始務農。去年表弟出了一次車禍,所幸無大礙,但多年漂泊在外的小姨夫婦,還是毅然決然地與城市做了告別。表弟出事是原因,讓他們堅定割捨的應該還是內心深處的故鄉之念吧,葉落歸根,或許就是這麼一個理。

小姨夫還是回到了海邊的小村莊,包了一座面海的小山,開始耕種。再見小姨夫,我差點認不出他來,瘦了,也黑了,渾身上下似乎脫胎換骨,那個開著轎車,穿著西裝革履談生意的他,活脫脫一個農民的模樣。他換了一輛皮卡車,每天拉著貨,一趟又一趟往山上跑,或者一鋤一鋤在山頭開墾土地。

他說,每天這麼幹活,心裡快活!

與此同時,快活的還有我的父親,這個老農民又開始忙碌,又有了出力氣活的地方。父親成為了小姨夫的田頭師傅,手把手教小姨夫什麼季節種什麼蔬菜,當然,只要有空,他喜歡坐上公交趕到小姨夫的山頭,幫他一起開闢土地。

母親依然對父親這個“老農民”不屑一顧,但不屑了一輩子,父親也無所謂,坐實了“老農民”的位子。人嘛,一輩子總有一個屬於自己的適合位置!

擱置了一個冬天,土地已變得毛糙,幾場春雨落下,於是土地蘇醒。父親忙開了,一鋤一鋤在翻土地,在播種前,父親要將土地好好收拾一番。他檢查了一遍原先壘在地邊上的石頭,再培些新土,拍成光滑的斜坡狀。父親一壟一壟在翻土,順帶把土裡的小石子撥拉出來,堆在一旁,再用鐵鍬清理出去。

逢著週末,我喜歡帶孩子回家,坐在田埂上,看父親在田頭揮舞鐵鋤,有一搭沒一搭和他聊聊天。兒子呢,則歡蹦在田間,“外公外公”叫喚著跟在父親屁股後頭撿石子玩樂。小朋友愛搗蛋,不顧父親的勸阻,一腳又一腳故意踩在父親剛剛松過的田壟上。

“小兔崽子,看我不打你屁股!”父親看到了,故意立起身來,裝作生氣要打的樣子,一旁的兒子卻咯咯笑著逃開了,因為他知道,這個外公永遠都是嘴巴上說說,才捨不得打他一下呢。當然,兒子也有乖巧的時候,邊玩也邊會偶爾幫父親拔個草,撿個石頭丟出去。

父親打算種馬鈴薯。他在修好的田壟上開始刨坑,一個一個非常均勻,如同尺子量過一樣。父親刨幾下,再輕輕修幾下,直到像一個勻稱的漏斗為止。倒水,栽秧,臨了還要在上面踩上一番。父親說這樣可以防止水分流失,看起來也舒坦。他雙腳八字撇開,踩在馬鈴薯上面的浮土上,一腳挨著一腳,用一雙雙規整的腳印描繪土地,遠遠望去,與土地天然融合成一幅樸素而唯美的春耕畫卷。

這些年,村裡的年輕人紛紛走出鄉村去城市打拼,兜兜轉轉一圈,即便在城裡買了房安了家,心裡卻總覺得少了一股味,忘不了的依然是泥土的芬芳。雙腳不沾泥,心自落不了戶,轉頭回家的開始多起來,像我這般,逢著週末喜歡回鄉靜待的更不在少數。

小姨夫也回來了,從廣東放下生意,回小村莊開始務農。去年表弟出了一次車禍,所幸無大礙,但多年漂泊在外的小姨夫婦,還是毅然決然地與城市做了告別。表弟出事是原因,讓他們堅定割捨的應該還是內心深處的故鄉之念吧,葉落歸根,或許就是這麼一個理。

小姨夫還是回到了海邊的小村莊,包了一座面海的小山,開始耕種。再見小姨夫,我差點認不出他來,瘦了,也黑了,渾身上下似乎脫胎換骨,那個開著轎車,穿著西裝革履談生意的他,活脫脫一個農民的模樣。他換了一輛皮卡車,每天拉著貨,一趟又一趟往山上跑,或者一鋤一鋤在山頭開墾土地。

他說,每天這麼幹活,心裡快活!

與此同時,快活的還有我的父親,這個老農民又開始忙碌,又有了出力氣活的地方。父親成為了小姨夫的田頭師傅,手把手教小姨夫什麼季節種什麼蔬菜,當然,只要有空,他喜歡坐上公交趕到小姨夫的山頭,幫他一起開闢土地。

母親依然對父親這個“老農民”不屑一顧,但不屑了一輩子,父親也無所謂,坐實了“老農民”的位子。人嘛,一輩子總有一個屬於自己的適合位置!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