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眾議十九大之代表談|不要污染的GDP,建設天藍、地綠、水清的“美麗中國”

點擊上方“中國環境新聞”可以訂閱哦!

◆ ◆ ◆ ◆

10月18日上午, 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人民大會堂開幕。 習近平總書記代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向大會作了題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的報告。 其中,報告中多次提及“美麗中國”理念, 同時提出“建設生態文明是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千年大計”, 讓現場聆聽報告的十九大代表熱血沸騰。 他們表示, 要以十九大精神為指引, 扎實做好本職工作, 大力度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

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

◆ ◆ ◆ ◆

婁勤儉

(陝西省委書記)

習近平總書記在報告中特別強調了生態文明建設和綠色發展, 我們陝西堅決“不要污染的GDP”。 為保證一江清水供京津, 陝西近年來在生態文明建設方面做了很多工作。 陝西的大氣污染主要集中在關中地區, 治汙降霾是陝西一項重要的任務。 對這些問題, 要根據實際情況, 逐步考慮, 力爭儘快徹底解決問題。 (人民日報海外版)

高建民

(河北省環保廳黨組書記、廳長)

党的十九大報告令我備受鼓舞, 又深感責任重大。 十八大以來的五年, 河北省強化污染防治和生態保護協調聯動, 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向污染宣戰, 開展藍天、碧水、淨土三大行動。 回應人民群眾期盼,

河北將從著力解決環境突出問題入手, 深入實施藍天、碧水、淨土三大行動, 以強有力舉措推動環境品質持續改善, 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 (中國環境報)

汪泓

(上海市寶山區委書記)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 “加快生態文明體制改革, 建設美麗中國”, 我聽後非常振奮。 一度人們覺得可以先發展經濟, 再保護環境。 事實上, 這種發展理念是不可取的。 這就要求我們及時轉變理念, 實現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的“同頻共振”。 (人民日報)

張麗華

(遼寧省環境科學研究院院長)

十九大報告提出“建設生態文明是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千年大計”“生態文明建設功在當代、利在千秋”“我們要建設的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

這些都說明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性。 我們要堅決按照十九大報告的部署和要求, 牢固樹立社會主義生態文明觀, 做生態文明建設的實踐者, 建設美麗中國, 為保護生態環境作出我們這代人的努力。 (遼寧日報)

胡冠九

(江蘇省環境監測中心副主任)

十九大報告將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提升到了新的高度, 將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作為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之一, 要求也更高了。 聽了習近平總書記作的報告, 自己有了更加清晰的努力方向和奮鬥目標, 一定會照報告提出的要求, 從個人的精神風貌上、專業技術能力上, 更好地提升自己, 更好地契合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的需要。

(中國環境報)

黃斌

(湖南省張家界市環保局環境監測中心站分析室主任)

十九大報告催人奮進、振奮精神, 很受鼓舞, 很受啟發, 信心更足了, 方向更明瞭。 在今後的實際工作中, 我一定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帶頭學習好、領會好、貫徹好、實踐好黨的十九大精神, 並將之內化於心、外化於行, 轉化為工作熱情和前進動力。 (中國環境報)

劉星泰

(山東省日照市委書記)

習近平總書記在党的十九大報告中強調, 必須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 堅定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之路。 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大方向和根本遵循, 把“生態立市”上升為全市5大發展戰略之首, 堅持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

通過“林水大會戰”和“環境突出問題集中整治攻堅戰”兩場“大會戰”, 美麗日照建設已經取得了初步成效。 (經濟日報)

王向紅

(江蘇漣水縣委書記)

建設天藍、地綠、水清的美麗中國, 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重要組成部分。 要踐行好十九大報告提出的生態文明體制改革措施, 應當進一步堅持新發展理念, 切實把生態資源更好地轉化成生態資本, 努力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實現生態越美麗、發展越興旺、百姓越幸福。 未來, 漣水縣將優化生態空間佈局, 加快生態產業發展, 統籌生態城鄉建設, 構建生態文明體系, 推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光明日報)

童小華

(同濟大學測繪與地理資訊學院院長)

習近平總書記在報告中強調, 從2020年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其中,“生態環境根本好轉,美麗中國目標基本實現。”這一重要論斷,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建設美麗中國的高度重視。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要和諧共存,要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走出一條綠色發展道路,宣導綠色低碳的生產生活方式。到2035年基本實現“美麗中國”建設目標,需要大家在環境治理上出力,為國家發展美好藍圖作出自己的貢獻。(人民日報)

從2020年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其中,“生態環境根本好轉,美麗中國目標基本實現。”這一重要論斷,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建設美麗中國的高度重視。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要和諧共存,要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走出一條綠色發展道路,宣導綠色低碳的生產生活方式。到2035年基本實現“美麗中國”建設目標,需要大家在環境治理上出力,為國家發展美好藍圖作出自己的貢獻。(人民日報)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