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問問FinTech:搞懂電子支付、協力廠商支付、移動支付

推薦關注:芯榜芯榜”添加關注)

3月29日Apple Pay正式在台起跑, 掀起一股行動支付風潮。 趁此機會, 花點時間來弄懂「電子支付」與「協力廠商支付」之間的差別, 提升自己對於FinTech相關領域的基礎知識吧!

相比中國大陸, 臺灣對於協力廠商支付與電子支付的定義不太相同。 其實, 這兩者之間最大的差距不只在名稱上, 而是是否支持「轉帳功能」。 簡單來分, 可轉帳的就是電子支付, 而不可以轉帳、儲值的就是協力廠商支付。 而根據統計, 你知道嗎?截至2016/12/1止, 全台共有 4124 家協力廠商支付服務。 而在台取得電子支付執照的, 只有歐付寶、橘子支、國際連、智付寶、臺灣支付這5家。

何謂協力廠商支付?(Third-Party Payment)

指的是由協力廠商業者居中於買賣家之間進行收付款作業的交易方式。 也就是說, 當交易時, 買家先把錢交給第三人, 等收到貨物沒問題後, 第三人才將貨款給賣家。 這時候的第三人指的就是「協力廠商支付」。 例如Yahoo奇摩輕鬆付(Yahoo!奇摩)、樂點卡(遊戲橘子)、豐掌櫃(永豐商業銀行)、Pockii(中國信託商業銀行)、支付連(PChome_Online網路家庭)等等, 就是臺灣比較知名的協力廠商支付服務。

何謂電子支付?(electronic payment (e-payment))

在臺灣, 取得電子支付執照(專營電子支付機構營業執照)的五家業者, 相比協力廠商支付只能作代收代付業務, 其實還能作更多事情。 例如綁定銀行帳戶, 消費時進行扣款;或者也可以儲值。

綁定信用卡來消費, 只是電子支付業務中的基本款。

兩者監管機關不同

在此, 跟大家說明一下電子支付、協力廠商支付在臺灣的監管機關不同, 順帶跟大家比較一下在很流行的「電子票證」, 幫大家補習一下。 詳情請看下圖。

而近期很夯的Apple Pay則屬於移動支付領域, 也是由金管會所監管。 根據?融研究發展基?管?委員會編印的「各國?動支付發展趨勢及相關個案研究」, 2012 ?國際清算銀?(Bank for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s)?售支付工具創新報告(Innovations in retail payments), ?動支付(Mobile Payment)之廣義定義為:舉凡以?動存取設備(如手機及平板電腦等)透過無線網?, 採用語音、簡訊或近距?無線通訊(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等方式所啟動的支付?為均屬之。 另, 美國媒體研究機構BI Intelligence 則認為:以可?網的?動裝置, 取代實體的信用卡、票證或現?在店家或銷售終端進?支付?為,

即可視為?動支付。

按照Apple Pay在他國的應用範圍, 其實比電子支付所定義的更廣。 還能綁定簽帳金融卡來付款(跟信用卡相比, 不會超支也非延後支付, 銀行帳戶內有多少錢, 才能付多少), 也整合了禮品卡、集點卡等商店發行的酬賓卡。

因此, 臺灣地區的LINE Pay、街口支付、Pi錢包、Gomaji Pay等等, 也屬於行動支付領域。 這些服務與Apple Pay最大不同在於交易模式與傳輸技術, 僅有Apple Pay採NFC感應模式。

透過Apple Pay在台啟動的契機, 不僅有望帶動新一波「嗶商機」, 也可望進一步推動無現金社會的願景, 好處多多。 今年內, 來自三星以及Google的行動支付服務也有機會啟用(Samsung Pay & Android Pay), 屆時相關議題勢必再度成為關注焦點。 你, 準備好了嗎?

www.eefans.com電子發燒友www.eefans.com電子發燒友www.eefans.com電子發燒友

【整理不易, 記得轉發】

臨走記得點下方拇指留下腳印。 如覺文章不錯, 轉發更多朋友, 傳遞科技人的觀點。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