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玉面虎韓慕俠小傳

老陽按:俗語雲:太極十年不出門, 形意一年打死人, 形意拳中都有哪些高手呢?老陽今天給你介紹位大俠:玉面虎韓慕俠。 (為方便讀者開闊閱讀面, 老陽在評論中會把一些讀過的書分享給大家)

韓慕俠, 直隸人, 剛滿12歲的韓慕俠, 隨父進津賣柴巧遇張綿文家護院周鏢師, 收其為徒, 習藝3年。 後投師張占魁、李存義學得八卦掌、形意拳。 20歲的韓慕俠技成猶不自滿, 去南方雲遊, 遍訪名師。 先後拜李廣亭、宋約齋、車毅齋、應文天等9九位名師盡得國術真諦回津。 韓慕俠將形意、八卦揉在一起, 南北兩派八卦熔為一爐,

融會貫通, 自成一派。

曾免費授徒(《益世報》刊登義務授徒啟事)。 當時慕名學藝的南開學校的學生有周恩來、于文志、梁鏡堯、何樹新和嶽潤東等;北洋女師學生有劉清揚, 直隸女師學生有喬詠菊、喬詠荷姐妹等。 韓慕俠武術館培養了不少武術精英。

韓慕俠照片

韓慕俠軼事

1:威震“浪裡蛟”

海彰武被直隸總督委任為鹽務總管以後, 周圍的鹽霸均不肯善罷甘休, 明爭暗鬥成為家常便飯。 有一次, 有一個綽號叫“浪裡蛟”的鹽霸, 勢力不小, 家裡有著不少鏢師。 此人對海彰武被委任為鹽務總管不服, 為爭奪渤海數百里鹽灘,

想以祝賀海彰武封官為名, 請海赴宴, 藉以逼其讓步。 經與周鏢師商議, 決定由韓慕俠陪同前往, 周鏢師斬釘截鐵地說:“憑他的機敏和現有的武功, 足以制服對方, 確保你的安全。 ”海彰武聽後心中有底, 臨行前, 周鏢師交給韓慕俠一把銅鎮尺, 並而授機宜, 慕俠會意地點頭笑了。

在宴會上, 酒過三巡, 菜過五味, “浪裡蛟”話題一轉, 咄咄逼人地說:“海老兄既已封官任職, 當不能與兄弟們斤斤計較吧?!那鹽灘一事當讓則讓, 還望老兄高抬貴手, 給兄弟們留碗飯吃……”說著從長袍裡掏出一張寫好的契據, 逼著海彰武簽字。 海彰武不答應, 雙方你一言我一語爭執不休。 忽見一個大漢手持鋼刀破門而入, 直奔海彰武而來, 室內空氣頓時緊張起來。

海彰武一時手足無措, 心慌意亂, 危急時刻, 韓慕俠鎮定自若, “嗖”地從腰裡抽出銅鎮尺, 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 用銅尺使勁頂住了“浪裡蛟”的腰眼, 沖著那大漢高聲喝道:“你再敢走近一步, 我就結果你家主人的性命!你們也別想有好果子吃!”那大漢一見此景, 呆若木雞, 一動也不敢動了。 韓慕俠又正義言辭的對“浪裡蛟”怒斥著:“有事心平氣和地商量, 何必耍奸使計, 陰謀害人!鹽灘的歸屬, 自有公理, 你不可欺人太甚, 快送我東家平安回去!別惹我生氣, 否則……”說著, 手中的銅鎮尺使勁往“浪裡蛟”腰眼一拱, “浪裡蛟”呵地一聲……, 早已下破膽的“浪裡蛟”急忙喝退那大漢, 皮笑肉不笑的周旋一陣後, 很恭敬的把海彰武送出大門

2:拜師閃電手:張占魁

自韓慕俠智勇雙全挫敗鹽霸“浪裡蛟”, 護送海彰武安全回家後, 深得海彰武和周鏢師的讚賞。 周鏢師見韓慕俠的確是個難得的武術人才, 就把他推薦給名震武林的大家張占魁。

張占魁(1867-1940), 字兆東, 河北省河間縣人。 少年習武, 初練少林拳, 後從師河間的劉奇蘭和北京的董海川專修“形意拳”和“八卦掌”, 得其真諦, 又有創新。 在馮國璋手下任警衛時, 曾神速地擊敗暗殺馮國璋的刺客, 保馮一命, 馮親筆題寫“閃電手”匾額贈于張。 韓慕俠拜在他的門下後, 如魚得水, 武功進步神速。 這期間, 張占魁又主動給韓慕俠找了五位大師, 傳授絕技。

清光緒32年(1906年), 韓慕俠在師傅張占魁的鼓勵下, 揮淚跪別恩師, 奔赴江南, 以武會友, 拜師學藝。

3:訓練大刀隊

受張學良將軍之邀,出任十六軍千人“武術團”的教官,團部設在南關下頭鴻源裡一號。“武術團”即大刀隊,集訓于楊柳青達二年之久。

在武術團,韓慕俠用八卦刀和連環槍的套路即用八卦刀中的“纏頭裹腦”等動作要領施行順步砍、拗步砍、左右砍、連剁帶劈;把形意的五行連環槍的擘、崩、鑽、炮、橫五槍,變化為步槍的刺、拔、挑、崩、擘五個刺殺動作訓練士兵,簡單易學,有很高的實戰價值。正當韓慕俠在楊柳青全力訓練大刀隊時,一個無法解決的難題出現了,由於軍餉層層克扣,大刀隊領不到軍餉,韓慕俠只好變賣家產給士兵12個銅板,韓慕俠家業已空,大刀隊也隨之停止了活動。韓慕俠訓練的大刀隊在東北軍易幟後,被編入宋哲元的二十九軍。“七·七”事變前夕,日本進攻華北、侵略整個中國的野心早被國人識破。二十九軍軍長宋哲元根據當時的武器裝備情況,就決定利用韓慕俠訓練出來的千名武將,在各師團組織訓練大刀隊(也稱敢死隊)以抵擋日軍。

據聞,張自忠屬下的這位張團長並沒走。他率領大刀隊在馬廠減河一帶的小王莊、萬家碼頭,西至唐官屯等地,與敵大戰10數次。大刀隊的武器不光是大刀,俗稱:“二十九軍三大件兒,長短槍,大刀片兒,鬼子見了腿打顫”。韓慕俠訓練大刀隊不僅重視武技訓練,還十分重視對士兵的愛國教育和武德教育。所以大刀隊隊員的素質都是比較高的,打起仗來奮不顧身,驍勇無比。在馬廠減河一帶他們與日軍奮力拼殺,雖有很多人為國捐軀,但日軍也傷亡慘重,死人不計其數。據百姓講,當時流的血把馬廠減河的水都染紅了。日軍戰亡的死屍不敢在白天運。只在每日夜間用橡皮船和其他船隻沿赤龍河和衛津河北運。這是大蘆北口一帶村莊的老輩人親眼得見的。

4:打敗俄國大力士

1918年秋,俄國大力士康泰爾先在天津、上海表演武技,轟動觀眾,然後來到北京。這個大力士個頭有兩米多高,膀大腰粗,據說能夠屈鋼軌、斷鐵鍊,有1.4萬磅的力量。他從1917年做環球旅行,每到一國便擺擂比武,打遍歐美46國,無人匹敵,得了10枚金牌,號稱“震環球”。準備把中國作為他“榮歸”的最後一站。他登報在中央公園(今中山公園)五色土擺擂7天,聲言函約各國武士角技,並備原國外所得10枚小金牌,另單做一大金牌,上鑄有中英對照文字“1918中央公園,中華民國七年,萬國賽武大會獎章”,以資給最後勝利者。

那是陰曆8月初的一天,康泰爾登臺了。只見他手執一條長鐵鍊,在脖子上連繞兩圈,然後在兩端拴上兩條長長的粗繩子。觀看的人正驚怪不知怎麼回事,忽然從台後走出40名壯漢,分成兩排,各抓住兩頭的繩索。突然一聲哨響,40名壯漢如同拔河一樣,分別向兩邊拼命拽繩。但見康泰爾運起蠻力,將頭向右一甩,左邊20人登時向右跌撲;將頭又向左一甩,右邊20人登時向左邊跌撲。接著左右一甩,突閃身向後退一步,左右兩排人又互撞中間,共同摔倒在他的腳下。觀眾正驚呼喝采,翻譯走上台來宣佈:“若有能人,可隨意上臺較量。凡能打康泰爾先生一拳或踢一腳者,可得50盧布。如能把康泰爾先生打倒在地,可得一面金牌,打倒11次,可得11面金牌!” 一連5天,沒人應戰。堂堂中華,果真沒有能人嗎?

較量第6天,時近黃昏,康泰爾正在六國飯店的大沙發上閉目養神,忽聽門房來報:“有中國武術師來會。”不禁大吃一驚:這是哪個吃了豹子膽不怕死的,竟敢找上門來?來人便是天津著名拳師韓慕俠。聞聽康泰爾如此囂張,他偕師父、師兄二人趕赴京城。不料警廳卻以“恐傷人命,引起外交”為名,不准比試。一怒之下,韓慕俠便找上門去。

一見面,韓慕俠說明來意,便定下在客廳交手。誰知過了一會兒,康泰爾又搖著蒲扇似的毛手,嘰哩咕嚕地說著什麼。韓慕俠怕此中有鬼,便問翻譯,翻譯說:“康泰爾先生嫌你個子矮,一動手,會像摔小雞子一樣摔死你。”韓慕俠當即應道;“你告訴他吧,我打他,就像摔死一隻耗子,而且敢跟他訂下生死文書!” 翻譯照譯後,康泰爾氣得七竅生煙,立即立下“生死文書”,搬開桌椅,擺開架式,準備拼命。

康泰爾說:“你打吧!”

韓慕俠回答說:“我們中國人從來不先動手打人,你先下手吧!”

康泰爾霍地伸出右手,直奔韓慕俠的咽喉,韓慕俠早看在眼裡,幾乎是在同一刹那,早將那八卦掌中的挑掌往上一撩。康泰爾一招未著,翻手又來抓韓慕俠的手腕,誰知卻正好上當,把個右肋全暴露出來。說時遲,那時快,韓慕俠抓住這一瞬間,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一個搓步,用形意中的虎撲,重如泰山的雙掌正擊中對方的胃穴上,把個康泰爾打得連連倒退了幾步,撞翻了沙發、茶几,像塌下來的半堵牆一樣斜倒了下來。同時翻腸倒肚,把吃下的晚飯也一古腦兒吐了個滿地。

韓慕俠說:“我這只算贏了你1塊金牌,你起來,咱們再連打10次!”

康泰爾躺在那裡,只剩下喘氣的力氣。

11面金牌第二天是康泰爾擺擂的最後一天,中山公園的五色土前,人山人海。康泰爾叫翻譯先到擂臺上,用望遠鏡四處巡看。韓慕俠知道他是在找自己,就背過了臉去。康泰爾還以為韓慕俠沒有來,就跳到台中又耀武揚威起來。

正當康泰爾得意洋洋的時候,韓慕俠一個旱地拔松,竄到臺上,大喝一聲:“康泰爾,我已候多時了!來,再較量10次!”

康泰爾一見是韓慕俠,早嚇得目瞪口呆,筋酥骨軟,連忙擺著一雙毛手說:“不比了,不比了,服了,服了!”回頭將11面金牌乖乖捧出,當眾在一塊白綾子上寫下了中、俄文對照的字據:茲有俄國大力士康泰爾,周遊世界46國,進行武術表演大會,未遇勁敵,凱旋而歸。路過中國,在北京中央公園五色土進行武技表演。今與中國武術名家韓先生慕俠較技,甘拜下風,謹將金牌11面,贈與韓先生慕俠惠存。口說無憑,立此為證。

康泰爾(俄文簽字)、韓慕俠(中文簽字)頓時台下一片歡呼聲。人們簇擁著這位英雄,爭相照相,直到出了公園,還不肯散去。

凜然正氣韓慕俠返津後,把10枚小金牌分贈給了天津各武術館,自己只留下了為這次角技特製的那塊大的。接著,又著手成立了“韓慕俠武術專館”,任過民國大總統的黎元洪還親自為他題寫了“武術專館”的匾額。

後記:嗚呼韓大俠風采令人敬佩,我輩也應該如此,文武雙全,保家衛國。歡迎朋友們留言一起交流

3:訓練大刀隊

受張學良將軍之邀,出任十六軍千人“武術團”的教官,團部設在南關下頭鴻源裡一號。“武術團”即大刀隊,集訓于楊柳青達二年之久。

在武術團,韓慕俠用八卦刀和連環槍的套路即用八卦刀中的“纏頭裹腦”等動作要領施行順步砍、拗步砍、左右砍、連剁帶劈;把形意的五行連環槍的擘、崩、鑽、炮、橫五槍,變化為步槍的刺、拔、挑、崩、擘五個刺殺動作訓練士兵,簡單易學,有很高的實戰價值。正當韓慕俠在楊柳青全力訓練大刀隊時,一個無法解決的難題出現了,由於軍餉層層克扣,大刀隊領不到軍餉,韓慕俠只好變賣家產給士兵12個銅板,韓慕俠家業已空,大刀隊也隨之停止了活動。韓慕俠訓練的大刀隊在東北軍易幟後,被編入宋哲元的二十九軍。“七·七”事變前夕,日本進攻華北、侵略整個中國的野心早被國人識破。二十九軍軍長宋哲元根據當時的武器裝備情況,就決定利用韓慕俠訓練出來的千名武將,在各師團組織訓練大刀隊(也稱敢死隊)以抵擋日軍。

據聞,張自忠屬下的這位張團長並沒走。他率領大刀隊在馬廠減河一帶的小王莊、萬家碼頭,西至唐官屯等地,與敵大戰10數次。大刀隊的武器不光是大刀,俗稱:“二十九軍三大件兒,長短槍,大刀片兒,鬼子見了腿打顫”。韓慕俠訓練大刀隊不僅重視武技訓練,還十分重視對士兵的愛國教育和武德教育。所以大刀隊隊員的素質都是比較高的,打起仗來奮不顧身,驍勇無比。在馬廠減河一帶他們與日軍奮力拼殺,雖有很多人為國捐軀,但日軍也傷亡慘重,死人不計其數。據百姓講,當時流的血把馬廠減河的水都染紅了。日軍戰亡的死屍不敢在白天運。只在每日夜間用橡皮船和其他船隻沿赤龍河和衛津河北運。這是大蘆北口一帶村莊的老輩人親眼得見的。

4:打敗俄國大力士

1918年秋,俄國大力士康泰爾先在天津、上海表演武技,轟動觀眾,然後來到北京。這個大力士個頭有兩米多高,膀大腰粗,據說能夠屈鋼軌、斷鐵鍊,有1.4萬磅的力量。他從1917年做環球旅行,每到一國便擺擂比武,打遍歐美46國,無人匹敵,得了10枚金牌,號稱“震環球”。準備把中國作為他“榮歸”的最後一站。他登報在中央公園(今中山公園)五色土擺擂7天,聲言函約各國武士角技,並備原國外所得10枚小金牌,另單做一大金牌,上鑄有中英對照文字“1918中央公園,中華民國七年,萬國賽武大會獎章”,以資給最後勝利者。

那是陰曆8月初的一天,康泰爾登臺了。只見他手執一條長鐵鍊,在脖子上連繞兩圈,然後在兩端拴上兩條長長的粗繩子。觀看的人正驚怪不知怎麼回事,忽然從台後走出40名壯漢,分成兩排,各抓住兩頭的繩索。突然一聲哨響,40名壯漢如同拔河一樣,分別向兩邊拼命拽繩。但見康泰爾運起蠻力,將頭向右一甩,左邊20人登時向右跌撲;將頭又向左一甩,右邊20人登時向左邊跌撲。接著左右一甩,突閃身向後退一步,左右兩排人又互撞中間,共同摔倒在他的腳下。觀眾正驚呼喝采,翻譯走上台來宣佈:“若有能人,可隨意上臺較量。凡能打康泰爾先生一拳或踢一腳者,可得50盧布。如能把康泰爾先生打倒在地,可得一面金牌,打倒11次,可得11面金牌!” 一連5天,沒人應戰。堂堂中華,果真沒有能人嗎?

較量第6天,時近黃昏,康泰爾正在六國飯店的大沙發上閉目養神,忽聽門房來報:“有中國武術師來會。”不禁大吃一驚:這是哪個吃了豹子膽不怕死的,竟敢找上門來?來人便是天津著名拳師韓慕俠。聞聽康泰爾如此囂張,他偕師父、師兄二人趕赴京城。不料警廳卻以“恐傷人命,引起外交”為名,不准比試。一怒之下,韓慕俠便找上門去。

一見面,韓慕俠說明來意,便定下在客廳交手。誰知過了一會兒,康泰爾又搖著蒲扇似的毛手,嘰哩咕嚕地說著什麼。韓慕俠怕此中有鬼,便問翻譯,翻譯說:“康泰爾先生嫌你個子矮,一動手,會像摔小雞子一樣摔死你。”韓慕俠當即應道;“你告訴他吧,我打他,就像摔死一隻耗子,而且敢跟他訂下生死文書!” 翻譯照譯後,康泰爾氣得七竅生煙,立即立下“生死文書”,搬開桌椅,擺開架式,準備拼命。

康泰爾說:“你打吧!”

韓慕俠回答說:“我們中國人從來不先動手打人,你先下手吧!”

康泰爾霍地伸出右手,直奔韓慕俠的咽喉,韓慕俠早看在眼裡,幾乎是在同一刹那,早將那八卦掌中的挑掌往上一撩。康泰爾一招未著,翻手又來抓韓慕俠的手腕,誰知卻正好上當,把個右肋全暴露出來。說時遲,那時快,韓慕俠抓住這一瞬間,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一個搓步,用形意中的虎撲,重如泰山的雙掌正擊中對方的胃穴上,把個康泰爾打得連連倒退了幾步,撞翻了沙發、茶几,像塌下來的半堵牆一樣斜倒了下來。同時翻腸倒肚,把吃下的晚飯也一古腦兒吐了個滿地。

韓慕俠說:“我這只算贏了你1塊金牌,你起來,咱們再連打10次!”

康泰爾躺在那裡,只剩下喘氣的力氣。

11面金牌第二天是康泰爾擺擂的最後一天,中山公園的五色土前,人山人海。康泰爾叫翻譯先到擂臺上,用望遠鏡四處巡看。韓慕俠知道他是在找自己,就背過了臉去。康泰爾還以為韓慕俠沒有來,就跳到台中又耀武揚威起來。

正當康泰爾得意洋洋的時候,韓慕俠一個旱地拔松,竄到臺上,大喝一聲:“康泰爾,我已候多時了!來,再較量10次!”

康泰爾一見是韓慕俠,早嚇得目瞪口呆,筋酥骨軟,連忙擺著一雙毛手說:“不比了,不比了,服了,服了!”回頭將11面金牌乖乖捧出,當眾在一塊白綾子上寫下了中、俄文對照的字據:茲有俄國大力士康泰爾,周遊世界46國,進行武術表演大會,未遇勁敵,凱旋而歸。路過中國,在北京中央公園五色土進行武技表演。今與中國武術名家韓先生慕俠較技,甘拜下風,謹將金牌11面,贈與韓先生慕俠惠存。口說無憑,立此為證。

康泰爾(俄文簽字)、韓慕俠(中文簽字)頓時台下一片歡呼聲。人們簇擁著這位英雄,爭相照相,直到出了公園,還不肯散去。

凜然正氣韓慕俠返津後,把10枚小金牌分贈給了天津各武術館,自己只留下了為這次角技特製的那塊大的。接著,又著手成立了“韓慕俠武術專館”,任過民國大總統的黎元洪還親自為他題寫了“武術專館”的匾額。

後記:嗚呼韓大俠風采令人敬佩,我輩也應該如此,文武雙全,保家衛國。歡迎朋友們留言一起交流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