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致敬|“雲警楷模”曲靖特勤中隊:赤誠寫青春 為民鑄忠魂

雲警楷模曲靖市公安消防支隊特勤中隊

在美麗的珠江源頭駐守著一支以驍勇善戰聞名雲嶺大地的“尖刀”部隊——曲靖市公安消防支隊特勤中隊。

這支英雄的部隊組建於1997年, 現為副營職建制, 編制官兵45人。 建隊以來, 中隊官兵秉承“報人民養育之恩, 盡消防為民之責”的錚錚誓言, 英勇頑強、衝鋒在前、捨身忘死, 忠誠履行職責使命, 成功處置各類火災及應急救援任務5千餘起, 搶救2000餘條生命, 挽回經濟損失10億元。 中隊連續3年被共青團中央、公安部命名為“青年文明號”, 被表彰為全國公安機關“愛民模範集體”, “全國優秀公安基層單位”中隊黨支部先後被公安部政治部、部消防局表彰為“先進基層黨支部”, 榮立集體一等功1次、集體二等功4次、集體三等功5次, 14名官兵榮立個人一等功、二等功, 全體官兵用青春和熱血書寫著鐵心向党、忠誠愛民的壯麗篇章。

1

血性隊伍——赤膽忠誠,

千錘百煉, 鍛造戰鬥集體

中隊黨支部始終堅持按綱建隊, 以黨建促隊建、講傳承求創新、嚴制度抓規範, 黨支部的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得到充分發揮, 確保了官兵在大是大非面前立得穩、在大災大難面前沖得上、在生死考驗面前豁得出。

中隊注重創新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充分挖掘駐地紅色文化資源, 引導官兵堅定理想信念、凝聚強大力量, 進一步增強了教育的時代性和感召力, 始終堅持素質強警、文化育警, 著力培育“有靈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一代革命軍人, 使“志博珠源、擔當作為, 聚力垂範、守正篤實, 赴湯蹈火、勇爭一流”的曲靖消防精神, 在一代代特勤官兵身上得到了傳承和弘揚。 中隊黨支部先後16次被評為先進黨支部, 68人被評為優秀共產黨員、優秀黨務工作者, 91人光榮入黨, 34人考上軍校, 湧現出了以全國“十大傑出消防衛士”董永山為代表的一大批先進典型。

2

精武礪兵——苦練內功, 加壓淬火, 熔鑄利刃鋼刀

建隊以來, 中隊官兵換了一茬又一茬, 但不管人員、環境、任務如何變化, 中隊“瞄準實戰練硬功, 嚴管嚴訓為打贏”的指導思想始終沒有變。 中隊大膽開展執勤訓練改革, 創新單兵、班組、中隊技戰術組訓模式, 開展裝備“小革新小發明小創造”活動。 針對轄區大部分區域缺水的實際, 全面加強滅火救援供水能力建設, 成功研製全省首套大功率遠端供水系統。 為讓官兵熟練掌握1300多種器材裝備和330多種操法, 除認真落實每週4天的正課訓練, 中隊每週還至少開展1次夜間訓練。 常年堅持開展每日個人對抗賽、每週班組對抗賽、每月評比訓練標兵和明顯進步獎, 極大地調動了官兵的訓練熱情。中隊堅持訓練從“勤練”入手,每天安排一個班走街串巷熟悉轄區重點單位、交通水源,要求每名官兵必須對轄區情況“一口清”;每週開展一次想定作業,幫助官兵熟練掌握轄區主要災害事故的處置程式和方法;每月至少開展一次真火、真煙實戰演練,類比高層、地下、化工等類型火災撲救和地震、山嶽等應急救援處置,有效提升了中隊的實戰能力。

3

驍勇善戰——攻堅克難,敢打敢拼,彰顯鐵軍本色

在救援一線,官兵們歷經了無數次生死考驗,用血肉之軀築起銅牆鐵壁,守護一方平安。2005年5月17日,貴昆鐵路面店三號隧道突然發生坍塌,12名被困工人生死不明。中隊官兵面臨二次坍塌的危險,深入事故現場不斷進行偵查,保障“生命補給線”、“生命通道”,連續奮戰7天,成功將12名被困工人救出。2006年10月1日,陸良縣境內一座天然氣田發生井噴,華僑農場3000余名群眾生命危在旦夕。中隊官兵冒著現場高溫、彌漫的毒氣和隨時可能發生爆炸的危險,不顧自身安危,經過36個小時的生死奮戰,成功堵住了肆虐的井噴,保護了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2008年汶川“5•12”特大地震災害發生後,中隊20名官兵馳援四川地震災區,在10天9夜的晝夜奮戰中,圓滿完成了清理廢墟、清除危石、排除危險品洩露爆炸險情和搜救等任務。2012年9月7日12時06分,昭通彝良縣發生5.7級地震,震源深度14公里,特勤中隊參戰官兵連續戰鬥8個晝夜,克服重重困難,先後搜救房屋2136間,搭建帳篷200餘頂,拆除危房120間,排除險情310處,轉移群眾8000餘人,挽回財務200余萬元。2014年4月7日,麒麟區下海子煤礦發生重大透水事故,22人被困井下,中隊官兵始終戰鬥在任務最危險、最困難、最艱巨的救援第一線,堅守“不拋棄、不放棄”的執著信念,奮力鏖戰20個晝夜,全力協助救護遇難礦工,受到各級黨委政府和人民群眾的高度讚譽。2014年8月3日,昭通魯甸發生6.5級大地震,特勤中隊作為首支抵達震中的消防增援力量,經過14個晝夜的艱苦鏖戰,先後轉戰5個村委會,徒步700餘公里,搜救12名遇難者,轉運傷患70余人,疏散轉移群眾1300餘人,搶救物資2000餘件,拆除危房136間,排除險情70餘處,又一次刷新了赫赫戰功,中隊被省委、省政府表彰為魯甸地震抗震救災“先進集體”。

4

愛民無疆——默默奉獻,薪火相傳,續寫魚水深情

一直以來,特勤中隊官兵大力弘揚擁政愛民的光榮傳統,始終保持與人民群眾“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的血肉聯繫。

2009年至2011年,曲靖遭遇了百年不遇的旱災。特勤中隊視災情為命令,全力以赴投入抗旱救災攻堅戰,累計出動車輛300餘台次,官兵1450余人,先後奔赴10個縣(市、區),送水6000餘噸,行程達2萬餘公里,解決了1.2萬名群眾的飲水困難,用實際行動踐行了“人民消防為人民”的莊嚴承諾,受到時任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副總理回良玉等党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慰問和高度讚譽。 中隊官兵把駐地當故鄉,視人民為父母,先後與曲靖市第一中學等十余所中小學結成共建對子,為125名貧困學生捐資助學17.8萬餘元,為86位孤寡老人和困難群眾排憂解困、送去溫暖。主動協助社會單位開展消防安全培訓和軍訓活動,對外開放1200多次,接待群眾10萬餘人。在全市扶貧攻堅工作中,中隊官兵傾力幫扶貧困戶,先後捐款捐物價值3萬餘元,繳納特殊黨費1萬餘元,幫助群眾修建“希望水窖”21個……

2017年以來,特勤中隊共接警159起,其中火警94起,搶險救援23起,社會救助42起。20年風雨征程,20年春華秋實。特勤中隊全體官兵用熱血和汗水,踐行著紅門衛士忠誠與奉獻的誓言;用血肉之軀鑄成尖刀長矛,與災難展開殊死抗爭;他們難以向家庭兌現“愛的承諾”,卻用播撒大愛的舉動,書寫了青春無悔最厚重的一筆,彰顯為國為民的紅色情懷。

極大地調動了官兵的訓練熱情。中隊堅持訓練從“勤練”入手,每天安排一個班走街串巷熟悉轄區重點單位、交通水源,要求每名官兵必須對轄區情況“一口清”;每週開展一次想定作業,幫助官兵熟練掌握轄區主要災害事故的處置程式和方法;每月至少開展一次真火、真煙實戰演練,類比高層、地下、化工等類型火災撲救和地震、山嶽等應急救援處置,有效提升了中隊的實戰能力。

3

驍勇善戰——攻堅克難,敢打敢拼,彰顯鐵軍本色

在救援一線,官兵們歷經了無數次生死考驗,用血肉之軀築起銅牆鐵壁,守護一方平安。2005年5月17日,貴昆鐵路面店三號隧道突然發生坍塌,12名被困工人生死不明。中隊官兵面臨二次坍塌的危險,深入事故現場不斷進行偵查,保障“生命補給線”、“生命通道”,連續奮戰7天,成功將12名被困工人救出。2006年10月1日,陸良縣境內一座天然氣田發生井噴,華僑農場3000余名群眾生命危在旦夕。中隊官兵冒著現場高溫、彌漫的毒氣和隨時可能發生爆炸的危險,不顧自身安危,經過36個小時的生死奮戰,成功堵住了肆虐的井噴,保護了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2008年汶川“5•12”特大地震災害發生後,中隊20名官兵馳援四川地震災區,在10天9夜的晝夜奮戰中,圓滿完成了清理廢墟、清除危石、排除危險品洩露爆炸險情和搜救等任務。2012年9月7日12時06分,昭通彝良縣發生5.7級地震,震源深度14公里,特勤中隊參戰官兵連續戰鬥8個晝夜,克服重重困難,先後搜救房屋2136間,搭建帳篷200餘頂,拆除危房120間,排除險情310處,轉移群眾8000餘人,挽回財務200余萬元。2014年4月7日,麒麟區下海子煤礦發生重大透水事故,22人被困井下,中隊官兵始終戰鬥在任務最危險、最困難、最艱巨的救援第一線,堅守“不拋棄、不放棄”的執著信念,奮力鏖戰20個晝夜,全力協助救護遇難礦工,受到各級黨委政府和人民群眾的高度讚譽。2014年8月3日,昭通魯甸發生6.5級大地震,特勤中隊作為首支抵達震中的消防增援力量,經過14個晝夜的艱苦鏖戰,先後轉戰5個村委會,徒步700餘公里,搜救12名遇難者,轉運傷患70余人,疏散轉移群眾1300餘人,搶救物資2000餘件,拆除危房136間,排除險情70餘處,又一次刷新了赫赫戰功,中隊被省委、省政府表彰為魯甸地震抗震救災“先進集體”。

4

愛民無疆——默默奉獻,薪火相傳,續寫魚水深情

一直以來,特勤中隊官兵大力弘揚擁政愛民的光榮傳統,始終保持與人民群眾“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的血肉聯繫。

2009年至2011年,曲靖遭遇了百年不遇的旱災。特勤中隊視災情為命令,全力以赴投入抗旱救災攻堅戰,累計出動車輛300餘台次,官兵1450余人,先後奔赴10個縣(市、區),送水6000餘噸,行程達2萬餘公里,解決了1.2萬名群眾的飲水困難,用實際行動踐行了“人民消防為人民”的莊嚴承諾,受到時任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副總理回良玉等党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慰問和高度讚譽。 中隊官兵把駐地當故鄉,視人民為父母,先後與曲靖市第一中學等十余所中小學結成共建對子,為125名貧困學生捐資助學17.8萬餘元,為86位孤寡老人和困難群眾排憂解困、送去溫暖。主動協助社會單位開展消防安全培訓和軍訓活動,對外開放1200多次,接待群眾10萬餘人。在全市扶貧攻堅工作中,中隊官兵傾力幫扶貧困戶,先後捐款捐物價值3萬餘元,繳納特殊黨費1萬餘元,幫助群眾修建“希望水窖”21個……

2017年以來,特勤中隊共接警159起,其中火警94起,搶險救援23起,社會救助42起。20年風雨征程,20年春華秋實。特勤中隊全體官兵用熱血和汗水,踐行著紅門衛士忠誠與奉獻的誓言;用血肉之軀鑄成尖刀長矛,與災難展開殊死抗爭;他們難以向家庭兌現“愛的承諾”,卻用播撒大愛的舉動,書寫了青春無悔最厚重的一筆,彰顯為國為民的紅色情懷。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