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十九大時光|“五水共治”還八婺大地山清水秀

法制日報記者 王春

通濟湖畔/一葉扁舟/滿載鄉愁/晝夜可返

10月18日,在北京律師事務所辦公室裡,青年律師芮天鵬認真聆聽十九大報告,有感而發,一首小詩落筆。

當聽到“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鏗鏘話音,他激動得坐不住了。

他的心飛回了家鄉浙江金華浦江。

芮天鵬說:“以前,總想往外跑。 如今,一場治水讓家鄉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回到名副其實的書畫之鄉,總想著要回家看看。 ”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老百姓的生活好了,這優美的生態環境咱也得守牢才行。 ”浦江縣公安局平湖派出所民警陳獻虎激動不已。

自從擔任浦江茜溪“河道警長”以來,陳獻虎看著茜溪的水一點點變清變美。

然而,當把記憶翻回4年前,茜溪還被稱為“牛奶河”“垃圾河”。

如今,“五水共治”後的茜溪沿岸不僅變成了浦江的知名旅遊路線,還被老百姓冠以“最美公路”稱號。

村民徐建軍今年50歲,家就住在茜溪邊上,10月18日,他早早守在電視機前,聚精會神地收看十九大開幕會,當聽到報告說“要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時,他大聲叫好。

徐建軍感慨道:“過去,我們以犧牲清澈河流為代價,滿足自己的物質生活,而現在,我們一定要響應黨中央的號召,發展綠色經濟,保護好我們的美麗家園。 ”

“用自己的真心、誠心、責任心,繼續守護這一片碧水藍天!”全國優秀人民警察、浦江黃宅派出所所長鄭攀聽到關於“加快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建設美麗中國”的論述時,猛然心頭一熱,這正是他一直在追求的理想和奮鬥的目標。

“現在的環境有多好,去三江口看看就知道,消失多年的白鷺又飛回來了!”走在轄區,黃宅鎮鐘村68歲的老漢鐘禮淦的感慨,讓鄭攀深感自豪。

三江口,由浦陽江、義烏溪、和平溪三溪匯合而成,綿延17公里,直通通濟橋水庫,是浦江的綠肺。 經過鄭攀和戰友們的重拳治理,沿江偷排污染水源案件為零,破壞水質的電魚案件也持續下降。

“黨的十九大對生態文明建設提出了新要求,作為一線派出所民警,我們任重道遠。 ”金華市公安局婺城分局乾西派出所所長杜武權與鄭攀深有同感。

杜武權是全市527名“河道警長”之一,也是轄區長湖的第三任“河道警長”。 他坦言,從接過長湖治理的接力棒,心中充滿了責任感,每週兩次到長湖周邊聽建議、找問題,發現並治理了兩家電鍍企業偷排案件,還長湖一片安寧。

前不久,義烏公安局快速破獲了一起污染環境新型案件,對此,金華市公安局食品藥品環境犯罪偵查支隊支隊長祝朝暉斬釘截鐵地說:“打擊涉環境違法犯罪是公安機關職責所在,我們深感責任更重,但不管涉環境違法犯罪分子多狡猾,發現一起堅決打擊一起,為生態文明建設保駕護航。 ” 

金華是“五水共治”的發源地,也是“河道警長制”的誕生地。 如今的八婺大地,水環境得到了全面改善,金華已連續3年捧回全省治水最高獎“大禹鼎”,治出了老百姓期盼的“綠水青山”。

金華市委常委、市公安局局長聶展雲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深入學習貫徹十九大精神,就是要學思踐悟、知行合一,更好地運用於公安工作實踐,始終牢記“建設生態文明是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千年大計”,以“打贏藍天保衛戰”為己任,深入踐行“兩山”理論,全力守牢“碧水藍天”,讓老百姓享受“生態廊道”建設帶來的豐碩成果。

本報金華(浙江)10月20日電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