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設計>正文

森海藥丸?HD650接班人阻抗減半,燒友不滿意了

讓眾多燒友期待已久的, 森海的一大波新品終於來了, 包括耳塞主力產品線IE80、IE800以及頭戴主力型號HD650都進行了更新, 以“S”尾碼的方式呈現, 有點類似iPhone的更新方式, 不過和IE80S、IE800S不同的是, HD650的後續新品型號被命名為“HD660S”, 售價也提高到了500歐元。

看外觀, HD660S和650沒有太多區別:只是整體色調幾乎都變成了純黑色, 耳罩增加了森海塞爾的品牌Logo, 但內部單元有重新設計, 新的動圈單元阻抗150Ω, 只有HD650的一半, 理由也是非常“官方”的——為了更容易被便攜播放設備驅動。 然而燒友對此則表示失望和擔心, 認為森海應當堅持高阻路線, 這樣才能維持品質。 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一、低阻耳機音質不如高阻耳機?

10年前甚至20年前的中高端全尺寸大耳機, 確實是以高阻抗耳機為主, “四大耳機廠”中的三家:森海、拜亞、AKG, 其經典產品的阻抗都在100Ω以上, 最低的K501亦達到120Ω, DT880和HD580更是在200Ω以上, 只有美國品牌Grado常年堅持32Ω的低阻設計理念。

傳奇低阻動圈:歌德HP1000

高阻某種程度上更為“高檔”

相比低阻耳機, 高阻抗設計主要有三大優點:其一是使系統信噪比更高, 減小雜訊功率;第二是單元振動慣性降低, 對弱信號和快速信號的跟隨能力增加(振膜更加收放自如), 所以瞬態更好、失真更低, 聲音素質自然會更高;最後, 更高的阻抗能使“阻尼係數”(耳機阻抗與耳放內阻的比值)更大, 從而降低耳放內部的功耗, 更高效地驅動耳機, 對耳放的設計要求也相對較低(內阻越小、越難做到), 或者說高阻耳機相對“不挑”耳放。

而要驅動好低阻耳機,

對耳放的要求就高了很多, 比如作為鐵三角40周年紀念款的HA2002旗艦級臺式耳放, 堪稱是鐵三角歷史上最為成功的耳放, 由資深工程師入井廣一設計, 歷時6年才成型, 內阻僅為0.1Ω(極難做到), 即使推阻抗僅有40Ω的W2002耳機(官方搭配套裝), 阻尼係數也達到400, 確保能完全驅動。

有價無市的低阻耳機“神器”耳放AT-HA2002

低阻取代高阻是大勢所趨

如今, 隨著動圈單元技術的進步, 無論是振膜材質、線圈繞法還是磁體素質, 讓高素質且低阻抗的大耳機設計難度大大降低, 而同時, 更快的生活節奏, 使得輕便的隨身聽或者手機已經逐漸取代笨重的臺式HiFi系統, 隨身HiFi成為了市場主流, 這就要求各大廠商能設計出更符合用戶需求、適配小推力播放機的低阻抗耳機。

森海經典的“直推”大耳機HD598

二、低阻耳機一定比高阻容易推?

首先,如果只看阻抗大小,低阻耳機似乎的確會比高阻耳機更容易“推響”:輸出功率=電壓平方/電阻,在輸出電壓一定的條件下,電阻越低,播放機的輸出功率越大。所以如果用輸出電壓很低的手機來驅動300Ω的HD650,音量開到滿,實際聲音也會很小,根本“推不響”。

要推好HD650,還是需要一款優質的臺式耳放

然而耳機的實際響度(dB分貝數)除了看阻抗之外,更重要的指標在於靈敏度。靈敏度是指耳機在1KHz處每輸入1mW功率或1V電壓時的dB數,相比阻抗,靈敏度才是更直觀的反映耳機容不容易推響的決定性參數。比如HD650的靈敏度是103dB/V@1KHz,而HD660S則是104dB/V@1KHz,可以看出,輸入同樣的電壓,HD660S發出的分貝數略高,所以可以得出HD660S比HD650更容易推響。

推響≠推好

這裡反復強調的是“推響”,但發燒友追求的則是“推好”,推響的本質只是響度大,而推好的本質則是在足夠的響度下,還能保持低失真。通常,衡量耳機失真度的最重要指標是總諧波失真+噪音(THD+N),依然是在1KHz的頻點處,達到100dB響度時的失真率。HD650的THD+N是<0.05%,HD660S則是<0.04%,所以HD660S不僅比HD650更容易推響,而且更容易推好。

“高阻吃電壓、低阻吃電流”

低阻耳機是否一定比高阻好推?當然不是!典型例子就是AKG K701,雖然K701阻抗只有62Ω,靈敏度也有105dB/V@1KHz,比起300Ω阻抗、103dB/V靈敏度的HD650明顯更容易響,但如果按實際功率換算,K701的靈敏度只有93dB/mW,而HD650卻達到97.8dB/mW,所以在播放機音量旋鈕固定的條件下(輸出電壓不變),K701比HD650更響,但更吃電流(電流=電壓/電阻),需要大電流耳放驅動才可以,之前提到的鐵三角W2002耳機搭配低內阻、大電流的HA2002耳放亦是同理。

鐵三角經典低阻頭戴式耳機ATH-W2002

所以,耳機推的好不好是一個由很多因素綜合而成的結果,耳機的阻抗、靈敏度、耳放的內阻、輸出電壓等等參數需要成系統的分析,才能相對客觀的判斷。好馬配好鞍,高端的HiFi系統,必是需要從前端到後端都具備高素質、低失真,因為最高保真的只有原始的錄音,一套優秀的聽音系統只是為了盡可能呈現出它當初的美好而已。

採用異厚振膜,頗為難推的AKG K701耳機

作者:林實工

森海經典的“直推”大耳機HD598

二、低阻耳機一定比高阻容易推?

首先,如果只看阻抗大小,低阻耳機似乎的確會比高阻耳機更容易“推響”:輸出功率=電壓平方/電阻,在輸出電壓一定的條件下,電阻越低,播放機的輸出功率越大。所以如果用輸出電壓很低的手機來驅動300Ω的HD650,音量開到滿,實際聲音也會很小,根本“推不響”。

要推好HD650,還是需要一款優質的臺式耳放

然而耳機的實際響度(dB分貝數)除了看阻抗之外,更重要的指標在於靈敏度。靈敏度是指耳機在1KHz處每輸入1mW功率或1V電壓時的dB數,相比阻抗,靈敏度才是更直觀的反映耳機容不容易推響的決定性參數。比如HD650的靈敏度是103dB/V@1KHz,而HD660S則是104dB/V@1KHz,可以看出,輸入同樣的電壓,HD660S發出的分貝數略高,所以可以得出HD660S比HD650更容易推響。

推響≠推好

這裡反復強調的是“推響”,但發燒友追求的則是“推好”,推響的本質只是響度大,而推好的本質則是在足夠的響度下,還能保持低失真。通常,衡量耳機失真度的最重要指標是總諧波失真+噪音(THD+N),依然是在1KHz的頻點處,達到100dB響度時的失真率。HD650的THD+N是<0.05%,HD660S則是<0.04%,所以HD660S不僅比HD650更容易推響,而且更容易推好。

“高阻吃電壓、低阻吃電流”

低阻耳機是否一定比高阻好推?當然不是!典型例子就是AKG K701,雖然K701阻抗只有62Ω,靈敏度也有105dB/V@1KHz,比起300Ω阻抗、103dB/V靈敏度的HD650明顯更容易響,但如果按實際功率換算,K701的靈敏度只有93dB/mW,而HD650卻達到97.8dB/mW,所以在播放機音量旋鈕固定的條件下(輸出電壓不變),K701比HD650更響,但更吃電流(電流=電壓/電阻),需要大電流耳放驅動才可以,之前提到的鐵三角W2002耳機搭配低內阻、大電流的HA2002耳放亦是同理。

鐵三角經典低阻頭戴式耳機ATH-W2002

所以,耳機推的好不好是一個由很多因素綜合而成的結果,耳機的阻抗、靈敏度、耳放的內阻、輸出電壓等等參數需要成系統的分析,才能相對客觀的判斷。好馬配好鞍,高端的HiFi系統,必是需要從前端到後端都具備高素質、低失真,因為最高保真的只有原始的錄音,一套優秀的聽音系統只是為了盡可能呈現出它當初的美好而已。

採用異厚振膜,頗為難推的AKG K701耳機

作者:林實工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