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臨沂廟官莊村創新“黨小組”“胡同長”制度

路燈點亮了村道, 文化廣場讓村民有了休閒娛樂的好去處……這就是現今的沂南縣大莊鎮官莊社區廟官莊村。 該村位於大莊鎮駐地以南8公里處, 共有320戶, 841口人, 黨員37人。 近年來, 廟官莊村堅持黨建引領, 圍繞發展抓黨建, 抓好黨建促發展, 發展成果惠民生的路子, 使黨支部真正成為引領黨員的指揮部, 團結群眾的智慧庫, 攻堅克難的主力軍, 在推動事業發展和党的建設實踐中, 譜寫了新的篇章。

幾名黨員在黨小組組長家中“現場辦公”。

雖然今天的廟官莊村成了周邊遠近聞名的“小康村”, 但在20年前, 該村還是集體欠帳36萬元的後進村。 1995年, 經商的李雲龍放棄了當時順風順水的生意, 擔任廟官莊村黨支部書記。 上任伊始, 村裡土地混亂、債臺高築、人心渙散是最棘手的問題, 李雲龍通過走家串戶摸村情、整章建制抓規範、精心部署帶頭幹, 確定了工作思路,

並以村領導班子建設為突破口, 強班子、帶隊伍, 打破任人唯親, 啟用了原村莊的老幹部、老黨員, 並從涉及群眾關心的土地、宅基地、財務三角債著手, 厘清了財務帳目。

向村民關心的出行難題和吃水問題宣戰, 帶領黨員幹部, 以出義務工的形式挨家挨戶發動群眾集體參與, 當時砸了40座房子, 通了第一條10米寬的東西大路, 利用近4年的時間, 共建起大口井6座, 蓄水池4座, 總蓄水量達18余萬立方米, 改變了官莊村生產發展靠天吃飯的局面, 治窮治亂的戰役接連打響。

短短幾年時間, 廟官莊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整潔統一的村容村貌成為廟官莊人的驕傲。 黨組織的決策力、執行力和推動力在廟官莊村的逐步變化中得到盡情展現,

激發了黨支部的內生動力, 樹立了班子威信, 形成了黨員帶群眾, 黨風帶民風的良好趨勢, 打造了一支讓黨放心、群眾滿意的黨員幹部隊伍。

在廟官莊, 除了美麗的村容村貌外, 該村創新的“黨小組”(為了讓黨員隊伍更好地融入到群眾當中, 更好地發揮榜樣帶頭作用, 該村在37名黨員的基礎上, 分成了3個黨小組, 每個小組定期在小組長家中召開會議, 不僅學習了黨的各項方針政策, 還拉近了黨員群眾的距離)及“胡同長”(每一條胡同10戶村民, 每十戶當中選出一名黨員或者有公信力的鄰居擔任胡同長, 在胡同衛生、鄰里關係、移風易俗等方面發揮著模範帶頭作用)制度更是另外一道隱形的風景線。

在村莊各項重大時間的決策當中,

胡同長、小組長充分瞭解民意, 及時溝通, 黨小組可提議並召開全體黨員大會、村民代表大會, 保障了各項政策的順利施行。 “當初正是因為黨小組的建議, 我們改變了一次性轉讓土地的老模式, 以土地入股的方式參與了加油城專案, 同樣也是因為黨小組的提議, 我們在土地流轉期間, 把範圍內的路、溝、渠等也列入了總面積當中, 僅這一項就為村集體每年增收20萬元。 ”村支書李雲龍說。

在工作中, 定期召開的黨小組會議和胡同長會議加強了兩委議事規則、黨員述職、重大問題黨群共參與制度, 探索實施了村社會事務協約化管理, 以村規民約形式固定下來, 每年評選表彰“優秀農戶”, “好媳婦、好婆婆”, 促進良好村情民風的形成,

贏得了民心, 使黨員幹部群眾凝聚出團結幹事、和諧共榮的強大合力。

記者張慶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