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深度解析:父母的愛,是付出還是自私

10-21文章發表後, 很多粉絲愛後臺留言, 內容是關乎與父母的, 語言也是許多的傷心。

在他們的影響和薰陶中長大, 一些情緒也是避免不了的。

我整理了些資料, 下面以第一人稱進行描述。

我能理解他們, 這些事也是我經歷的一部分, 和生養之人站在對立面, 就像是自己和自己對立, 那個時候, 自然就不好過。

之後我還是找到了停止的方式, 之後回想起, 才發現自己當初的怨恨是多餘的。

你願意站在你父母的對立面嗎?

如果你願意, 那先拋開所有個人情緒, 來理性且客觀的來看兩個問題。

一, 你的父母真的恨你嗎?

雖然你受之影響過大、創傷過深, 那為人父母他們真的是故意在傷害你嗎?

當然, 也會存在一些父母會心有惡, 子女跟著受罪, 這, 必定是極少數的。

大部分都是:你知道他們愛你, 但又感覺在這份愛裡很受傷。

你也認同的話, 那可以解開第一個答案:你的父母不恨你。

假設第一個問題你不是很清楚, 那就看第二個問題

二:父母以這種方式對待你從中得到了什麼?

你知道, 我們的任何行為, 即便是有很多的阻礙也能長期持續的, 那必定是有著更為強大的心裡需求在背後推動。

我們分析很多父母不讓子女好過的行為, 發現代價與回報是相互的, 為人子女的, 因人性的弱點, 只會看到的是代價, 包括感情的傷害、心靈的傷口.....

不會有人去思考他們得到了什麼, 所以你們都有一種憤怒而困惑的狀態。

你們無法理解的明明是愛, 為什麼到你們身上就成了傷害。

尼采說:一個人瞭解痛苦的原因, 就能承受任何痛苦。

你與父母關係的痛苦, 更多的是源於困惑。

所以, 你要走出來,

你應該去瞭解父母行為之後他們得到了什麼。

如果我們眼裡只有困擾, 卻不瞭解動機, 於是就難以寬容和改變父母關係態度。

這有個故事, 我朋友的一個小經歷。

“地鐵上, 聲旁的小孩子異常吵鬧, 在長椅上蹦跳不止時而大聲說話, 聲旁的母親不聞不問。

朋友眉頭緊鎖, 向那位媽媽提出意見。

那位媽媽滿臉歉意:對不起, 丈夫住院, 這兩個月一直在照顧, 今天才抽身帶孩子出來玩, 這玩的機會他期待了很久, 所以他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 ”

朋友聽完毫無反感, 看著孩子的開心, 心裡滿是理解和同情。 ”

故事說完了, 足以說明“原諒的前提是理解”的道理。

陌生人我們尚且如此, 自家人應當更多。

逼婚,是一個典型的父母關愛案例, 明明沒用, 還讓我們不開心, 他們都知道, 為什麼卻還是要一直這樣做?

今日整理資料, 明天給大家分析, 逼婚行為背後的回報。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