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請務必告訴孩子,如果有人打了你……

轉眼, 入園季過去一個月了, 解決了分離焦慮後, 第二個頭疼的事也來了。 這也是直播中媽媽們最關心的熱點問題之一:在幼稚園被打了, 你會教孩子怎麼做?

差不多是小小包第一次帶傷從幼稚園回來, 我開始認真的考慮這個問題。

孩子進入集體生活, 父母不在身邊, 很多事情都需要他自己去面對和解決, 如果他被打了, 我到底該怎麼教他?

其實妞們選的這些也都是我當時思考過的。 最終, 我發現了更有利於孩子們成長的方法!一起來看看。

01

孩子間有衝突

是好事

作為父母, 擔心孩子間發生衝突的原因無非兩種:

怕自家孩子吃虧受傷;

怕孩子不會處理衝突。

記得金星在一次節目中講述自己孩子被打的經歷:有一次帶兒子去超市, 因為一輛兒童購物車, 兒子被一個很蠻橫的小孩打了個耳光, 我在不遠處看到這一幕急壞了, 兒子捂著臉跑過來。

我脫口而出:“兒子, 那個孩子打了你了, 你不給我打回去?!”但兒子說:“我不, 她打我是她媽媽沒教育好她。 ”

之後, 金星總結自己的觀點和立場, 如果是孩子自己犯的錯就應該受懲罰, 但若不是孩子本身犯的錯, 就要用理智的做法應對。

幼稚園每天都上演著孩子們為了爭同一個玩具而發生身體間觸碰;因為剛搭好的積木被踢倒而爭吵;甚至為一個板凳而哭的滿臉淚水。 主要原因還是, 孩子們有了自己的想法和主張, 卻還不懂得協商、謙讓, 思維還處於自我中心階段, 在不能如願又表達不清的情況下, 爭執吵鬧就發生了。

其實, 發生衝突是好事。 在衝突中, 孩子學會保護自己, 對比自己和對方的力量, 選擇反抗、妥協還是求助?學會調節情緒、表達自己。

知道怎樣會激怒對方、怎樣能和平共處, 怎樣能彼此原諒。

所以, 家長的擔心, 大可不必。

02

保護好自己

是前提

雖然大部分時候孩子們之間的衝突並無危險性, 但作為媽媽, 看著自己的寶貝受傷了怎麼可能不心疼呢, 所以, 我會告訴孩子:你要保護好自己。

還記得中關村某小的校園霸淩事件嗎?四年級的孩子被同學用廁所垃圾筐扣頭, 擦過屎尿的廁紙汙物流了一臉一身, 因為身高體重都處於弱勢, 孩子一直不敢反抗, 也不敢將此事告訴父母, 就這樣長期遭到同學的淩辱和嘲笑。 後來, 孩子出現精神障礙, 易怒、極度沒安全感、失眠、恐懼上學, 被醫生診斷為中度焦慮、重度抑鬱。

這該是心裡多深的一道口子啊, 想必這疤痕一生都會伴隨著他, 孩子媽媽知道真相一定心都碎了。

所以, 我早早就告訴孩子, 不管在什麼時候, 首先要做的就是保護好自己, 媽媽並不希望你永遠都善良。 如果有人傷害你, 讓你感到害怕時, 喊叫、吵鬧、踢人、咬人、摔杯子, 甚至破壞傢俱都可以。

去年就寫過一篇《孩子打架的真相, 被打了要不要打回去?》裡, 有寫到在發生衝突時如何教孩子保護自己, 妞們有空去看看。

03

讓最本能的反應

告訴你怎麼做

在保護好自己的前提下,如果有人打你,那麼,按照你最本能的反應去做。

你可以感到恐懼,跑去尋求老師、父母的幫助;

你可以感到委屈,不接受對方的道歉;

你可以不喜歡他,從此不再和他玩耍;

你也可以感到被欺負的憤怒,出手還擊。

最本能的反應就是身體遵從當時的感受做出的判斷。

在孩子還沒理解什麼是理性之前,他們的行為都是出於本能,而避開危險就是小動物們最原始的本能。

咱都知道成語狗急跳牆吧,一條再忠實的獵狗當他知道主人要殺了它時,也會跳牆逃走。

南京雨花臺區有一名兩歲多的小女孩,在社區裡與一隻小狗玩耍時,被小狗抓傷,受到驚嚇的小女孩竟一把抓住小狗尾巴將兩三斤的小狗甩了出去,還把小狗摔死了。

所以,什麼判斷打人的是不是故意,什麼考慮自己是不是對方的對手,對於小孩子來說都不如讓他們關注自己當時的感受。

咱們在事情發生後最先關心的也該是孩子的情緒,校園霸淩被欺負的孩子身體傷害是其次,最重要的是心理傷害。保護孩子的心理健康,而不是簡單粗暴的告訴他們被打了你就必須該這麼做,你說對嗎?

包媽碎碎念

我家兩隻目前就正處在調皮搗蛋的巔峰時期,不僅兄弟間玩鬧臉上經常掛彩,在外面嗨起來攔都攔不住,受點委屈是常事。男孩子嘛,總會在磕磕碰碰中長大。我和包爸的立場一致:希望童年時這些還不算太危險的“衝突實踐”能讓他們更明白擔當與正義,認識自己的情緒,清楚自己的底線、學會處理同齡間的矛盾。和你們一樣,我也還在學著放手呢。

03

讓最本能的反應

告訴你怎麼做

在保護好自己的前提下,如果有人打你,那麼,按照你最本能的反應去做。

你可以感到恐懼,跑去尋求老師、父母的幫助;

你可以感到委屈,不接受對方的道歉;

你可以不喜歡他,從此不再和他玩耍;

你也可以感到被欺負的憤怒,出手還擊。

最本能的反應就是身體遵從當時的感受做出的判斷。

在孩子還沒理解什麼是理性之前,他們的行為都是出於本能,而避開危險就是小動物們最原始的本能。

咱都知道成語狗急跳牆吧,一條再忠實的獵狗當他知道主人要殺了它時,也會跳牆逃走。

南京雨花臺區有一名兩歲多的小女孩,在社區裡與一隻小狗玩耍時,被小狗抓傷,受到驚嚇的小女孩竟一把抓住小狗尾巴將兩三斤的小狗甩了出去,還把小狗摔死了。

所以,什麼判斷打人的是不是故意,什麼考慮自己是不是對方的對手,對於小孩子來說都不如讓他們關注自己當時的感受。

咱們在事情發生後最先關心的也該是孩子的情緒,校園霸淩被欺負的孩子身體傷害是其次,最重要的是心理傷害。保護孩子的心理健康,而不是簡單粗暴的告訴他們被打了你就必須該這麼做,你說對嗎?

包媽碎碎念

我家兩隻目前就正處在調皮搗蛋的巔峰時期,不僅兄弟間玩鬧臉上經常掛彩,在外面嗨起來攔都攔不住,受點委屈是常事。男孩子嘛,總會在磕磕碰碰中長大。我和包爸的立場一致:希望童年時這些還不算太危險的“衝突實踐”能讓他們更明白擔當與正義,認識自己的情緒,清楚自己的底線、學會處理同齡間的矛盾。和你們一樣,我也還在學著放手呢。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