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門票降價,別總演唱“大約在冬季”

隨著秋冬季節的到來, 全國各地都進入了傳統的旅遊淡季。 記者瞭解到, 全國有百餘家景區將陸續開始執行淡季票價, 多家知名5A級景區均位列其中, 其中有些景區的淡季票價相比旺季便宜50%。 (10月21日《資訊時報》)

冬季就要來臨, 各地景區遊客量也開始進入“季節更迭”。 天越冷遊客就越少。 如約而至的旅遊淡季如約而至怎麼辦?各地景區採取的措施是降低門票價格。 降低門票價格, 這次的力度還挺大, 有的砍掉了一半, 有的砍掉了三分之二。 就連很多著名景區也加入門票大戰。 希望用門票降低爭取有限的遊客。

淡季降低景區門票價格, 是旅遊城市慣用的法寶。 然而, 即使是降低門票的價格, 其實效果並不是多好。 原因很簡單。 一方面, 這個時候, 正是各種假期少的時候, 而所謂的年假由於種種原因執行並不好。 沒有過長假期, 很難實現“說走就走”的旅程。 而且, 剛剛過了一個國慶長假, 進入淡季也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一方面來說, 天氣越來越冷, 不是旅遊好時節。 枯葉飄落, 山頭光禿, 即使是再美的景點也會失去色彩。

從以上兩種情況來看, 景區門票在淡季的時候降低價格其實作用甚微。 但是, 不管作用多大, 我們倒是對於景區門票淡季降低門票做法需要說道說道。 表面上看, 這是市場行為, 商業行為。 旺季旅遊訴求高, 價格應該高些。

淡季遊客少, 訴求不強烈, 價格自然可以低些。

然而, 我們從淡季門票降低價格做法中, 看到的依然是“門票依賴心理”。 抱著門票經濟不放, 不過是“撿了芝麻丟了西瓜”的錯誤做法。 景區門票確實是一筆不下收入, 但是, 比門票收入更重要的是旅遊產業鏈上的其他收入。 比如餐飲的收入, 比如住宿的收入, 比如銷售土特產的收入。 這些與門票收入相比, 都是旅遊經濟的“大西瓜”。

而有的地方正是由於固守門票經濟, 而讓一部分理智的出行者放棄了目的地選擇。 對於景區而言需要多些長遠眼光, 吸引了遊客, 樹立了形象, 真正的為遊客著想, 你的發展才能是長遠的。

讓我們欣慰的是, 在一些地方已經看到了門票依賴的弊端。

比如, 廣西的來賓市, 在今年國慶黃金周旅遊旺季就“逆勢而為”, 在其他景區紛紛提高價格的時候, 要求當地所有景區降低門票價格。 統計資料表明, 剛剛過去的黃金周, 來賓旅遊收入不僅沒有降低, 整體還處於上升的位置。

一到旅遊淡季就降低門票價格, 一到旅遊旺季就提高門票價格。 這實際上是愚蠢的行為。 遊客心裡有筆賬, 如此手段騙不了消費者。 景區門票降價, 別總是演唱“大約在冬季”, 別總是“大約在淡季”。 放棄門票依賴, 才是最明智的選擇。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