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兜底養老保障 助力脫貧攻堅

在商城縣馮店鄉通城店村有一個遠近聞名的社保義務宣傳員, 他就是亮窪組貧困戶楊善才。 原來, 商城縣人社部門在今年5月份篩查核實困難群眾資訊時, 發現楊善才因為沒有二代身份證, 無法辦理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參保和待遇領取手續。 於是, 縣、鄉城鄉居保經辦機構積極與派出所溝通協調, 主動幫助他辦理身份證和參保及待遇領取手續, 于7月份順利辦好養老金存摺並送到楊善才手上, 一次性補發2017年1月-7月的養老金745.92元。 老人使勁握住前來送存摺的工作人員的手, 感激地說, 共產黨好, 習主席親!黨的好政策讓我們這些孤寡老人有了照應。

自此, 楊善才逢人講、遇人說, 成了一名社保義務宣傳員。

在我市, 像楊善才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 市養老保險中心張玉峰書記介紹, 自從2009年6月1日羅山縣3594名農民首次領到養老金以來, 我市農民養老就有了一條新路子。 八年來, 全市各級黨委政府加強領導, 加大投入, 精心組織, 全力推進, 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在制度統一、參保擴面、提高待遇、優化管理等方面取得重大進展, 正在由從無到有向從有到好轉變。 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對保障改善民生、調節收入分配、促進社會和諧、助力脫貧攻堅發揮了積極作用。

八年來, 我市城鄉居保改善了廣大群眾特別是低收入群體的生活,

使更多群眾更好地分享到經濟社會發展成果。 保障對象從農村居民擴大到城鄉居民, 覆蓋人群擴大到328萬人, 法定人群覆蓋率97.8%。 87萬名60歲以上城鄉老人領到養老金, 累計領取養老待遇42億元;其中基礎養老金38.9億元, 全部由各級財政負擔。 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經過兩次調整, 從每月60元增加到80元, 有5個縣區增加到82元。 八年來, 城鄉居保基金收入68.6億元, 其中個人繳費26.9億元, 全市城鄉淨增現金流量41.7億元。 各級政府為參保繳費人員個人帳戶補貼4.1億元, 為重度殘疾人、困難殘疾人、烈士遺屬、農村領過獨生子女證和農村雙女戶等困難群眾代繳全部或部分最低標準養老保險費, 確保了符合條件的困難群體參保繳費, 並且不斷保不停保,
廣大城鄉居民得到真正的實惠。

特別是今年以來, 全市人社部門認真貫徹市委、市政府脫貧攻堅決策部署, 完善政策, 強化措施, 精准施策, 精心幫扶, 織密紮牢養老保障“安全網”, 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助力精准扶貧工作有序推進。

精准識別, 摸清底數。 今年以來, 組織縣區人社部門和各級經辦機構, 調取當地扶貧、民政部門困難群眾資訊, 通過資料比對, 全面篩查參保情況, 在資訊系統中建立身份標識, 實現精准識別, 精確管理。 經篩查, 截至8月底, 全市符合納入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制度覆蓋範圍的困難群眾641647人, 其中, 建檔立卡貧困人口425733人, 特困人員救助供養對象、城鄉最低生活保障對象和困境兒童257512人, 為助力脫貧攻堅提供準確依據。

“一個也不能少, 一個也不能漏!”市企業養老保險中心主任胡士金說, 為了確保符合參保條件的困難群眾“應保盡保, 應繳盡繳, 應發盡發, 不漏一人”, 我市制定出臺了《城鄉居民養老保險脫貧攻堅工作方案》, 明確規定縣區經辦機構, 要對經核實未參保的應參保困難群眾, 及時辦理參保登記手續, 向地稅機關推送征繳計畫, 並積極協助地稅機關開展征繳工作。 要認真執行省政府困難群眾社會保障工作要求, 對確實無力繳費的困難群眾, 經當地扶貧、民政部門審核認定後, 由縣區政府資助其繳納保費。

這項方案的出臺, 讓全市所有符合參保條件的困難群眾今年年底前都將被納入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範圍,

真正實現應保盡保、應發盡發。 到目前, 溮河區、平橋區政府已經制定了具體的代繳政策, 其他縣區也通過縣、鄉、村分別承擔的方式落實資助支援繳費政策, 對到達領取年齡的困難群眾, 逐一核對, 確保不漏一人。

“種種政策創新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是為全市城鄉居民織就一張堅實牢固的保障網。 我們將繼續開拓創新、務實進取, 把更加公平可持續作為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工作的努力方向。 ”市養老保險中心有關負責人表示, 這將使經濟社會發展成果惠及越來越多的人民群眾。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