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30年前永春人吃的這些東西,吃過三樣的絕對是厲害!

農村的歲月總是充滿著艱辛不易,

所以零食對很多人來說, 分外珍惜。

嘴裡的零食,

心裡的童年。

有些食物長大後難以再見,

即使偶爾吃到,

卻再也吃不出小時候的味道了……

但是,

那些逐漸遠去的兒時味道,

都深深的烙印在回憶裡。

偶爾想起、偶爾出現,

盡是親切和快樂。

先問問, 你們那, 管這個叫什麼?

這東西, 在不同的地方, 有不同的叫法, 比如:落口消(落果消、蘿蔔消)、泡果、炮筒、米拋、泡杆、康樂果、麻杆兒、米花筒、江米棍、膨化棒、空心棒、米花棒、米棍……

名字真的太多!

我們就叫它

米棍

那時候, 炸米棍的大伯開著拖拉機來到村裡, 孩子們一看見就以最快的速度沖回家, 催著媽媽裝米拿糖拿最大的袋子去炸米棍。

一口咬下去, 咕吱咕吱嚼起來, 透著一股淡淡的米香。 吃米棍的樂趣大概是一半在吃, 一半在玩。 套在手指上, 邊寫作業邊吃, 心滿意足。

米泡兒

米泡兒的正確吃法是, 抓一大把, 往嘴裡一塞, 完了兩手一拍, 先幹點兒別的事兒, 等待嘴裡的食物下嚥。

崩米泡兒, 你可能沒見過, 但一定聽過它發出的聲音, 巨大一聲“嘭”, 太有魔力了, 小夥伴們一邊捂住耳朵, 一邊往跟前湊。

地瓜幹

一到秋季紅薯豐收的季節, 媽媽總會曬很多的紅薯乾, 直接吃又香又甜且韌性十足純天然的美味零食。

油炸一下,香脆可口,真是怎麼吃都吃不夠……

麥芽糖

麥芽糖,這個一般是街邊叫賣的零食,黃色糖漿在兩根竹簽之間攪來攪去,一股濃濃的苕香味便慢慢散開來,吃麥芽糖的樂趣便在於此。

敲糖

一大塊佈滿小孔、如海綿般米黃的麥芽糖,和著糯米粉,夾雜著金屬敲擊的叫賣節奏,不停勾引過往的味蕾,吞咽的涎水。

敲糖爹爹一把小鐵錘、一把前面彎曲鐺亮的小鏟子,要多少,丈量一下,一錘下去,糖塊就遞到你手中。掰下一小塊入口,黏黏的,慢慢地融化在口水裡......

南瓜籽

小時候,遇到老南瓜,一定要挖出瓜瓤,淘洗一下,撿出南瓜子曬乾,在鍋裡炒一下,撒一丁點兒鹽。抓一把,邊走變嗑,那叫一個香啊~

柿餅

柿餅長得不好看,表面一層厚厚的白霜。

一口咬下去,厚厚的果肉有種沙沙的質感,但是很甜。

棉花糖

棉花糖曾是童年裡見過的最美麗的食物,一層層地包裹著卻不臃腫,像是天上的雲朵,賣棉花糖的手藝人那兒總是排長隊。

吃到棉花糖的總是露出一副幸福而滿足的表情,現在回想起來,應該是最初最純粹的甜蜜了。

蛋捲

這個蛋捲也是過年時常吃的點心,與現在的蛋捲相比,童年時的蛋捲更厚更硬,一端常常會有加了紅色素的糖。咬下去,咯吱咯吱響,趕腳幸福哭了~

鍋巴

小時候,總是聞著飯香來到灶前,踮起腳尖探著鍋裡的米飯,飯被盛起,大鐵鍋的餘熱讓黏在鍋底的白飯變成了又香又脆的“鍋巴”。

炸肥肉渣

豬肥肉去炸出油,那時候,最幸福的改善伙食,也就是這個了。是多少孩子童年最解饞的美味,你吃過嗎?

除了上面這些需要別人做的食物

還有很多由我們自己採摘的天然零食

山莓

又名樹莓、山拋子、牛奶泡、撒秧泡,三月泡等。酸甜可口,美味極了,小孩子最喜歡吃的天然零食之一。

茅草根

茅草的根部,從土裡刨出來,找嫩的一頭,洗一下,嚼一嚼,甜絲絲的!

桑葚

那時候農村養蠶的人多,都會種幾棵桑樹,桑果子隨便吃到飽。摘一大把一顆接一顆直吃到手上嘴上烏紫烏紫。

酸咪草

小時候把這叫做“酸咪草”,放一片葉子在嘴裡嚼著吃,酸得清口水直流……

拐棗

拐棗,果實形態似萬字元,故稱其樹為萬壽果樹。果實熟透可生吃,果肉多漿,無果核,種子裸露在果肉之外,長得奇奇怪怪的,吃起來特別甜,甜得膩人

覆盆子

懸鉤子,覆盆子。小時候稱這叫紅BO(野草莓),這種應該大家都有吃過,山上都有,開的小白花,帶刺,4、5月份的時候最多。

上面這是灌木,像小樹一樣。這種野草莓的味道超級棒·····,不過好多年沒有吃過了!!!

茶耳

茶耳是生長在油茶樹上的一種葉子,是茶樹葉的變態體,色白,有的微紅,形狀像油茶樹葉,但很厚,味甜、鬆脆、爽口。

映山紅

杜鵑,映山紅。清明時節紅杜鵑滿山遍野地開,隨手摘一朵,拔去蕊,放在嘴邊哈一口氣,然後吃下去,味道有些淡淡的酸。

山裡的孩子會告訴你,那哈一口氣是必要的,這樣做可以去除蟲子在花上爬過時留下的毒液……(PS:也不知道這說法怎麼來的)

仙草凍

小時候家裡做仙草凍,用到的都是田野採摘回來的野生涼粉草,綠色天然美食,吃起來清清涼涼噠。

那些小時候的零食

天然樸實,百吃不膩!

現在好多都吃不到了~

好懷念小時候那個多姿多彩的童年啦。。

下方留言

說說小時候你最愛的零食是什麼?

直接吃又香又甜且韌性十足純天然的美味零食。

油炸一下,香脆可口,真是怎麼吃都吃不夠……

麥芽糖

麥芽糖,這個一般是街邊叫賣的零食,黃色糖漿在兩根竹簽之間攪來攪去,一股濃濃的苕香味便慢慢散開來,吃麥芽糖的樂趣便在於此。

敲糖

一大塊佈滿小孔、如海綿般米黃的麥芽糖,和著糯米粉,夾雜著金屬敲擊的叫賣節奏,不停勾引過往的味蕾,吞咽的涎水。

敲糖爹爹一把小鐵錘、一把前面彎曲鐺亮的小鏟子,要多少,丈量一下,一錘下去,糖塊就遞到你手中。掰下一小塊入口,黏黏的,慢慢地融化在口水裡......

南瓜籽

小時候,遇到老南瓜,一定要挖出瓜瓤,淘洗一下,撿出南瓜子曬乾,在鍋裡炒一下,撒一丁點兒鹽。抓一把,邊走變嗑,那叫一個香啊~

柿餅

柿餅長得不好看,表面一層厚厚的白霜。

一口咬下去,厚厚的果肉有種沙沙的質感,但是很甜。

棉花糖

棉花糖曾是童年裡見過的最美麗的食物,一層層地包裹著卻不臃腫,像是天上的雲朵,賣棉花糖的手藝人那兒總是排長隊。

吃到棉花糖的總是露出一副幸福而滿足的表情,現在回想起來,應該是最初最純粹的甜蜜了。

蛋捲

這個蛋捲也是過年時常吃的點心,與現在的蛋捲相比,童年時的蛋捲更厚更硬,一端常常會有加了紅色素的糖。咬下去,咯吱咯吱響,趕腳幸福哭了~

鍋巴

小時候,總是聞著飯香來到灶前,踮起腳尖探著鍋裡的米飯,飯被盛起,大鐵鍋的餘熱讓黏在鍋底的白飯變成了又香又脆的“鍋巴”。

炸肥肉渣

豬肥肉去炸出油,那時候,最幸福的改善伙食,也就是這個了。是多少孩子童年最解饞的美味,你吃過嗎?

除了上面這些需要別人做的食物

還有很多由我們自己採摘的天然零食

山莓

又名樹莓、山拋子、牛奶泡、撒秧泡,三月泡等。酸甜可口,美味極了,小孩子最喜歡吃的天然零食之一。

茅草根

茅草的根部,從土裡刨出來,找嫩的一頭,洗一下,嚼一嚼,甜絲絲的!

桑葚

那時候農村養蠶的人多,都會種幾棵桑樹,桑果子隨便吃到飽。摘一大把一顆接一顆直吃到手上嘴上烏紫烏紫。

酸咪草

小時候把這叫做“酸咪草”,放一片葉子在嘴裡嚼著吃,酸得清口水直流……

拐棗

拐棗,果實形態似萬字元,故稱其樹為萬壽果樹。果實熟透可生吃,果肉多漿,無果核,種子裸露在果肉之外,長得奇奇怪怪的,吃起來特別甜,甜得膩人

覆盆子

懸鉤子,覆盆子。小時候稱這叫紅BO(野草莓),這種應該大家都有吃過,山上都有,開的小白花,帶刺,4、5月份的時候最多。

上面這是灌木,像小樹一樣。這種野草莓的味道超級棒·····,不過好多年沒有吃過了!!!

茶耳

茶耳是生長在油茶樹上的一種葉子,是茶樹葉的變態體,色白,有的微紅,形狀像油茶樹葉,但很厚,味甜、鬆脆、爽口。

映山紅

杜鵑,映山紅。清明時節紅杜鵑滿山遍野地開,隨手摘一朵,拔去蕊,放在嘴邊哈一口氣,然後吃下去,味道有些淡淡的酸。

山裡的孩子會告訴你,那哈一口氣是必要的,這樣做可以去除蟲子在花上爬過時留下的毒液……(PS:也不知道這說法怎麼來的)

仙草凍

小時候家裡做仙草凍,用到的都是田野採摘回來的野生涼粉草,綠色天然美食,吃起來清清涼涼噠。

那些小時候的零食

天然樸實,百吃不膩!

現在好多都吃不到了~

好懷念小時候那個多姿多彩的童年啦。。

下方留言

說說小時候你最愛的零食是什麼?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