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國際>正文

安倍晉三眾院獲勝 日本贊同改變和平憲法力量超四分之三

10月22日, 日本第48回眾議院選舉結果出爐。 選舉結果其實不出大多數日本人所料, 執政的自民党和公民党, 獲得壓倒性勝利, 奪得眾議院三分之二的席位。 安倍晉三將繼續執政。

日本選民沒有其他更好選擇?

此次選舉結果顯示:執政的自民黨奪得284議席, 和選前席位一樣, 僅自民黨一黨就獲得了超過261席的絕對安定多數。 而同屬執政聯盟的公民党獲得29席, 兩執政黨獲得席位總計313席, 超過整個眾議院465席位的三分之二(三分之二席是310席), 獲得壓倒性勝利。

而此前突然崛起的由東京都知事小池百合子領導的“希望之黨”只獲得49席,

反而從原來第一反對黨民進黨分裂出的、於2017年10月2日成立的立憲民主黨, 獲得了54席, 超過了選舉前的3倍, 成為一匹黑馬。

安倍晉三於9月28日突然解散眾議院, 引發輿論譁然。 媒體分析, 安倍選在此時突然解散眾議院, 在於其內閣改組後, 民調企穩回升, 再加上主要反對黨尚未集結成統一力量, 為了繼續執政, 選擇在對己有利, 對“敵”不利的時機, 重新選舉, 冒險堵住。

所幸, 安倍晉三的鋌而走險, 從選舉結果上來看“勝利了”。

但實際上, 也並不是如此。 此次選舉投票率僅53.6%, 勉強過半。 表明還有近半數日本有投票權利的人, 並沒有去投票, 這部分人被認為是反對安倍繼續獨大的市民反對勢力。

另外, 從參與投票的人的投票意向來看, 雖然自民黨獲得了絕對勝利, 但其中有不少人, 是因為“除了安倍晉三之外, 似乎沒有其他人選”的原因, 而投了安倍晉三。

為何呢?

日本人清晰地記得2009年到2012年, 將國家的命運“試試看”地交給了日本第一大在野黨民主黨手上。 結果呢?結果不堪入目。 三年時間裡換了三個首相。 鳩山由紀夫雖然主張中日友好, 卻主張搬遷在沖繩的美軍基地, 結果被認為是損害了日美同盟關係。 第二位首相菅直人任期內, 發生了3.11東日本大地震, 結果應對慌亂, 表現還不及冷靜鎮定的普通日本人, 隱瞞核電事故,

結果一年多一點就被趕下臺了。 第三任首相野田佳彥, 任內執意購島, 導致中日衝突, 被認為沒有處理國家事務的能力。

此次眾議院選舉, 雖然小池百合子在東京都選舉中獲得大勝, 人氣沖天, 但自民黨等批評希望之党的黨員, 盡是些從“沒用”的民進黨出走的黨員, 換湯不換藥, 這樣的黨不能叫人信任。

而日本立憲民主黨等也批評希望之黨在改變日本憲法等方面與日本自民黨主張沒什麼差別, “充其量只是自民黨的側翼”。

這種宣傳讓日本人再次想起了2009年-2012年那場“試試看的選擇的結果”, 吃一塹長一智, 鑒於希望之黨過於年輕, 主體成員缺乏執政經驗, 日本人還是願意選擇“看上去更靠譜”的自民黨。 這種心理, 成就了此次選舉結果。

改正憲法超過四分之三

此次選舉結果, 無論是自民黨、還是希望之黨, 其主張都是“憲法改正”, 也就是對日本和平憲法進行更改。 日媒統計, 此次選舉結果, 眾議院內主張更改和平憲法的議員超過四分之三, 這意味著日本改變和平憲法, 極有可能在安倍晉三第三任期內實現。

除了憲法外,安倍政權提出的後面將日本消費稅從目前的8%提高到10%的主張,也極有可能得到實現。

安倍繼續執政,對中日關係會產生什麼影響,也是各方所關注的。

安倍提出,希望在明年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締結40周年的日子,實現中日韓首腦見面,並與中國實現互訪,體現出了改善關係的意願。但需要注意的是,安倍此舉,終究只是為了他的利益服務。日本政府仍然在調整與適應與崛起的中國的關係,既不放棄包圍中國的主軸,也注意不要撕破與中國的關係,以保證日本工商業的利益。

日本改變和平憲法,意味著日本角色的轉變,必將對中日乃至東北亞局勢造成影響。中國應該會一如既往發展國力,並努力維持東亞和平穩定,為實現中國夢的百年目標創造外部環境。畢竟這才是我們的根本目標。

極有可能在安倍晉三第三任期內實現。

除了憲法外,安倍政權提出的後面將日本消費稅從目前的8%提高到10%的主張,也極有可能得到實現。

安倍繼續執政,對中日關係會產生什麼影響,也是各方所關注的。

安倍提出,希望在明年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締結40周年的日子,實現中日韓首腦見面,並與中國實現互訪,體現出了改善關係的意願。但需要注意的是,安倍此舉,終究只是為了他的利益服務。日本政府仍然在調整與適應與崛起的中國的關係,既不放棄包圍中國的主軸,也注意不要撕破與中國的關係,以保證日本工商業的利益。

日本改變和平憲法,意味著日本角色的轉變,必將對中日乃至東北亞局勢造成影響。中國應該會一如既往發展國力,並努力維持東亞和平穩定,為實現中國夢的百年目標創造外部環境。畢竟這才是我們的根本目標。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