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今日霜降,盤點霜降的六大習俗

時間順著24節氣的脈搏平穩前進, 春來暑往, 當24節氣行走到了“霜降”這個節氣上, 意味著秋天即將過去, 冬天馬上到來。 霜降前後, 人們忙著收穫農作物, 樹葉轉黃, 紛紛回歸大地母親的懷抱, 草木的凋零, 天地的日漸空闊, 讓人生出很多的愁緒, 無怪乎“霜降鴻聲切, 秋深客思迷”。

【霜降】

“霜降見霜米谷滿倉”, 在農村, 霜降對農作物來年的收成有很大影響, 這原因是霜降把泥土裡的害蟲給凍死, 使莊家不會遭殃。

2017年23日13時27分, 將迎來今秋最後一個節氣, 霜降。 "氣肅而凝, 露結為霜"。 一年補透透, 不如補霜降。 霜降後秋燥明顯, 宜平補, 可多吃健脾養陰潤燥的食物;霜降時節, 天高雲淡, 楓葉盡染, 適合登高遠眺。 這個時節, 要注意防寒、防燥、防鬱。 秋將逝, 冬將至, 你感受到了嗎?

小編為大家盤點了霜降時期的六大習俗, 大家一起來瞭解一下吧。

1、霜降吃柿子

在我國的一些地方,

霜降時節要吃紅柿子, 在當地人看來, 這樣不但可以禦寒保暖, 同時還能補筋骨, 是非常不錯的霜降食品。 泉州老人對於霜降吃柿子的說法是:霜降吃丁柿, 不會流鼻涕。 有些地方對於這個習俗的解釋是:霜降這天要吃杮子, 不然整個冬天嘴唇都會裂開。

【霜降】

柿子含糖高, 且含果膠, 吃柿子後總有一部分留在口腔裡, 特別是在牙縫中, 加上弱酸性的鞣酸, 很易對牙齒造成侵蝕, 形成齲齒, 所以在吃柿子後應該馬上喝幾口水, 或及時漱口。

2、霜降登高

霜降時節有登高遠眺的習俗。 登高既可使肺的功能得到舒暢, 同時登至高處極目遠眺, 心曠神怡, 可舒緩心情。 天高雲淡, 楓葉盡染, 登高遠眺, 賞心悅目, 但也要有所講究。

【霜降】

登高的時間要避開氣溫較低的早晨和傍晚。 登高時, 要沉著, 速度要慢, 以防腰腿扭傷;下山不要走得太快, 以免膝關節受傷或肌肉拉傷。 登高過程中, 應通過增減衣服來適應溫度的變化;休息時, 不要坐在潮濕的地上和風口處;出汗時可稍松衣扣, 不要脫衣摘帽, 以防傷風受寒。

3、霜降賞菊

古有“霜打菊花開”之說, 所以登高山, 賞菊花, 也就成為了霜降這一節令的雅事。 南朝梁代吳均的《續齊諧記》上有記載。 “霜降之時, 唯此草盛茂”, 因此菊被古人視為“候時之草”, 成為生命力的象徵。 霜降時節正是秋菊盛開的時候, 我國很多地方在這時要舉行菊花會,

賞菊飲酒, 以示對菊花的崇敬和愛戴。

【霜降】

古人眼裡, 菊花有著不尋常的文化意義, 被認為是“延壽客”、不老草。 《雜五行書》說:在屋舍旁種“白楊、茱萸三根, 增年益壽, 除患害也。 ”侵害身體的晚秋寒氣在古代常被視為鬼魅惡氣, 能驅風逐邪祛寒的茱萸,民間作驅病療疾之用。

4、霜降到了拔蘿蔔

白蘿蔔是一種營養價值較高、價格便宜的植物性食物,民間自古就流傳著“冬吃蘿蔔夏吃姜,不勞醫生開處方”之諺語,現代也有人稱蘿蔔為“土人參”。白蘿蔔還有增進食欲、幫助消化、止咳化痰、除燥生津的作用,此外白蘿蔔還有抗病毒、抗癌的作用。

【霜降】

這段時間的飲食儘量吃些生的白蘿蔔塊。白蘿蔔皮白而不透者肉味偏辣,只能熟吃;皮色透明,肉不辣而甜者,可以生吃。生吃白蘿蔔一是下氣,解腹脹之圍;二是白蘿蔔入肺,肺應秋季,白蘿蔔可以加強肺的“肅降”功能,既止咳,又促大腸運動,“肺與大腸相表裡”。

5、鴨子好吃霜降補

閩南臺灣的民間在霜降的這一天,要進食補品,也就是我們北方常說的“貼秋膘”。在閩南有一句諺語,叫做“一年補通通,不如補霜降”。從這句句小小的諺語就充分的表達出閩台民間對霜降這一節氣的重視。因此,每到霜降時節,閩臺地區的鴨子就會賣的非常火爆,有時還會出現脫銷、供不應求的情況。樂得賣鴨子的老闆們嘴都合不攏了,看來他們也必定會過一個開開心心的霜降節氣了。

【霜降】

鴨可謂餐桌上的上乘肴饌,也是人們進補的優良食品。尤其當年新鴨養到秋季,肉質壯嫩肥美,營養豐富,能及時補充人體必需的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同時鴨肉性寒涼,特別適合體熱上火者食用,所以秋季潤燥首選吃鴨。

6、霜降吃牛肉

不少地方都有霜降吃牛肉的習俗。例如廣西玉林,這裡的居民習慣在霜降這天,早餐吃牛河炒粉,午餐或晚餐吃牛肉炒蘿蔔,或是牛腩煲之類的來補充能量,祈求在冬天裡身體暖和強健。除牛肉外,羊肉與兔肉也與霜降相宜。

【霜降】

凡身體虛弱而智力衰退者,吃牛肉最為相宜。牛肉蛋白質的氨基酸組成比豬肉更接近人體需要,能提高機體抗病能力,對生長發育及手術後、病後調養的人在補充失血、修復組織等方面特別適宜。但牛肉的肌肉纖維較粗糙不易消化,有很高的膽固醇和脂肪,故老人、幼兒及消化力弱的人不宜多吃。——(雲合鎮磨盤村@王文華)

能驅風逐邪祛寒的茱萸,民間作驅病療疾之用。

4、霜降到了拔蘿蔔

白蘿蔔是一種營養價值較高、價格便宜的植物性食物,民間自古就流傳著“冬吃蘿蔔夏吃姜,不勞醫生開處方”之諺語,現代也有人稱蘿蔔為“土人參”。白蘿蔔還有增進食欲、幫助消化、止咳化痰、除燥生津的作用,此外白蘿蔔還有抗病毒、抗癌的作用。

【霜降】

這段時間的飲食儘量吃些生的白蘿蔔塊。白蘿蔔皮白而不透者肉味偏辣,只能熟吃;皮色透明,肉不辣而甜者,可以生吃。生吃白蘿蔔一是下氣,解腹脹之圍;二是白蘿蔔入肺,肺應秋季,白蘿蔔可以加強肺的“肅降”功能,既止咳,又促大腸運動,“肺與大腸相表裡”。

5、鴨子好吃霜降補

閩南臺灣的民間在霜降的這一天,要進食補品,也就是我們北方常說的“貼秋膘”。在閩南有一句諺語,叫做“一年補通通,不如補霜降”。從這句句小小的諺語就充分的表達出閩台民間對霜降這一節氣的重視。因此,每到霜降時節,閩臺地區的鴨子就會賣的非常火爆,有時還會出現脫銷、供不應求的情況。樂得賣鴨子的老闆們嘴都合不攏了,看來他們也必定會過一個開開心心的霜降節氣了。

【霜降】

鴨可謂餐桌上的上乘肴饌,也是人們進補的優良食品。尤其當年新鴨養到秋季,肉質壯嫩肥美,營養豐富,能及時補充人體必需的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同時鴨肉性寒涼,特別適合體熱上火者食用,所以秋季潤燥首選吃鴨。

6、霜降吃牛肉

不少地方都有霜降吃牛肉的習俗。例如廣西玉林,這裡的居民習慣在霜降這天,早餐吃牛河炒粉,午餐或晚餐吃牛肉炒蘿蔔,或是牛腩煲之類的來補充能量,祈求在冬天裡身體暖和強健。除牛肉外,羊肉與兔肉也與霜降相宜。

【霜降】

凡身體虛弱而智力衰退者,吃牛肉最為相宜。牛肉蛋白質的氨基酸組成比豬肉更接近人體需要,能提高機體抗病能力,對生長發育及手術後、病後調養的人在補充失血、修復組織等方面特別適宜。但牛肉的肌肉纖維較粗糙不易消化,有很高的膽固醇和脂肪,故老人、幼兒及消化力弱的人不宜多吃。——(雲合鎮磨盤村@王文華)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