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如果不幸出生在阿富汗,無論怎麼努力也不可能成為“馬化騰” …… ……

怎麼改變自己的命運呢?

越來越多出生貧寒卻改變命運的案例證明了“出身即命運”的觀點是不對的, 但是不可否認, “出生地”卻真實地影響了一個人的未來。

這個世界, 人人都在想著法子賺取金錢, 謀求個人和子孫的富裕幸福。

《窮爸爸富爸爸》裡面, 認為追逐現金流, 而不是專業知識。 逼格高一點《巴菲特致股東的信》, 強調公司基本面和贏利情況。

但我認為他們都是錯的。

本文3000字。

01 風口

如果有一天, 讓我寫一本《致富指南》, 我第一條要寫的, 應該是“選國家”。

沒錯, 就是選國家。

Marketing有一個講法, 一件產品的成本, 80%在它設計時就已經定下來了。 以後所有的改進, 無非是修修補補。

一個人的命運, 80%在他生下來那一天, 就已經註定了。 此後的個人掙扎, 也無非是20%的概率和運氣。

在過去的40年中, “投資”中國, 隨著中國的崛起而成長, 是最大的話題。

按照我們的計算, 1976年的時候, 全國的存款總額是220億,

而今天金融業總資產超過250萬億, 增長10000倍, 年化23%

也就是說, 在過去的40年中, 每一個中國人, 他們的財富, 平均都在按23%速度增長著。

每一個中國人, 都比巴菲特發財更快。

1976年時, Warren Buffet擁有600萬美金, 可以買下中國一座地級市。

今天, 他有600億美金。 還是可以買下中國一座地級市。

“選國家”就是最大的風口。 我們常常聽見身邊的人扼腕歎息。 說自己錯過了認購證的風口, 錯過了房地產的風口, 錯過了BAT的風口, 錯過了滴滴打車的風口。

其實這是不對的。

你待在“中國”, 中國就是最大的風口。

中國就是最大的IP。

每一個中國人, 都分享了國力增長, 民族復興, 平均五年一次的暴富機會。

如果還有人不服氣的話, 你可以設想一下。

假如你出生在日本, 日本是“失去的20年”。 年輕人變成“三低男士”, 低工資, 低出生, 低欲望, 連人都不想做了。 日本蕭條頹廢之深, 年輕人看不到任何的希望。 等級制板結, 新生代沒一個出頭的。

如果你“出生”在法國呢?法國女性奉信X/2+10的公式。 35歲女性, 普遍找55年男性。 年輕人失業率25%,

西班牙年輕人失業率50%。

然後你再想想, 如果你出生在“敘利亞”呢?無論你是一個再勤奮, 再智慧, 再努力的有志青年, Syria等待你的又是什麼命運?

02 城市

和“選國家”類似的, 第二步就是選城市。

一個產品, 80%的成本, 在它設計的時候, 就已經定下來了。 你出生的城市, 決定了你80%的命運, 人的一生, 既要靠自我奮鬥, 也要考慮歷史的進程。

在“選城市”方面, 如果你出生在深山野嶺, 青海藏羌, 雲南邊疆, 想要出頭, 千難萬難。

如果你出生在甘肅油田, 東北大院, 山西煤礦, 三江平原, 則你的一生, 很容易也被“鎖”死了。

有首歌這樣唱:

我想要帶你去浪漫的土耳其

然後一起去東京和巴黎

其實我特別喜歡邁阿密

和有華人的洛杉磯

這首歌特別有感觸, 因為我想講一個“遷徙力”的道理。

投胎不順利, 你還有一次“更改城市”的機會, 機會不常有, 有許多限制條件。

首先, 我們要問, 什麼樣的人, 才可以你去“旅行”。

這裡說的旅行, 當然不是春秋航空包團, 10天“七國遊”這種中產階級的消費陷阱。

我們說的, 是真正意義上的人生旅行。

真正的貴族旅行, 如果在路上飛12個小時, 到了當地, 少說得睡上15天吧。

去到一個城市, 自然不是巴黎聖母院門口, 匆匆擺拍兩張“到此一遊”。

那都是典型的“窮人階級”, 發朋友圈一看就是“癟三”。

真正的深度遊, 應該可以有充裕的時間, 細細用雙足穿梭舊城小巷, 聽音識味。

高檔點的, 還要有兩個當地的朋友地接, 市區通和地頭蛇。 帶你去最好吃的飯館, 最特色的簋街, 晚上泡最勁霸的酒吧, 外人不得而知的隱秘會館。參加收穫季的踢踏舞,赤著腳踩踏葡萄汁。

你的朋友來北京,你會帶他們逛哪些地方?

“我想要帶你去浪漫的土耳其”這件事,是用時間和金錢堆起來的。大把的時間,大把的金錢。

那再想一想,哪些人,有這樣的“時間和金錢”?可以帶你去到浪漫的土耳其呢?

普通的工薪層,想要幾十萬和幾個月的“揮霍”,難如登天。

因為我們這個社會,是非常非常殘酷的。“職場全脫產幾個月”,是一件超級奢侈的事。

前幾天有一個京東的高級(女)副總裁,隨劉強東一起打天下的老部下。

她懷孕了,面對直播採訪的時候,突然問:“能不能保留我的位置?”。

東哥皺著眉頭,喝了一口酒,“同事們都很能幹,你放心休假去好了”。

在職場上,競爭非常殘酷。沒有核心競爭力,一不留心就被替代了。

一個公司內部的“骨幹崗”角色的人,他是絕對不可能無緣無故失蹤幾個月的——職業生涯要斷掉的,一斷,就得重新開機。

除非婚假可以,公司批你15天。

我想要帶你去浪漫的土耳其

然後一起去東京和巴黎

所以,這是一個高不可及的奢望,只有0.0001%的S級人士,才可以享受到。

03 根系

人的一生,大約只有一次遷徙的機會。

常常有人問,京滬深大城市前途無量,那麼要不要舉家遷移,搬到京滬深去?

對於這樣的問題,我們一般詢問:

你幾歲?

有沒有小孩?

目前擔當什麼職務?

基本上,年齡>25歲,有小孩,主任級以上職務,您就別遷了,沒法遷。

“樹挪挪死,人挪挪活”。換Base這種事,和“請假三個月去土耳其”一樣,只有最底層的員工才可以辦到。

只有你足夠年輕,了無牽掛,你才有“遷徙力”。

這個社會上的飯碗,99%不是靠“手藝”,而是靠“人脈”吃飯的。

設想一下,等你到了30歲,結婚,有小孩,做到“經理級”的職務。

假如是做銷售的,上下游客戶不要了,跑到異鄉城市?

你的老師,同學,同鄉,親戚,都在這個城市。也全部都割捨了,赤手空拳去京滬?

你已結婚的話,愛人怎麼辦?工作如何調動?異地戀如何協調?

你有小孩,小孩上學怎麼辦?北京學區房出了名的苛刻。

馬克思說,只有無產階級才是了無牽掛的。

當你活到了“經理級”,你在原有的城市,就已經是一棵參天大樹。人際網路,根系深深地紮入土壤中。千絲萬縷,樹大根深。

如果你想“遷徙”,想換一個好的開局,最佳的方案,是在你22歲大學畢業的時候,直接就去北漂,手裡的資源越少越好,家庭人口越少越好。

“三次搬家,等於一次火燒”。

換一次城市,等於積分槽清零。

04 遷徙

人的一生,框架重於勤奮,機遇重於努力。

如果你不幸出生在阿富汗,無論你怎麼努力,你也不可能成為“馬化騰”。

MKT裡面,一件產品的80%命運,在設計階段已經決定。

我們常常看見一些媽媽,讓孩子上補習班,學鋼琴,學芭蕾,買學區房,讀名小,最後海外留學當liberal白領。

這些子女的命運,在這一刻也已經註定,80%概率是可以“開篇看見結局”的。

我想,在“職業選擇”這個領域,許多人可能低估了“樓市多軍”,選擇以“投資”為生,有很多額外的好處。

其中一個好處,你的人生生涯,是具有“流動性”的。

投資有三性,安全性,收益性,流動性。道理相通,你的人生具備流動性。

如果你在一個地級市,30歲做到經理級,則你的人生,其實是被“鎖死”的。你無法輕易地更換Base,這幾乎意味著放棄一切,從基層做起。

如果你身處某個行業,某家公司,更加不幸地是成了某一個行業的“細分專家”。曾接觸幾個IBM的AS/400專家。枯瘦老頭子,可以說出Ver 1.0~7.0組合語言核心進程的細微區別。

你的人生,算是被“徹底毀了”。意味著你完全喪失了“流動性”。只能在這家公司,這個行業做到底,薪酬的討價還價方面,也處於不利位置。

遷徙是一種力量。

要在茫茫的上風口,永遠處於最有利的位置,選擇最合適的國家,城市,行業。可移動者為王。

END

外人不得而知的隱秘會館。參加收穫季的踢踏舞,赤著腳踩踏葡萄汁。

你的朋友來北京,你會帶他們逛哪些地方?

“我想要帶你去浪漫的土耳其”這件事,是用時間和金錢堆起來的。大把的時間,大把的金錢。

那再想一想,哪些人,有這樣的“時間和金錢”?可以帶你去到浪漫的土耳其呢?

普通的工薪層,想要幾十萬和幾個月的“揮霍”,難如登天。

因為我們這個社會,是非常非常殘酷的。“職場全脫產幾個月”,是一件超級奢侈的事。

前幾天有一個京東的高級(女)副總裁,隨劉強東一起打天下的老部下。

她懷孕了,面對直播採訪的時候,突然問:“能不能保留我的位置?”。

東哥皺著眉頭,喝了一口酒,“同事們都很能幹,你放心休假去好了”。

在職場上,競爭非常殘酷。沒有核心競爭力,一不留心就被替代了。

一個公司內部的“骨幹崗”角色的人,他是絕對不可能無緣無故失蹤幾個月的——職業生涯要斷掉的,一斷,就得重新開機。

除非婚假可以,公司批你15天。

我想要帶你去浪漫的土耳其

然後一起去東京和巴黎

所以,這是一個高不可及的奢望,只有0.0001%的S級人士,才可以享受到。

03 根系

人的一生,大約只有一次遷徙的機會。

常常有人問,京滬深大城市前途無量,那麼要不要舉家遷移,搬到京滬深去?

對於這樣的問題,我們一般詢問:

你幾歲?

有沒有小孩?

目前擔當什麼職務?

基本上,年齡>25歲,有小孩,主任級以上職務,您就別遷了,沒法遷。

“樹挪挪死,人挪挪活”。換Base這種事,和“請假三個月去土耳其”一樣,只有最底層的員工才可以辦到。

只有你足夠年輕,了無牽掛,你才有“遷徙力”。

這個社會上的飯碗,99%不是靠“手藝”,而是靠“人脈”吃飯的。

設想一下,等你到了30歲,結婚,有小孩,做到“經理級”的職務。

假如是做銷售的,上下游客戶不要了,跑到異鄉城市?

你的老師,同學,同鄉,親戚,都在這個城市。也全部都割捨了,赤手空拳去京滬?

你已結婚的話,愛人怎麼辦?工作如何調動?異地戀如何協調?

你有小孩,小孩上學怎麼辦?北京學區房出了名的苛刻。

馬克思說,只有無產階級才是了無牽掛的。

當你活到了“經理級”,你在原有的城市,就已經是一棵參天大樹。人際網路,根系深深地紮入土壤中。千絲萬縷,樹大根深。

如果你想“遷徙”,想換一個好的開局,最佳的方案,是在你22歲大學畢業的時候,直接就去北漂,手裡的資源越少越好,家庭人口越少越好。

“三次搬家,等於一次火燒”。

換一次城市,等於積分槽清零。

04 遷徙

人的一生,框架重於勤奮,機遇重於努力。

如果你不幸出生在阿富汗,無論你怎麼努力,你也不可能成為“馬化騰”。

MKT裡面,一件產品的80%命運,在設計階段已經決定。

我們常常看見一些媽媽,讓孩子上補習班,學鋼琴,學芭蕾,買學區房,讀名小,最後海外留學當liberal白領。

這些子女的命運,在這一刻也已經註定,80%概率是可以“開篇看見結局”的。

我想,在“職業選擇”這個領域,許多人可能低估了“樓市多軍”,選擇以“投資”為生,有很多額外的好處。

其中一個好處,你的人生生涯,是具有“流動性”的。

投資有三性,安全性,收益性,流動性。道理相通,你的人生具備流動性。

如果你在一個地級市,30歲做到經理級,則你的人生,其實是被“鎖死”的。你無法輕易地更換Base,這幾乎意味著放棄一切,從基層做起。

如果你身處某個行業,某家公司,更加不幸地是成了某一個行業的“細分專家”。曾接觸幾個IBM的AS/400專家。枯瘦老頭子,可以說出Ver 1.0~7.0組合語言核心進程的細微區別。

你的人生,算是被“徹底毀了”。意味著你完全喪失了“流動性”。只能在這家公司,這個行業做到底,薪酬的討價還價方面,也處於不利位置。

遷徙是一種力量。

要在茫茫的上風口,永遠處於最有利的位置,選擇最合適的國家,城市,行業。可移動者為王。

END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